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与旅游合作模式研究: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Ⅹ辑)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825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大圖們江地區在東亞及世界各地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旅遊形象,旅遊日的地行銷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區域旅遊合作能夠成功推進,將會為東北亞跨國經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書主要分析區域旅遊合作相關理論及國內外區域旅遊合作成功案例,闡述及分析大圖們汀區域各國及地區的旅遊資源、旅遊業、旅遊客源市場,探討大圖們江區域雙邊及多邊旅遊合作過程、現狀及對策,提出大圖們江區域的旅遊發輾轉型路徑和合適的旅遊合作模式。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文献综合研究方法
      • 2.实地调查法
      • 3.实证分析法
      • 4.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5.比较分析法
    • 1.3 研究路径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
    • 2.1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
      • 2.1.1 区域的概念
      • 2.1.2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
    • 2.2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
      • 2.2.1 行政区经济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3 区域合作理论
      • 2.2.4 增长极理论
      • 2.2.5 核心-边缘理论
      • 2.2.6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2.2.7 圈层结构理论
      • 2.2.8 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
    • 2.3 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主体
      • 2.3.1 政府
      • 2.3.2 旅游企业
      • 2.3.3 旅游行业协会组织
      • 2.3.4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间关系的架构
    • 2.4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
      • 2.4.1 资源与产品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
      • 2.4.2 发展与创新的区域间竞争
      • 2.4.3 一体化进程中的利益共赢导向
    • 2.5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
      • 2.5.1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分类
      • 2.5.2 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模式
      • 2.5.3 区域旅游合作伙伴的空间关系模式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概况
    • 3.1 欧盟旅游合作
      • 3.1.1 旅游一体化进程
      • 3.1.2 旅游业在一体化框架中的互动
      • 3.1.3 欧盟旅游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特点
    • 3.2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
      • 3.2.1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沿革
      • 3.2.2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资源条件
      • 3.2.3 次区域的旅游市场广阔,潜力大
      • 3.2.4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景
    • 3.3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
      • 3.3.1 合作区域的地理构成及区域特点
      • 3.3.2 不断深化的旅游合作进程
      • 3.3.3 日益成熟的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
    • 3.4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
      • 3.4.1 旅游合作的区域基础
      • 3.4.2 从区域旅游合作到无障碍旅游区
      • 3.4.3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驱动机制
  • 第四章 大图们江区域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 4.1 中国东北三省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 4.1.1 吉林省主要旅游资源
      • 4.1.2 黑龙江省主要旅游资源
      • 4.1.3 辽宁省主要旅游资源
    • 4.2 朝鲜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 4.2.1 自然旅游资源
      • 4.2.2 人文旅游资源
    • 4.3 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 4.3.1 自然旅游资源
      • 4.3.2 人文旅游资源
    • 4.4 韩国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 4.4.1 自然旅游资源
      • 4.4.2 人文旅游资源
  • 第五章 大图们江区域各国及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5.1 中国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5.1.1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5.1.2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5.1.3 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5.2 朝鲜旅游业发展概况
      • 5.2.1 旅游资源特征
      • 5.2.2 旅游市场特征
      • 5.2.3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 5.2.4 旅游产品特征
      • 5.2.5 朝鲜旅游业发展建议
    • 5.3 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5.3.1 滨海边疆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5.3.2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5.3.3 阿穆尔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 5.4 韩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 5.4.1 韩国旅游市场发展情况
      • 5.4.2 韩国旅游企业情况
      • 5.4.3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情况
      • 5.4.4 韩国文化旅游开发情况
      • 5.4.5 韩国旅游业发展建议
  • 第六章 图们江区域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分析
    • 6.1 赴俄中国游客客源市场结构与行为模式分析
      • 6.1.1 人口学特征
      • 6.1.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 6.1.3 旅游效果分析
      • 6.1.4 赴俄边境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及建议
    • 6.2 访华俄罗斯游客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分析
      • 6.2.1 人口学特征
      • 6.2.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 6.2.3 旅游效果分析
      • 6.2.4 俄罗斯边境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及建议
    • 6.3 访华韩国游客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分析
      • 6.3.1 人口学特征
      • 6.3.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 6.3.3 旅游效果分析
      • 6.3.4 韩国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及建议
  • 第七章 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评析
    • 7.1 图们江区域的地理环境
      • 7.1.1 图们江区域的地理位置
      • 7.1.2 地理环境的优势
      • 7.1.3 基础设施建设
    • 7.2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历程
      • 7.2.1 图们江区域合作的发展过程
      • 7.2.2 图们江区域政府间合作项目
    • 7.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总体评价
      • 7.3.1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重大意义及优势分析
      • 7.3.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八章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
    • 8.1 旅游转型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 8.1.1 旅游转型的概念
      • 8.1.2 旅游转型理论框架
    • 8.2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背景
      • 一 居民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的提升
      • 二 我国区域化经济中心形成
      • 三 图们江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
      • 四 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五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
      • 六 UNDP积极推进图们江区域多国合作
    • 8.3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优势及机遇
      • 8.3.1 图们江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极具合作开发价值
      • 8.3.2 图们江区域周边国家及地区重视双边或多边旅游合作
      • 8.3.3 图们江区域周边国家积极推进合作开发
      • 8.3.4 各类旅行社之间的区域合作推动了东北边疆地区的跨国游
      • 8.3.5 东北亚区域旅游组织及论坛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科学平台
      • 8.3.6 区域间已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 8.4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障碍因素
      • 一 区域内边境口岸出入境手续烦琐,通关时间过长
      • 二 区域内国家政治不稳定,影响跨国边境旅游
      • 三 区域内各国的软、硬件设施差距较大,影响旅游接待能力
      • 四 图们江区域内缺乏协调机构,阻碍合作发展
      • 五 图们江区域整体旅游宣传不到位
      • 六 合作主体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 七 合作主体政治利益差异化
      • 八 区域机制缺失与要素掣肘
      • 九 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差距悬殊,敏感性产业问题异常突出
      • 十 图们江区域内一体化水平低,协作能力尚待提高
    • 8.5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路径
      • 8.5.1 建立东北旅游一体化机制
      • 8.5.2 构建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共同体,推动大图们江区域旅游一体化
      • 8.5.3 成立跨国旅游公司,推进图们江区域旅游管理一体化
      • 8.5.4 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促进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
      • 8.5.5 打造图们江区域国际品牌旅游目的地
      • 8.5.6 创新理念,联合规划,共同培育图们江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 8.5.7 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信息共享
      • 8.5.8 图们江区域应调整旅游市场结构,积极开拓欧美旅游市场
      • 8.5.9 图们江区域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构建企业参与、行业自律的机制
      • 8.5.10 以图们江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图们江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九章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 9.1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的传统模式及其演化
      • 1.“跨国自由经济区”模式
      • 2.“图们江成长三角”模式
      • 3.“松散型”模式
      • 4.“半松散型”模式
      • 5.“股份公司”模式
      • 6.“联合国托管”模式
      • 7.市场互换模式
      • 8.市场—产品共享模式
      • 9.双核联动模式
    • 9.2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
      • 9.2.1 中、朝、俄地方政府各自推进机制
      • 9.2.2 图们江区域合作主体间协调机制
      • 9.2.3 国际组织的支持与协调机制
      • 9.2.4 市场经济调节机制
      • 9.2.5 各国政府协商机制已经形成
    • 9.3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的关联效应
      • 一 区位聚集效应
      • 二 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 三 区域发展的外部效应
      • 四 区域内资源互补效应
      • 五 对建立图们江区域自由贸易区的示范效应
      • 六 缓解国家间贸易摩擦和改善国家关系的润滑效应
      • 七 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 八 旅游流创造和转移效应
      • 九 由经济部门向其他方面的外溢效应
      • 十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 十一 有助于增进图们江区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
      • 十二 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 9.4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
      • 9.4.1 建立图们江区域跨境旅游合作区(国际生态公园)
      • 9.4.2 空间极核辐射模式
      • 9.4.3 政府与企业互助模式
      • 9.4.4 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
      • 9.4.5 旅游业要素协同模式
      • 9.4.6 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结构的空间演化模式
      • 9.4.7 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的时空演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