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晚清官場見聞:《春明夢錄》與《客座偶談》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92430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清末廉吏何剛德一生朝中所歷,看盡宮中百態、官場文化

★所記之宮廷掌故、典章制度,可補正史之缺

★珍貴史料重新點校,文史專家蔡登山老師撰文導讀

清末廉吏何剛德,身於晚清朝中,熟知宮廷典故,看盡官場百態。尤其是任蘇州知府期間,曾有多項創舉;如舉辦博覽會、創設蘇州府官立農業學堂、建立警察制度等,其所著《春明夢錄》和《客座偶談》二書,所記多為親身經歷。

《春明夢錄》分上、下兩卷;《客座偶談》則有四卷,其意在補《春明夢錄》之缺漏。二書內容均以記載宮廷掌故、典章制度、名人軼事、科場見聞、社會風俗等為主,書中亦涉及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等重大史事。此外,對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如恭親王奕訢、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張佩綸等人的言行亦有記述。
其中《客座偶談》尤以記述清代典制為詳,涉及宮制、軍制、學校、科舉、財政等各個方面,如對官員俸祿、養廉銀及軍費開支的記載及評論皆有,藉此可看到晚清時期的財政惡化,與官員們的貪污腐敗。
  • 何剛德和《春明夢錄》、《客座偶談》/蔡登山
  • 《春明夢錄》
    • 序言
    • 卷上
      • 會試諸師
      • 鄉試諸師
      • 童子試師
      • 吏部四司的職掌
      • 被召見前後四次
      • 寶鋆出軍機
      • 寶鋆論崇禮其人
      • 軍機賞黃馬褂
      • 與英使議和備受屈辱
      • 寶鋆最重年誼
      • 樞匡見面多雜以謔語
      • 寶鋆評價恭親王
      • 恭親王送客不出房門
      • 清流派氣衰
      • 李鴻藻、恭親王與清流
      • 恭親王被罷軍機大臣
      • 恭親王重交情
      • 醇親王儉德殊不可及
      • 慈安太后殯禮
      • 慈禧太后功過均有
      • 滿人重女輕婦
      • 太監漸有招權納賄之風
      • 宮中妃嬪崇尚節儉
      • 皇宮殿門安裝玻璃窗不宜
      • 召見時他人不與聞
      • 內務府貪污
      • 慈禧太后本想巡幸五臺山
      • 慈禧晚年廣召優伶入宮唱戲
      • 吳可讀尸諫立皇嗣
      • 慈禧太后興建頤和園
      • 李鴻章奏請成立海軍
      • 甲午德宗萬壽宴
      • 慈禧太后六十聖壽慶典
      • 德宗要重辦慶寬
      • 翁同龢、李鴻章與甲午之戰
      • 甲午之戰京師震動
      • 中法、中日之戰內因
      • 從甲申之役到戊戌政變
      • 中國始發見「立憲」二字
      • 歷任軍機大臣
      • 鹿傳霖軍機最無權
      • 翁同龢被罷官
      • 得翁同龢之汲引
      • 徐用儀與許景澄、袁昶同罹於難
      • 王文韶別有感慨
      • 直隸總督榮祿
      • 昆岡好臧否人物
      • 廣壽事理通達
      • 溥倬雲與玉岑尚書
      • 端方熱中官位
      • 生允少年軼事
      • 總理衙門變成外交部
      • 昔日辦洋務,今直言外交
      • 奕劻辦外交才不堪任
      • 外交屢遭挫折
      • 沈葆楨、王之春論國際情勢
      • 乾隆親領棘闈風味
      • 考差放差軼事
      • 殿試暗通關節
      • 翰林放差情況
      • 翰林以考差為第二生命
      • 考差經歷
      • 鄉會殿試考卷十科焚毀一次
      • 閱卷者力不暇給
      • 閱卷者荒謬做法
      • 鄉會試所拔者有庸才
      • 會試中有僥倖過關者
      • 傳臚儀式
      • 會試、鄉試之考題
      • 協修《會典》
    • 卷下
      • 軍機處屋小如舟
      • 軍機處點心
      • 大學士俗稱中堂
      • 御史為朝廷耳目
      • 六部九卿專摺條陳時政
      • 紀綱整肅無權利可爭
      • 李鴻藻之父死後得諡
      • 皇帝輿服舊制尚黃
      • 八旗服裝旗幟
      • 《聖祖庭訓》皆道學語
      • 乾隆與紀曉嵐
      • 滿漢大臣鬧意見
      • 滿族重武輕文
      • 滿人在京分為三等
      • 滿人祭神請客
      • 坐轎坐車以貧富論
      • 莊田有名無實
      • 閒散王公貧甚
      • 皇親國戚生活苦狀
      • 盛伯希好買古玩
      • 人心瓦解由「破格」釀成
      • 果讖,抑會逢其適
      • 往吉林查辦案件
      • 軍機大臣啟秀
      • 丁維湜囑託太監買差案
      • 九門提督之偵探,名曰「番役」
      • 薛允升公子冶遊請託案
      • 京師三銀庫
      • 庫兵竊銀絕招
      • 孫詒經之儉德
      • 緞疋庫庫存不可計數
      • 內務府大庫所藏
      • 京、通糧倉之弊
      • 清朝帝后陵寢
      • 陵寢歲修工程
      • 祈年殿規模宏壯
      • 京師貢院之維修
      • 欽差馳驛之苦
      • 督撫、主考、學政馳驛之苦
      • 中央輪值制度
      • 六部中以戶部待遇較優
      • 吏部四司以「喜、怒、哀、樂」視之
      • 《大清律》絲絲入扣
      • 「值宿」官員之清苦
      • 事權究屬漢員
      • 部吏嚇詐外官取財
      • 吏部拿辦索賄部吏
      • 吏部之吏
      • 書吏陷害典史
      • 清理數十年冒名請恤者
      • 京察制度與辦法
      • 京察勒令休致者甚少
      • 京察筆帖式引見
      • 部院辦事按部就班
      • 察外官謂之「大計」
      • 魯伯陽被參案
      • 有清愛惜狀元
      • 樞臣與部臣有意見
      • 保案歸吏部核定准駁
      • 吏部需索之因
      • 部吏作弊,無非撞騙
      • 京官俸銀甚少
      • 私宅免見
      • 通讀《十朝聖訓》
      • 京官升轉有一定資格
      • 冰敬、炭敬、別敬
      • 身無長物
      • 京官挾優挾妓
      • 觴詠洵足怡情
  • 《客座偶談》
    • 卷一
      • 軍機大臣行相之事
      • 京官滿漢分設員缺
      • 宮俸之薄
      • 官明則弊少
      • 官多則養士多
      • 親貴用事排漢又排滿
      • 林則徐禁煙
      • 林則徐致力於農田水利
      • 軍制之變更
      • 湘軍、淮軍、北洋軍
      • 戰事捷報均事先擬定
      • 論功行賞
      • 軍機大臣功不可沒
      • 為寶鋆送葬
      • 沈葆楨有遠見
      • 沈葆楨弊絕風清
      • 左宗棠在閩政績
      • 清流之貽人口實
      • 「隨聲附合」之禍
      • 清流皆旁觀論事
      • 紀綱一墜,亂象紛挐
      • 籌餉當為首要
      • 中國警察之創辦
      • 兵器日新,軍費奇巨
    • 卷二
      • 科舉制度意在彌亂
      • 利祿之途,人人爭趨
      • 「即用」成為「積用」
      • 秀才五貢升途
      • 光緒年間人才擁擠
      • 殿試排名次辦法
      • 考試試差與放差
      • 左宗棠宏開廣廈
      • 閩書院紀略
      • 廢科舉興學堂
      • 創立農學堂
      • 民初學生就業情形
      • 已學者無棄材
      • 今日學堂之弊
    • 卷三
      • 晚清財政不佳
      • 京官肥馬輕裘
      • 政繁賦重
      • 內外債交困
      • 外國商品進步快速
      • 由出超而入超
      • 田賦不均
      • 人民無稅不增
      • 禁米出口,百弊生焉
      • 米價定於商不定於農
      • 天道惡盈
      • 法網宏開
      • 天理國法人情
      • 酒色財氣
      • 錢穀之案不能輕斷
      • 斷案經驗談
      • 民多智官難為
      • 民氣固不可侮
      • 禁令愈嚴,滋弊愈甚
      • 南昌教案之變
      • 轉禍為福
      • 分治之弊
      • 既克有定,靡人弗勝
      • 政不在養民而已
      • 華僑有助於國力
      • 人心何以不定
      • 戰勝本僥倖之事
      • 諫臣與使臣均當慎重
    • 卷四
      • 十年生聚
      • 剝後繼復
      • 楊森藩至理名言
      • 孫夏峰勸世良言
      • 名不可以太盛,權不可以太重
      • 臧否人物且有權衡
      • 白居易、陸游之主靜
      • 以靜鎮躁
      • 百姓日苦誰之責任
      • 情不可討盡,勢不可用盡
      • 不可幸災樂禍
      • 利須輔義而行
      • 逞臆而談,禍人家國
      • 體悉民情,若合符節
      • 人待事、事待人
      • 閒來無事不從容
      • 親朋書信必酬答
      • 饑寒生盜心
      • 片紙皆使有用
      • 莠言亂政
      • 天地無心成化
      • 宰相無快活可言
      • 世態炎涼本屬常事
      • 古書雖在漸難憑
      • 宋儒說義理
      • 人之精神不能盡副其壽數
      • 做官者並非都發財
      • 將就之意
      • 救急不救貧
      • 人生在勤
      • 不役於物
      • 圖新不捨舊
      • 知吃飯之人必須安分
      • 曾國藩提倡節儉
      • 盛極必衰
      • 九流三教之生計
      • 殯葬奢侈
      • 不斷人身
      • 關公英靈不泯
      • 立法皆嚴,行法要恕
      • 儉多奢少
      • 人世間,何事非幻境?
      • 睡與不睡任其自然
      • 晝寢而夜讀
      • 補牙與護牙
      • 中西醫各有所長
      • 同光昇平二十年
      • 克儉於家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