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張志忠的視角十分開闊;他沒有僅僅拘泥於軍事文學的格局,而是把莫言置於整個中國當代文學乃至整個當代大文化背景下來進行動態考察,從而形成了自己比較系統的莫言創作觀。」──徐懷中
莫言以一批「爆炸」性作品震動文壇,令人們驚奇、讚歎。
作為一個作家,他的人生經歷、他的創作甘苦、他的獨創性風格,向人們說明著什麼?
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裡,他與新時期的文學思潮,他與中外文學,有哪些深刻的聯繫呢?
面對莫言長達三十餘年創作的大量作品,從莫言作品中常見的生命、民族的互相適應、互相依存──生命一體化(solidarityoflife)透析切入!
不拘泥於軍事文學的格局,把莫言置於整個中國當代文學乃至整個當代大文化背景下來進行動態考察!
全書以莫言創作中強悍的生命意識與豐盈的生命感覺為核心,對莫言創作中自由不羈的想像力,以及生命感覺如何轉化為充沛而神奇的藝術感覺,做了獨到的闡釋!
徹底勾勒出莫言作為中國農民的發言人的精神特質和藝術特徵,作者對「高密東北鄉」的文學版圖進行宏觀的考察,進而揭示出莫言作品所依託之最底層最廣大的中國農民在內憂外患叢生和現代歷史轉型中爆發出的生命的英雄主義與生命的理想主義。
莫言以一批「爆炸」性作品震動文壇,令人們驚奇、讚歎。
作為一個作家,他的人生經歷、他的創作甘苦、他的獨創性風格,向人們說明著什麼?
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裡,他與新時期的文學思潮,他與中外文學,有哪些深刻的聯繫呢?
面對莫言長達三十餘年創作的大量作品,從莫言作品中常見的生命、民族的互相適應、互相依存──生命一體化(solidarityoflife)透析切入!
不拘泥於軍事文學的格局,把莫言置於整個中國當代文學乃至整個當代大文化背景下來進行動態考察!
全書以莫言創作中強悍的生命意識與豐盈的生命感覺為核心,對莫言創作中自由不羈的想像力,以及生命感覺如何轉化為充沛而神奇的藝術感覺,做了獨到的闡釋!
徹底勾勒出莫言作為中國農民的發言人的精神特質和藝術特徵,作者對「高密東北鄉」的文學版圖進行宏觀的考察,進而揭示出莫言作品所依託之最底層最廣大的中國農民在內憂外患叢生和現代歷史轉型中爆發出的生命的英雄主義與生命的理想主義。
- 莫言獲獎的意義(增訂版代序)
- 《莫言論》初版序
- 引言
-
第一章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
後來者和幸運兒
-
生活與心靈的印記
-
鄉土薰陶和「自修學校」
-
從想像的真實到真實地想像
-
-
第二章 「帶著淡淡的憂愁尋找自己失落的家園」
-
沉甸甸的荒涼和孤寂感
-
失樂園——一個永遠的神話
-
高密東北鄉——莫言藝術世界的建立
-
文化的撞擊與融合
-
各人頭上一方天
-
-
第三章 充滿生命感覺的世界
-
生命的一體化和個體化
-
賦予物體一種魔力
-
生理與心理的轉換和溝通
-
-
第四章 生命欲望——一個根本的動機
-
生命欲望,由生活的乏匱而生
-
不滅的人性畸曲生長
-
生命欲望和人性探索的新角度
-
-
第五章 生命之光——愛情與死亡
-
沒有愛情世界暗淡無光
-
在「人欲橫流」的背後
-
美麗的死亡和艱難的誕生
-
-
第六章 紅高粱——生命的圖騰
-
種的退化之悲哀(一)
-
種的退化之悲哀(二)
-
紅高粱精神的復活
-
-
第七章 悲劇是世界的形式
-
生命的痛苦與原罪
-
心靈的懺悔錄
-
-
第八章 生命的歷史與歷史的生命
-
生命與歷史
-
歷史的神化與神話
-
有限功利目的和實用理性
-
「自由的農民之子」的憧憬
-
-
第九章 感覺——生命——藝術
-
感覺的爆炸
-
感性——生活和藝術發展的新契機
-
生命的文學化和文學的生命化
-
-
第十章 藝術感覺面面觀(上)
-
作品發生學探蹤
-
「時間感和空間感改變了」
-
-
第十一章 藝術感覺面面觀(下)
-
陌生化——感覺的重構
-
示範性的文體
-
-
第十二章 叛逆與審醜——《歡樂》《紅蝗》論
-
生活的叛逆與藝術的叛逆
-
現實中的夢魘
-
-
第十三章 陣痛的時代和希望的星光——《天堂蒜薹之歌》論
-
選擇的兩難和兩難中的選擇
-
獨特的「農民法庭」
-
冉冉升起的星光
-
- 結束語 對中國農民文化的思考
-
附錄
-
莫言的九〇年代進行曲
-
紅高粱上飛翔的自由精靈——論莫言小說的精神特徵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