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終結憂鬱症:憂鬱症治療大突破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5674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精神免疫學開闢憂鬱症治療的革命性途徑!
消炎藥、抗生素、神經刺激裝置與冥想將取代百憂解,
從根源擊敗你的憂鬱。

「這套見解正在推動精神醫學的典範轉移,宣告客製化精神醫療的來臨。」
──英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羅伯.萊克勒教授

專文推薦
營養精神研究國際權威、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蘇冠賓精神醫學教授/醫師

專業推薦
成大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所長、精神學科主任陳柏熹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倍禎醫師

《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英國亞馬遜書店四點六顆星
一本故事性與科學證據兼備,讓人讀來欲罷不能的權威好書!

精神疾患研究近三十年來最重大的突破!
一場憂鬱症療法的革命,正在展開……

由布爾摩教授領導的「情感疾患暨阿茲海默症的神經免疫學臨床試驗合作聯盟」(NIMA),集結英國七所頂尖大學、全球三大藥廠,獲得全球最大醫療研究基金會的挹注,正在展開憂鬱症的「免疫療法試驗」。可望從免疫系統下手,截斷身體發炎導致腦部發炎的因果鏈,徹底根絕憂鬱成因。

憂鬱是身體發炎的症狀之一,不是因為想到生病所以才憂鬱
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心臟病、愛滋病、癌症、中風、長期支氣管炎……
無論慢性病患有什麼樣的生理失調,都有較高的風險得到精神疾病。
反之,如果你憂鬱,也很可能因為是你的身體正在發炎!

透過免疫系統,身體、大腦和心理緊密相連!
身體發炎時,血液中的細胞激素可以穿透血腦屏障傳遞信號,從身體傳到大腦內部,影響神經網絡,改變人的情緒、認知與心理。

憂鬱症治療大轉向,客製化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案
‧根據自己的血液報告,量身選用適合藥物(消炎藥、抗生素還是SSRI)
‧藉由刺激迷走神經,來調解人體的發炎反射,緩和發炎狀態,改善症狀。
‧藉由正念、冥想等壓力管理訓練,移除發炎的根源。

「很成功地把最新、最夯的醫學新知帶給眾人……又寫得淺顯易讀,真的值得大力推薦!」
──蘇冠賓精神醫學教授/醫師

「這本書以生動活潑和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重新用身心介面的觀點審視憂鬱症,並帶領讀者進入精神免疫學的世界。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傑作。」
──張倍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精神科醫師正在重新思考憂鬱症。憂鬱症是源於創傷?化學物質失衡?大腦迴路無法正常運作?在這本文筆優美的著作裡,艾德華.布爾摩教授告訴我們如果想了解憂鬱症,必須去看免疫系統。這個新解不只搭起身心之間的橋樑,也在治療上提出了全新的思維。對任何想要以新的思維來審視憂鬱症的人,《終結憂鬱症》是一本重要的書,一本帶來希望的書。」
──湯姆.因瑟爾醫師(TomInsel),MindstrongHealth共同創辦人暨現任總裁

「《終結憂鬱症》為讀者帶來神經科學與免疫學交匯下的各種巨變,使我們對憂鬱症和免疫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它追溯到將心理和生理分家的二元論的根源,並呼籲我們要超越二元論,才能了解體內的發炎如何影響大腦和心理。布爾摩教授以通今博古、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說明這種全新視角下所帶來的深遠影響,讓我們領會到傳統『醫學』和『精神醫學』症狀之間的關聯,並發現新的消炎藥療法或許可以從此跨越一般醫學與精神醫學之間的界線。」
──約翰.克里斯托醫師(JohnH.Krystal),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

「在對憂鬱症的了解上,《終結憂鬱症》不只有重大的突破,也對人的本質做了非凡的探索。」
──馬修.迪安柯納(Matthewd’Ancona),著有《後真相》(PostTruth)

「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和高度可讀性的論點,主張有些精神疾病其實是免疫系統的疾病,尤其是憂鬱症。如果艾德華.布爾摩是對的,那麼精神醫學即將革命,身與心將重新結合。」
──克林.布雷克摩爾(ColinBlakemore),倫敦大學高等科學學院(SchoolofAdvancedScience)神經科學和哲學教授

「不久之前,神經免疫學還在醫學圈子裡遭到奚落。但布爾摩教授的登高一呼,讓我們看見這件事錯得多離譜。他是首批以精神免疫學家自居的其中一人,帶領我們走出黑暗時代,點亮明燈,讓我們看見全身系統性發炎和精神疾病之間的重要關聯。這套見解正在推動精神醫學的典範轉移,宣告客製化精神醫療的來臨,就像我們在癌症領域裡所看到的客製化治療。」
──羅伯.萊克勒教授(RobertLechler),英國醫學科學院院長

「這是一段有很多令人興奮的全新方法可以緩和精神疾病的故事。同時也在基礎大腦科學裡找到一些有力的脈絡。更棒的是:它淺顯易讀,但絕不過分簡化主題。」
──菲利浦.坎貝爾爵士(SirPhilipCampbell),《自然》科學期刊(Nature)總編輯

「這就像有個專家突然停下動作,質疑每一樣我們自以為都懂的事情。為我們上了一堂大腦運轉作業的課,而且這堂課重要到不容忽視。」
──傑瑞米.范恩(JeremyVine),BBC

「艾德華.布爾摩清楚闡述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讓人看見免疫系統和發炎在憂鬱症裡的關鍵角色。這本活潑生動的書說明了臨床神經科學裡一處尚待開發的重大領域,不只影響憂鬱症方面的研究,也對思覺失調症和阿茲海默症這些疾病的研究造成影響。」
──史帝芬.海曼(StevenE.Hyman),哈佛大學傑出服務章得獎人,腦幹細胞和再生生物學系教授

「布爾摩教授提出了一個迷人的論述,將憂鬱症歸因於發炎,而非傳統一味認定的血清素失衡。無論真相為何,它都是一本激勵人心和非常有趣的好書。」
──溫蒂.柏恩教授(WendyBurn),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長(PresidentRoyalCollegeofPsychiatrists)

「一本很棒的書,這本發人省思的書提出發炎才是憂鬱症的主要驅動因子。它真是令人欲罷不能,提出重要的質疑,包括我們在醫療工作上該如何前進,以及我們可否利用這套模式來重新研發?我鄭重推薦。」
──莎莉.戴維斯教授(SallyDavies),英國首席醫療官(ChiefMedicalOfficerforEngland)
  • 書封
  • 各界讚譽
  • 推薦序 憂鬱症是傷害生理和心理的大腦疾患
  • 前言
  • 第一章 勇於跳脫思
    • 根管的憂鬱
    • 神經免疫學和精神免疫學
    • 心智在發炎看起來像什麼樣子?
    • 變革是不會電視實況轉播的
  • 第二章 免疫系統的運作
    • 發炎和感染
    • 位置、位置、還是位置
    • 溝通:媒介就是訊息
    • 快速的反擊和學習
    • 自體免疫的負面效果
  • 第三章 堂而皇之就在眼前,卻被視而不見
    • 生病讓人沮喪
    • 所謂的我思故我在,上帝,還有這台機器
    • 長遠的影響
    • P太太並非特例
    • 一鳴驚人的賣座商品
    • 笛卡兒主義的盲點
  • 第四章 笛卡兒之後的哀愁
    • 從黑膽汁到鬱症
    • 背負的十字架
    • 超級心理學家
    • 在療養院裡起舞
    • 黃金年代
    • 可笑的血清素
    • 問題在於缺乏生物標記
  • 第五章 如何引發?
    • 非比尋常的主張需要非比尋常的佐證
    • 執拗的證據
    • 一定是先有因
    • 大腦裡的柏林圍牆
    • 發炎的大腦
  • 第六章 為何引發?
    • 是什麼造成你發炎(且憂鬱)?
    • 劇烈的壓力
    • 線性因果鍊和循環
    • 最終,答案一定在達爾文身上
    • 薩瓦那大草原的求生故事
  • 第七章 所以呢?
    • 醫學上的「種族隔離」
    • 已經有了改變嗎?
    • 市場失靈
    • 除了一鳴驚人之外:市場不用比百憂解大,但要更有效
    • 阿茲海默症和微膠細胞的陰陽兩極
    • 思覺失調症和自體中毒
  • 致謝
  • 免責聲明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