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944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借鏡《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
反思臺灣媒體如何面對數位新時代的崛起與挑戰
因為
新聞,在轉捩點上
臺灣,在轉捩點上

林照真的專書《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一共分為十三章、兩大部分,分別以「全球媒體的轉型聚合」與「臺灣媒體的轉型聚合」兩大範疇來呈現各章節內容。她遠赴美國、英國與卡達,深入訪談《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除了帶回第一手報導,更詳盡評析傳統媒體與數位新媒體的聚合現象。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在「全球媒體的轉型與聚合」這個主題中,第三章主要針對《紐約時報》的聚合現象進行第一手研究,重點在於強調以傳統報紙聞名的《紐約時報》,如何在文字、平面照片外,引進影音、視覺圖表、社群媒體、互動媒體等進行多媒體的聚合。
第四章、第五章則是討論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衝擊,並以《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作為研究主軸,剖析《紐約時報》、《衛報》這兩家優質的傳統媒體,如何透過數位的新興科技人員與技術,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
第六章探討擁有多平臺的BBC,如何在數位時代,順利在這些平臺上分享內容,進行跨平臺的聚合。
第七章則是研究半島電視臺不同的聚合經驗,也探討半島如何因為跨文化的聚合,不斷擴大新聞的跨平臺運用,也因此能照顧最大多數、來自不同區域的收視者,進行跨文化的傳播。
第八章試圖以「阿拉伯之春」為例,討論國際主流媒體使用社群網站的情形,關注大眾媒體在世界重大新聞發生時,如何使用、分辨社群媒體的內容。
第九章則就幾家全球性媒體如何結合「社群媒體與主要媒體聚合」的情形,進行具體的案例說明與報導,並指出這些媒體皆以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經營社群媒體,與國內的小編經營非常不同。

在「臺灣媒體的轉型與聚合」這一部分,《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第十章主要處理「自由」、「壹傳媒」、「聯合」與「旺旺中時」等臺灣四大報紙集團,對新聞聚合的看法與可能相關的措施。
第十一章針對臺灣七家24小時新聞臺如何使用新媒體進行監看,並且就監看結果與各電視臺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作者發現臺灣的有線電視使用新媒體內容的現象非常普遍,但是新媒體來源不明,獲使用的新媒體內容又多偏向社會新聞與娛樂新聞,與古典的新聞價值或是公共價值,並無太大關聯。
第十二章以「新瓶裝假酒」為題,探討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如何發生;並深度訪談相關人員,希望能在新媒體中,釐清新聞與廣告的分際。
第十三章呈現國內目前試圖發展資料新聞的相關探討。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國內中央與地方政府資料開放相關情形,並且認為在大數據時代,資料新聞為媒體工作者必須強化的重要新聞技能。而在發展資料新聞時,也面臨新聞工作者應加強自己的資訊處理能力,同時也應學習如何與電腦科學的專業人士相互合作。
林照真期待透過這本書,為全球的媒體轉型留下真實的學術研究紀錄,也希望臺灣的媒體產業、新聞教育人士能深刻察覺媒體聚合為不可逆,必須下定決心進行轉型與聚合,並為閱聽眾提供最好的新聞品質,才是新聞媒體的職責所在。
  • 自序 臺灣需要破釜沉舟的媒體轉型
  • 第一章 因為聚合,新聞在轉捩點上
    • 第一節 數位新聞崛起
    • 第二節 數位時代的新聞聚合
    • 第三節 社群媒體在數位新聞中的角色
    •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第五節 本書章節分布
  • 第二章 聚合研究的理論系譜:與新聞有關的聚合意涵
    • 第一節 聚合源起與科技有關
    • 第二節 聚合的經濟意涵
    • 第三節 大眾媒體有關內容的聚合
    • 第四節 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的聚合
  • 第一部分:全球媒體的轉型與聚合
    • 第三章 跨媒體聚合:檢視《紐約時報》的聚合歷程
      • 第一節 聚合第一階段:報紙與網路合體
      • 第二節 聚合第二階段:工作者的結構性聚合
      • 第三節 聚合第三階段:文字、影音、視覺圖表、互動媒體的聚合
      • 第四節 聚合第四階段: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的聚合
      • 第五節 聚合第五階段:報紙與網路相互為用,界線模糊了
    • 第四章 傳統報紙的轉型與聚合:《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研究
      • 第一節 《紐約時報》與《衛報》的共識:數位第一
      • 第二節 數位人員加入,新聞工作者定義擴大
      • 第三節 新聞記者必須多技能、跨媒體、跨領域
      • 第四節 新聞記者使用社群媒體比例加重
      • 第五節 建立新聞聚合的商業模式
      • 第六節 速度與新聞品質的兩難
      • 第七節 兩家質報經驗提示:聚合有機會帶來更好的新聞
    • 第五章 數位科技聚合:以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為例
      • 第一節 認識資料新聞
      • 第二節 認識視覺新聞
      • 第三節 《衛報》建立資料新聞,直追《紐約時報》
      • 第四節 發展視覺新聞,《紐約時報》與《衛報》看法略不同
    • 第六章 跨平臺聚合:檢視BBC的聚合經驗
      • 第一節 廣播與網路的平臺聚合
      • 第二節 電視與網路的平臺聚合
      • 第三節 不同專長的人一起工作
      • 第四節 跨平臺聚合須具備跨媒體技能
      • 第五節 新聞品質與時間競賽
    • 第七章 跨文化聚合:半島電視臺的新聞聚合研究
      • 第一節 半島電視臺與阿拉伯公共領域
      • 第二節 卡達杜哈的半島電視網
      • 第三節 從合作到聚合,擴大新聞內容與文化交流
      • 第四節 利用聚合突破新聞封鎖
      • 第五節 共用內容與資源的聚合
      • 第六節 顧及多元性的文化聚合
      • 第七節 善用聚合,增強跨語言、跨文化的傳播
    • 第八章 社群媒體與傳統媒體聚合:以阿拉伯之春為例
      • 第一節 社群媒體在全球興起
      • 第二節 社群媒體及其演變
      • 第三節 社群媒體、公民記者、業餘者與半島的聚合
      • 第四節 阿拉伯之春,全球主流媒體與社群媒體聚合
      • 第五節 半島新聞聚合網與阿拉伯之春
    • 第九章 社群媒體與新聞:不同媒體的聚合策略
      • 第一節 新聞媒體與讀者的聚合
      • 第二節 新聞媒體積極運用社群媒體,爭取新聞時效
      • 第三節 發生災難與重大事件,社群媒體可增強新聞報導功能
      • 第四節 發生突發新聞時,新聞媒體更是大量運用社群網站
      • 第五節 社群網站強調專業的編輯守門
      • 第六節 社群網站中,媒體與民眾互為主體
      • 第七節 媒體充分掌握聚合以運用社群網站
  • 第二部分:臺灣媒體的轉型與聚合
    • 第十章 臺灣四大報紙集團的新聞聚合
      • 第一節 新聞聚合與新聞品質
      • 第二節 新聞聚合由市場主導,網路角色消極
      • 第三節 新聞聚合不是合作,而是競爭
      • 第四節 聚合有助於集團獲得政商利益
      • 第五節 記者多技能,新聞能力反而弱化
      • 第六節 臺灣報業的新聞聚合,無助於提升新聞品質
    • 第十一章 為什麼聚合?臺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研究
      • 第一節 數位時代,新聞再定義
      • 第二節 科技與社群媒體
      • 第三節 新聞聚合的經濟分析
      • 第四節 電視新聞以新媒體為訊息來源現象顯著
      • 第五節 電視臺使用新媒體種類多元,來源不明者比例最高
      • 第六節 傳統媒體採用新媒體訊息,偏重社會與娛樂
      • 第七節 新媒體內容成為新聞主體,無助於公共性
      • 第八節 傳統電視與新媒體為市場聚合,損害新聞專業
    • 第十二章 新瓶裝假酒:分析批判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
      • 第一節 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
      • 第二節 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模式
      • 第三節 新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偽聚合
      • 第四節 重建新媒體訊息與廣告的清楚分際
    • 第十三章 臺灣資料新聞學興起
      • 第一節 資料新聞學成立要件
      • 第二節 開放政府與開放資料
      • 第三節 新聞與資工的跨領域合作
      • 第四節 強化新聞從業人員的資訊能力
  • 受訪者名單
  • 參考文獻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