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刊物從2015年6月開始改為季刊,每年3、6、9、12月出刊。
二、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是由一群網路老中青少最有影響力的詩人、詩評家一起組成經營的刊物,每期聚集的來稿都是目前最活耀的詩人,已成為一個競相發表、互相觀摩的最佳網路與紙媒融合平台。
三、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每期詩刊都有一主題,如本期的「文字牽動傀儡戲劇詩專輯」為專輯主題,集結名家詩人分享各自的戲劇詩創作,以及評論家論述此一專輯主題,讓詩創作與理論並行。專輯製作非常用心,為台灣詩刊首屈一指,發揮了「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的論壇精神。
傀儡演戲,是由絲線牽動;詩人要寫出戲劇性的詩,當然是由文字牽動。
陳徵蔚老師說:文字牽動的傀儡是「詩中有劇‧劇中有詩」的創作傳統。李翠瑛老師探索如何戲劇?如何詩?則從亞里斯多德《詩學》談起。解昆樺老師直接跨進現代詩劇,試揭開現代詩劇的可能。孫維民老師從抒情詩的範疇談戲劇性,陳鴻逸論述詩(人)如何以戲劇的元素形構小劇場,孟樊老師稱商禽為超現實的詩鬼,小論超現實與戲劇性,李桂媚老師舉蘇紹連的〈陳辛益〉詩作為例,憾談未完的獨角戲。
戲劇性一直存在於文學作品裡,詩人藉著劇本的架構而創作的詩,有顯性的戲劇詩,也有隱性的戲劇詩。本期專輯推展的詩作,屬於顯性的戲劇詩作品有:天洛的四幕雙聲劇(春望)、葉子鳥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千朔的(浪的彩排)、劉曉頤的(裸體的陽臺)、簡玲的歌劇(陰陽海),皆具有戲劇文本的形式。
另外屬於隱性的戲劇詩作品,有陳育虹的雙聲詩作〈預言‧耶路撒〉,蘇紹連的角色扮〈傷心小棧〉,陳克華的〈謀殺案〉和紀小樣的〈與鬼交談〉均是情節緊張刺激的戲劇詩,零雨的〈秋千架上〉和駱以軍的〈我曾想過在一暴雨如傾的夜裡〉以及愛羅的〈我在人間四月天──徐志摩的愛情故事〉都充滿了故事一般的戲劇性。另外還有游書珣、鴻鴻、張英珉、蔡文騫、王正良、然靈、靈歌、王羅蜜多、周忍星、黃里、陳牧宏、林瑞麟、寧靜海、曾美玲、季閒等詩人為此專輯寫作的富有戲劇性的詩作。
幕後的小輯「後設.詩」,則以張啟疆的論述引領,計收入多位詩壇名家的作品,有陳義芝〈永嘉訪靈運〉、渡也〈伍鑫酵素村茶會〉、向明〈廣場上的鴿子徒勞〉、林婉瑜〈請求秋天〉、簡政珍〈巷口名聲〉、方群〈隱題五首〉、李進文〈八月水果送鬼門關前爾時,命有奧運〉、蕓朵〈回望那叫愛情那叫婚姻〉、孟樊〈溫暖的黑暗──用商禽韻〉、莊源鎮〈更年〉、李瑞鄺〈文學與化學全聾與半聵〉、林柏維〈仲夏月夜高雄的天空〉、賴文誠〈春雨過後〉、木子〈打太極書法及其審美〉等詩作。
幕外的小輯則是「第四屆台灣詩學詩獎」的評審紀錄及評語、得獎作品展示,計展示七位得獎者蘇家立、游善鈞、湘羽、范家駿、張詩勤、楊瀅靜、張青松的詩作及三位決審委員陳義芝、鴻鴻、馮青的評語。
台灣詩學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團體,創社宗旨為「挖深織廣,詩寫台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同仁們的論述或創作均為台灣詩壇的佼佼者,同時出版兩本「學刊」和「詩論壇」兩本刊物,而論壇刊物更以「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為目的,製作各種詩創作的專輯。本期《吹鼓吹詩論壇二十七號》「文字牽動傀儡戲劇詩專輯」,相信會是詩壇重要的一個詩創作議題。歡迎愛詩者來探究和研讀。
二、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是由一群網路老中青少最有影響力的詩人、詩評家一起組成經營的刊物,每期聚集的來稿都是目前最活耀的詩人,已成為一個競相發表、互相觀摩的最佳網路與紙媒融合平台。
三、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每期詩刊都有一主題,如本期的「文字牽動傀儡戲劇詩專輯」為專輯主題,集結名家詩人分享各自的戲劇詩創作,以及評論家論述此一專輯主題,讓詩創作與理論並行。專輯製作非常用心,為台灣詩刊首屈一指,發揮了「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的論壇精神。
傀儡演戲,是由絲線牽動;詩人要寫出戲劇性的詩,當然是由文字牽動。
陳徵蔚老師說:文字牽動的傀儡是「詩中有劇‧劇中有詩」的創作傳統。李翠瑛老師探索如何戲劇?如何詩?則從亞里斯多德《詩學》談起。解昆樺老師直接跨進現代詩劇,試揭開現代詩劇的可能。孫維民老師從抒情詩的範疇談戲劇性,陳鴻逸論述詩(人)如何以戲劇的元素形構小劇場,孟樊老師稱商禽為超現實的詩鬼,小論超現實與戲劇性,李桂媚老師舉蘇紹連的〈陳辛益〉詩作為例,憾談未完的獨角戲。
戲劇性一直存在於文學作品裡,詩人藉著劇本的架構而創作的詩,有顯性的戲劇詩,也有隱性的戲劇詩。本期專輯推展的詩作,屬於顯性的戲劇詩作品有:天洛的四幕雙聲劇(春望)、葉子鳥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千朔的(浪的彩排)、劉曉頤的(裸體的陽臺)、簡玲的歌劇(陰陽海),皆具有戲劇文本的形式。
另外屬於隱性的戲劇詩作品,有陳育虹的雙聲詩作〈預言‧耶路撒〉,蘇紹連的角色扮〈傷心小棧〉,陳克華的〈謀殺案〉和紀小樣的〈與鬼交談〉均是情節緊張刺激的戲劇詩,零雨的〈秋千架上〉和駱以軍的〈我曾想過在一暴雨如傾的夜裡〉以及愛羅的〈我在人間四月天──徐志摩的愛情故事〉都充滿了故事一般的戲劇性。另外還有游書珣、鴻鴻、張英珉、蔡文騫、王正良、然靈、靈歌、王羅蜜多、周忍星、黃里、陳牧宏、林瑞麟、寧靜海、曾美玲、季閒等詩人為此專輯寫作的富有戲劇性的詩作。
幕後的小輯「後設.詩」,則以張啟疆的論述引領,計收入多位詩壇名家的作品,有陳義芝〈永嘉訪靈運〉、渡也〈伍鑫酵素村茶會〉、向明〈廣場上的鴿子徒勞〉、林婉瑜〈請求秋天〉、簡政珍〈巷口名聲〉、方群〈隱題五首〉、李進文〈八月水果送鬼門關前爾時,命有奧運〉、蕓朵〈回望那叫愛情那叫婚姻〉、孟樊〈溫暖的黑暗──用商禽韻〉、莊源鎮〈更年〉、李瑞鄺〈文學與化學全聾與半聵〉、林柏維〈仲夏月夜高雄的天空〉、賴文誠〈春雨過後〉、木子〈打太極書法及其審美〉等詩作。
幕外的小輯則是「第四屆台灣詩學詩獎」的評審紀錄及評語、得獎作品展示,計展示七位得獎者蘇家立、游善鈞、湘羽、范家駿、張詩勤、楊瀅靜、張青松的詩作及三位決審委員陳義芝、鴻鴻、馮青的評語。
台灣詩學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團體,創社宗旨為「挖深織廣,詩寫台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同仁們的論述或創作均為台灣詩壇的佼佼者,同時出版兩本「學刊」和「詩論壇」兩本刊物,而論壇刊物更以「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為目的,製作各種詩創作的專輯。本期《吹鼓吹詩論壇二十七號》「文字牽動傀儡戲劇詩專輯」,相信會是詩壇重要的一個詩創作議題。歡迎愛詩者來探究和研讀。
-
幕啟
-
解昆樺 / 現代詩劇的可能
-
李翠瑛 / 如何戲劇?如何詩?從亞里斯多德《詩學》談起
-
-
第一幕:預言.耶路撒冷
-
孫維民 / 抒情詩的戲劇性
-
陳育虹 / 預言.耶路撒冷
-
零雨 / 秋千架上
-
蘇紹連 / 傷心小棧
-
駱以軍 / 我曾想過在一暴雨如傾的夜裡
-
陳克華(江飛雋) / 謀殺案
-
紀小樣 / 與鬼交談(第二版)
-
然靈 / 自畫像
-
王正良 / 電梯裡的童話
-
蔡文騫 / 戲劇詩三題
-
-
第二幕:文字牽動的傀儡
-
陳徵蔚 / 文字牽動的傀儡:「詩中有劇.劇中有詩」的創作傳統
-
天洛 / 春望(四幕雙聲)
-
葉子鳥 /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
千朔 / 浪的彩排
-
劉曉頤 / 裸體的陽臺
-
簡玲 / 陰陽海
-
-
第三幕:詩(人)的小劇場
-
陳鴻逸 / 詩(人)的小劇場
-
游書珣 / 椅子
-
鴻鴻 / 在世界的盡頭說早安 ─ 致鈴木忠志
-
張英珉 / 雞與牛的死亡
-
靈歌 / 練習筆尖與鍵盤的關係
-
周忍星 / 鐵棒子與胡蘿蔔
-
張文柔 / 煎熬
-
王羅蜜多 / 七月 lām 雜詩猴年還袂到
-
陳子謙 / 刑期
-
蘇家立 / 筆戰
-
葉莎 / 這雙手,永遠無法洗淨嗎
-
吳昌崙 / 黑色中元節
-
林劻頡 / 天空總是在下雨
-
張育銓 / 等待
-
哲明 / X 戰警:天啟
-
柯彥瑩 / 畜保科實習老師偷約女學生看電影
-
-
第四幕:未完的獨角戲
-
孟樊 / 超現實的詩鬼 ─ 小評商禽
-
李桂媚 / 未完的獨角戲 ─ 讀蘇紹連〈陳辛益〉
-
愛羅 / 我在人間四月天 ─ 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
黃里 / 辛夷與茱萸 只是遺憾
-
林瑞麟 / 喜事
-
寧靜海 / 說好的幸福
-
李桂媚 / 失溫
-
陳牧宏 / 繼續愛你
-
曾美玲 / 風車的傳說
-
季閒 / 行吟
-
曼殊沙華 / 彌留(獨白劇)
-
-
幕後:後設.詩
-
張啟疆 / 後設
-
陳義芝 / 永嘉訪靈運
-
張啟疆 / 後設.詩
-
渡也 / 伍鑫酵素村茶會
-
向明 / 廣場上的鴿子 徒勞
-
林婉瑜 / 請求秋天
-
簡政珍 / 巷口 名聲
-
方群 / 隱題五首
-
李進文 / 八月水果送 鬼門關前 爾時,命有奧運
-
蕓朵 / 回望 那叫愛情 那叫婚姻
-
孟樊 / 溫暖的黑暗 ─ 用商禽韻
-
莊源鎮 / 更年
-
李瑞鄺 / 文學與化學 全聾與半聵
-
林柏維 / 仲夏月夜 高雄的天空
-
賴文誠 / 春雨過後
-
木子 / 打太極 書法及其審美
-
-
幕外:第四屆台灣詩學詩獎
-
李桂媚 / 第四屆台灣詩學創作獎評審記要
-
蘇家立 / 黑箱作業(評語:陳義芝、鴻鴻、馮青)
-
游善鈞 / 生不如死的事(評語:馮青、鴻鴻)
-
湘羽 / 理路(評語:馮青)
-
范家駿 / 每天為我讀一首詩(評語:馮青)
-
張詩勤 / 超鹹食主義(評語:鴻鴻)
-
楊瀅靜 / 租約到期之後(評語:陳義芝)
-
張青松 / 建民與海(評語:鴻鴻)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