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28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一書即試圖透過出土文獻及考古材料來重新檢視《左傳》中的都城宮室制度、軍事制度及喪葬禮制三個面向。細部探究的課題共有五個,包括了: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這些研究篇章的特點皆放在重新檢視傳統與近人的說法,並利用考古與出土文獻來對《左傳》中的相關問題理出一條較接近事實的說法。
  • 序/劉增貴
  • 緒論
    • 一 釋題
    • 二 相關研究文獻舉隅
    • 三 本書所用考古材料
      • (一)都城考古材料
      • (二)墓葬考古材料
    • 四 本書各章內容述略
  • 第一章 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
    • 一 前言
    • 二 論「郭」城特點
    • 三 「郛」之性質探究
      • (一)邊境都邑築郛以防範外敵
      • (二)特定都城為了強化防禦功能,往往會建郛
      • (三)外患多的國家大都會有郛
      • (四)小結
    • 四 《管子》〈度地〉「土閬」為郛說檢討
    • 五 論郛與郊的對應關係
      • (一)郊的最外界
      • (二)郊之內界
    • 六 結語
  • 第二章 《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
    • 一 前言
    • 二 魯國「兩觀」和「觀臺」位置分析
    • 三 《左傳》中的闕、觀考
    • 四 論「門臺」問題
    • 五 論《左傳》之「闕西辟」—兼談卜辭的「庭阜」、「阜辟」問題
      • (一)《左傳》之「闕西辟」問題
      • (二)論卜辭的「庭阜」、「阜辟」
    • 六 《春秋》、《左傳》中其他「臺」建築問題探究
      • (一)《春秋》文公十八年「公薨於臺下」問題
      • (二)〈僖公十五年〉之「靈臺」及其相關問題
      • (三)〈哀公十七年〉衛國「臺」的位置問題
    • 七 結語
  • 第三章 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
    • 一 前言
    • 二 與三晉有關的州制內容
      • (一)三晉「陽州」內容
      • (二)九州之戎
    • 三 與秦、晉鄰近的瓜州
    • 四 鄰近秦國的西州
    • 五 衛國之外州及鄰近之戎州
      • (一)衛國的外州
      • (二)鄰近衛國的戎州
    • 六 楚國境內之州
      • (一)夏州
      • (二)京州
      • (三)包山楚簡及有關材料中的楚國州制
    • 七 齊國的州制
      • (一)姜齊之州—舒州
      • (二)姜齊之州—平州和陽州
      • (三)田齊之州—徐州
    • 八 結語
    • 九 餘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補論
      • (一)「作州兵」的對象問題
      • (二)作州兵的內容推論
  • 第四章 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
    • 一 前言
    • 二 先秦隧葬制度檢討
      • (一)晉國墓道
      • (二)燕國墓道
      • (三)楚國墓道
      • (四)秦國墓道
      • (五)洛陽地區周代墓道情況
      • (六)小結及相關問題
    • 三 春秋以「隧」為名的地理位置及其性質考察
      • (一)秦國麻隧
      • (二)楚國的大隧
      • (三)蔡國桑隧
      • (四)鄭國暴隧—附論陳隧
      • (五)齊國大隧
      • (六)曹國曹隧
      • (七)徐國蒲隧
      • (八)吳國干隧
      • (九)小結
    • 四 晉文公請隧原由再探
    • 五 結語
  • 第五章 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
    • 一 前言
    • 二 論「死於兵者不入兆域」問題
      • (一)戰死事
      • (二)一般兵死者
    • 三 兵死者下葬時要減殺禮俗—以《左傳》齊莊公葬禮為例說明
      • (一)側莊公于北郭
      • (二)四翣
      • (三)下車七乘
    • 四 對兵死者的巫術處置
    • 五 對戰死者的身後處置—歸葬落實及恤死事之後
      • (一)戰死者歸葬及落實
      • (二)恤戰死事之後
    • 六 結語
  • 引用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