
0人評分過此書
寫詩、讀詩、論詩
徘徊詩人的字句詩行,穿梭詩人的意象深淵
詩人所創造的形式,無論是聲音、節奏、顏色、腔調,
似乎都在嘗試打開作家封閉的靈魂。
《台灣新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
為四十年來的讀詩經驗,找到安頓的位置
以感性的語言文字,從詩的靈性角度出發
重新評價台灣現代詩到後現代詩的美學典範與藝術成就
《美與殉美》是陳芳明經過千里跋涉之後,所完成的夢想書。從閱讀第一本詩集開始,到半世紀的時光已經過去,台灣現代詩的演變,例羅智成、楊澤、陳黎、陳育虹、余光中、方思、鄭愁予、林泠、洛夫、周夢蝶、楊牧、商禽、白萩……可以說非常豐富而駁雜,為詩的美學位置找到新的座標。
《美與殉美》收入陳芳明專文18篇,分成兩輯,第一輯是「美」,第二輯是「殉美」。第一輯是主題式綜論,探討不同詩人如何求索孤獨、愛慾、純粹、邪惡、死亡的美感。詩人縱浪大化,投身於世俗的塵土,絕對有他們敏銳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他們具有耳聰目明的凝視,穿透黑暗,看見人間的沉淪,甚至勇敢地將之鍛鑄成為詩行。第二輯是詩人論,是個人的私密品味,是個人的美感與詩人的相遇。與詩人一起年輕、一起蒼老,都留痕在書中的文字裡。
徘徊詩人的字句詩行,穿梭詩人的意象深淵
詩人所創造的形式,無論是聲音、節奏、顏色、腔調,
似乎都在嘗試打開作家封閉的靈魂。
《台灣新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
為四十年來的讀詩經驗,找到安頓的位置
以感性的語言文字,從詩的靈性角度出發
重新評價台灣現代詩到後現代詩的美學典範與藝術成就
《美與殉美》是陳芳明經過千里跋涉之後,所完成的夢想書。從閱讀第一本詩集開始,到半世紀的時光已經過去,台灣現代詩的演變,例羅智成、楊澤、陳黎、陳育虹、余光中、方思、鄭愁予、林泠、洛夫、周夢蝶、楊牧、商禽、白萩……可以說非常豐富而駁雜,為詩的美學位置找到新的座標。
《美與殉美》收入陳芳明專文18篇,分成兩輯,第一輯是「美」,第二輯是「殉美」。第一輯是主題式綜論,探討不同詩人如何求索孤獨、愛慾、純粹、邪惡、死亡的美感。詩人縱浪大化,投身於世俗的塵土,絕對有他們敏銳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他們具有耳聰目明的凝視,穿透黑暗,看見人間的沉淪,甚至勇敢地將之鍛鑄成為詩行。第二輯是詩人論,是個人的私密品味,是個人的美感與詩人的相遇。與詩人一起年輕、一起蒼老,都留痕在書中的文字裡。
- 封面
- 自序 美與殉美
-
第一輯 美
-
脫下一層皮膚
-
愛慾即真理
-
詩藝的完成
-
夢的消亡
-
純粹與粉碎
-
孤獨是一匹獸
-
-
第二輯 殉美
-
因為透明,所以無限
-
禁錮年代的薔薇
-
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詩藝
-
欲說未說的愛
-
一座雕像的完成
-
知性的抒情
-
星的語言
-
愛的萌芽及其延伸
-
漂泊與抒情
-
情與懺的糾纏
-
時間與晚期風格
-
快樂貧乏症患者──《商禽詩全集》序
-
- 封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