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火槍與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539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榮獲第6屆韓國坡州亞洲出版獎著作獎!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今東亞正經歷快速全球化及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回顧歷史以及從中吸取教訓至關重要。
李伯重將東亞視為整體進行分析,並把晚明時期的中國與東亞格局變遷,放在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加以解析考量。
本書橫掃整個東亞的變革潮流,總結東亞獨有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一個框架清晰、內容充實的嶄新歷史敘述。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李孝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胡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涂豐恩(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鄭重推薦

15世紀末至17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大潮出現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即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徵是「火槍與帳簿」,火槍代表了軍事革命導致的新型暴力,帳簿則意味著對商業利益的積極追求。
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和發展,導致東亞世界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未能抓住機遇,從而不得不再等上兩個世紀,才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始近代化的進程。
17世紀,歐洲各國在政治、經濟、宗教、外交等方面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集中爆發,出現此起彼落的政治革命、貴族叛亂、民族起義、宗教衝突、農民暴動,以及城鄉騷亂等。此時的東亞世界也未能倖免,中國的明朝出現了崩潰的變局,最終未能通過這場危機,淪為失敗者。
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東亞世界的「火槍與帳簿」,導致了諸多在今天不能容忍的惡行出現和滋生。但是這些惡行不僅是該時代的產物,也是經濟全球化賴以進展的必要條件。換言之,這種惡行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傳統邁向近代發展的動力。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絲綢之路雖然曾經是最主要的國際商路,但在15世紀之前,世界各主要地區之間並沒有緊密的經濟聯繫,直到大航海時代才把世界歷史帶入了新階段。李伯重用扎實的數據分析,從商品、商人、白銀三個角度分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時代中的角色和定位。在軍事改革方面,反駁了人們通常認為的中國自發明火器之後就停滯不前的觀點,認為在16世紀之前,西歐和中國兩個地區各有千秋,中國尚未落伍,同時主張經濟的變化促進了社會的變化,為文化和政治力量的滲透與傳播鋪平了道路。另外,也認為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以及儒家四大宗教圈的擴大和深化,造成東亞世界文化版圖大洗牌,其中的武力征服、文化傳播和商業擴張,也伴隨著海陸角力出現東亞國際間的各種紛爭。這樣的紛爭持續了兩個世紀,直到19世紀,中國才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啟了近代化的進程。

專家學者推薦
作者從全球化的角度,探討15世紀以後的全球經濟化、火藥革命、軍事革命和晚明東亞世界的四大戰爭。全書行文流暢簡明,用豐富的資料,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中國歷史。
──李孝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

《火槍與帳簿》透過經濟史將中國史放在全球史的脈絡中,並以公眾史的書寫方式貼近大眾,在新的歷史風潮中豎立了里程碑。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伯重先生是當代中國最出色的經濟史學家,研究享譽國際。這本書為一般讀者而寫,既宏觀又深入,充分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學養與功力。
──涂豐恩(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
  • 封面
  • 書名頁
  • 圖目次
  • 前言 本書的寫作緣起與若干說明
  • 第一章 這是一本什麼書/一、新史潮
    • 二、全球史
    • 三、公共史學
    • 四、東亞、東北亞、東南亞與東亞世界
    • 五、15至17世紀中期:世界歷史大變局的開端
  • 第二章 「貿易打造的世界」/一、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與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
    • 二、絲綢之路:15世紀以前的世界貿易網絡
    • 三、大航海時代:經濟全球化的開始
    • 四、舞臺: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
    • 五、道具:早期經濟全球化時期國際貿易中的主要商品
    • 六、演員:早期經濟全球化時期國際貿易中的商人
    • 七、主題曲:早期經濟全球化時期國際貿易中的白銀
  • 第三章 「早期軍事全球化」: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軍事革命/一、軍事與經濟全球化
    • 二、「火藥革命」:16世紀以前世界火器技術的發展
    • 三、16世紀的歷史轉折:近代早期西歐的軍事革命
    • 四、「中學」外傳:16世紀以前軍事技術的傳播
    • 五、「西學」擴散:16、17世紀軍事技術的傳播
    • 六、中國尚未落伍:明代中後期火器技術的進步
    • 七、「早期軍事全球化」與早期經濟全球化
  • 第四章 大洗牌: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東亞世界/一、文化圈及其演變:15世紀以前文化視野中的東亞世界
    • 二、伊斯蘭教第二波東擴浪潮: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一
    • 三、「佛教長城」的形成: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二
    • 四、儒家獨尊: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三
    • 五、基督教到來: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四
    • 六、文化圈大洗牌與早期經濟全球化
  • 第五章 角力海陸: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東亞國際紛爭/一、「愛恨交織」與「恩怨並存」:經濟全球化與國際關係
    • 二、多姿多彩: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家
    • 三、舊「北狄」與新「南蠻」:陸上強權的爭鬥
    • 四、「東洋」與「南洋」:東亞世界紛爭的新場所
    • 五、中華朝貢體系的失效:東亞世界傳統的國際關係格局的變化
    • 六、「祖國在危險中」:處於亂世中心的中國
  • 第六章 戰略與軍隊:晚明的國家安全形勢與軍事改革運動/一、「劃疆自守,不事遠圖」:中國國家安全的傳統國策
    • 二、孰為勍敵?──明朝的國防戰略
    • 三、不堪大任:問題叢生的明代軍隊
    • 四、應對挑戰:晚明軍事改革運動
    • 五、成功與局限:晚明軍事改革運動的結果
  • 第七章 烽煙四起:晚明東亞世界四大戰/一、強敵壓境:晚明時期東亞主要強權的軍力對比
    • 二、西南戰事:中緬邊境戰爭(1576-1606)
    • 三、東方戰事:中日朝鮮戰爭(1592-1598)
    • 四、東北戰事:明清遼東戰爭(1616-1644)
    • 五、東南戰事:中荷臺海戰爭(1633-1662)
    • 六、「餘威震於殊俗」:晚明軍事改革的歷史遺產
  • 代結語 「歷史書寫真的是可怖的」
    • 一、「火槍加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特徵
    • 二、「惡創造歷史」: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歷史發展的動力
    • 三、置身新世局:晚明中國國家的責任與失敗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