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蘇東坡新傳(增修校訂全新版)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2/2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5001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作家):《蘇傳》完全不同於文學家馳騁其文采所寫的東坡傳記,更不像學者餖飣獺祭堆砌資料出來的傳記──這樣的情感表現,卻又扎扎實實建立在一冰先生堅實的考證功力與文字駕馭能力。 全新增修校訂,特別收錄──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作家)專文〈尋找李一冰〉,追索謎樣作者,出版緣由、增修後記,以及李雍〈縹緲孤鴻影──父親與《蘇東坡新傳》〉,附錄〈蘇軾及宋朝大事年表〉 集多重名家於一身的北宋風雲人物:文學家、評論家、政治家、繪畫家、書法家的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史上屬於少數其散文、詩、詞、賦、評論均有成就,且兼善書畫的奇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傑出的大家。 蘇東坡為宋代知名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北宋蘇家一門三傑,名滿天下,而東坡更是青年才俊,文名遠播,原有一番抱負欲施展所學,為人民和朝廷謀取和平安樂,然現實不如所想,他所屬的朝代,黨爭頻仍,他則因名聲響亮,樹大招風,多次歷經官場上的波折,數次遭貶謫,最遠更貶至海外瘴癘之地的瓊州(海南島)。他的從政生涯是一大段奔波遷徙之路,大半的時光耗在不斷往返於貶謫之地和復詔回朝這之間的路程。從政本不為自身,但每被構陷一次,就使得他更欲歸隱鄉間。曾任要職卻兩袖清風的他,生活亦是貧乏困頓居多。然而他卻頗能自抒於文,從他的詩詞文章中,不見怨戾憤恨,倒是一片光風霽月,曠達胸懷時移世異。政治遊戲是短暫一時,東坡文章卻千古長流,他的軼聞韻事永為後人傳頌。 東坡傳世的文章、軼事極多,詩詞更為一代宗匠,難有匹敵。所作詩詞兩千餘首,皆是從性情深處流洩的真摯情意。包括為人熟知的〈前赤壁賦〉、〈水調歌頭〉等,本書十之八九取材自東坡詩詞,參照其他文集資料,以詩人少有的人生經歷,與其心血結晶的詩作相印證,勾勒出他一生。透過本書,一個赤誠、豪邁、才氣縱橫的文人遂赫然眼前。 新版書中,特增收〈尋找李一冰〉一文,將多年來謎一般的作者生平與出版緣由,娓娓道來。此《蘇傳》之特別處在於,並非從東坡出生寫到老死,而是從蘇軾貶謫黃州之時切入,彼時東坡甫從烏臺詩案,遭小人陷害,入獄瀕死,最後否極泰來,雨過天青之輕鬆與從容。李一冰寫出獄中狼狽至極、虎口餘生後出獄,從苦悶中走向曠達自在、從現實接二連三的無情打擊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堅強與生命韌性的東坡,使其形象躍然紙上之外,更讓讀者深入東坡的內心世界。 名家推薦: 是文字較為典雅的學術著作,大抵讓蘇軾以其詩文來自道生平,作者的歸結甚有見地。 ───余秋雨(作家) 共同推薦李崇建(作家)、祁立峰(作家)、凌性傑(作家)、楊瀅靜(詩人)
  • 封面
  • 書名頁
  • 尋找李一冰
  • 上冊
    • 第一章 食蓼少年
      • 一、蜀道難
      • 二、宋之平蜀
      • 三、世系
      • 四、雙親
      • 五、少年
      • 六、但願一識張益州
      • 七、登進士第
      • 八、母喪
      • 九、南行
      • 十、老蘇的一官難求
      • 十一、制策之試
    • 第二章 變法與黨爭
      • 一、初仕鳳翔
      • 二、懷鄉念弟
      • 三、陳希亮
      • 四、亡妻.喪父
      • 五、荊公變法
      • 六、黨爭的發端
      • 七、新政暴風
      • 八、上皇帝書
      • 九、遭誣
      • 十、惘惘出都
    • 第三章 馬入塵埃
      • 一、湖畔孤鴻
      • 二、湖寺尋僧
      • 三、監試鄉舉
      • 四、相度堤岸工程
      • 五、富春山行
      • 六、紅裙白酒
      • 七、常潤道中
      • 八、別西湖
      • 九、密州利病
      • 十、超然臺與蓋公堂
    • 第四章 黃樓
      • 一、作客東園
      • 二、諫用兵書
      • 三、徐州大水
      • 四、秦七黃九
      • 五、黃樓之會
      • 六、詩僧參寥
      • 七、文同
      • 八、重遊江南
    • 第五章 烏臺詩獄
      • 一、始作俑者——沈括
      • 二、被臺諫圍剿
      • 三、追捕
      • 四、勘問
      • 五、審理
      • 六、論救
      • 七、定讞
    • 第六章 黃州五年
      • 一、出獄赴黃
      • 二、初到黃州
      • 三、孤立於風雨沙洲
      • 四、朋友
      • 五、東坡
      • 六、書齋生活
      • 七、飲食生活
      • 八、黃泥坂和赤壁
      • 九、臨臯.東坡.雪堂
      • 十、老農憂國
      • 十一、神宗的救贖
      • 十二、別黃州
    • 第七章 飄泊江淮
      • 一、廬山紀遊
      • 二、訪弟.殤子
      • 三、金陵謁荊公
      • 四、求田問舍
      • 五、南都來去
      • 六、陽羨一夢
    • 第八章 風雨京華
      • 一、元祐更化
      • 二、從調和到衝突
      • 三、不到中書不是官
      • 四、老成凋謝
      • 五、學士院風波
      • 六、經筵與驅程
      • 七、元祐黨爭
      • 八、一士諤諤
      • 九、試院掄才
      • 十、金蓮燭
      • 十一、乞郡避謗
  • 封面-下冊
  • 下冊
    • 第九章 書齋內外
      • 一、一家融融
      • 二、蘇門六君子
      • 三、王鞏
      • 四、畫友
      • 五、文字生涯
      • 六、書法
      • 七、繪畫
      • 八、書齋文物
      • 九、宴遊和諧謔
      • 十、重結西湖緣
    • 第十章 杭州去來
      • 一、儲糧防災
      • 二、吏治
      • 三、治六井.開西湖
      • 四、僚友
      • 五、方外交
      • 六、救災和水利
      • 七、奉召還朝
      • 八、破琴之夢
      • 九、竹寺題詩案
      • 十、東府感舊
    • 第十一章 潁州.揚州.定州
      • 一、潁水之魚
      • 二、潁揚之治
      • 三、廣陵生活
      • 四、初和陶詩
      • 五、二次還朝
      • 六、再被圍攻
      • 七、喪偶
      • 八、太后崩逝
      • 九、守邊定州
      • 十、再遭謫逐
    • 第十二章 惠州流人
      • 一、遠謫南荒
      • 二、過嶺
      • 三、初到惠州
      • 四、借刀殺人之計
      • 五、勞己以「為人」
      • 六、服食養生
      • 七、朝雲之死
      • 八、惠州和陶
      • 九、白鶴峰新居
      • 十、又貶海外
    • 第十三章 海外東坡
      • 一、海南風土
      • 二、食芋飲水
      • 三、房屋風波
      • 四、讀書著作
      • 五、家人朋友
      • 六、採藥與造墨
      • 七、別海南
    • 第十四章 北歸
      • 一、泰觀之喪
      • 二、廣州.英州
      • 三、韶州
      • 四、虔州
      • 五、歸程何處是
      • 六、染疾
      • 七、逝世
      • 八、浩氣不亡
      • 九、子孫
      • 十、身後
  • 後記
  • 增訂新版後記 縹緲孤鴻影——父親和《蘇東坡新傳》
  • 附錄 蘇軾及宋朝大事年表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