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書封
- 目錄
- 推薦序 藝術力是競爭力的基本素養/謝佩霓
- 臺灣版序 透過知性涵養,成為世界級人才
- 前言 為什麼大家都在學西洋美術鑑賞術?
-
第一章 知性的涵養,從讀懂西洋美術史開始
-
●西洋美術的核心在於「革命」
-
擺脫上帝──文藝復興
-
公民社會和故事性的誕生──巴洛克
-
「藝術=美」的滅亡──現實主義
-
擺脫絕對權威──印象派
-
色彩的情感表現──野獸派
-
型態的革命──立體主義
-
內心層面的追求──表現主義
-
從主題獨立,不再有特定描繪對象──抽象繪畫的開端
-
沒有規則的規則──巴黎畫派
-
否定既有藝術──達達主義
-
「無意識」的表現──超現實主義
-
激情的表現──多變的抽象繪畫
-
大眾消費社會的批判──普普藝術
-
-
-
第二章 從西洋美術史的演進培育知性涵養──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
-
文藝復興
-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
-
巴洛克
-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
-
現實主義
-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高爾培
-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奈
-
-
印象派
-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
《向日葵》──文生.梵谷
-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
-
-
第三章 從西洋美術史的演進培育知性涵養──從野獸派到普普藝術
-
野獸派
-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
-
立體主義
-
《亞維農的少女》──巴勃羅.畢卡索
-
-
表現主義
-
《吶喊》──愛德華.蒙克
-
-
抽象繪畫的開端
-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
-
巴黎畫派
-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
-
達達主義
-
《噴泉》──馬歇爾.杜象
-
-
超現實主義
-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
-
多變的抽象繪畫
-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
-
普普藝術
-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
-
-
第四章 西洋美術鑑賞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
●館長陪讀!培養知性涵養的專業鑑賞
-
「憑感覺觀賞就行了」大錯特錯
-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
-
大致理解作品當時的歷史背景
-
事先了解國情與文化差異
-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以「體驗」為目標即可
-
觀展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一頭霧水也沒關係
-
-
●館長帶逛!強化知性涵養的美術館巡禮
-
先從畫冊、網路影像開始練習
-
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
以「五件集中」加速參觀
-
積極參加展覽講座,尋找更多資源與知識
-
即便是知名畫家,也不見得每件作品都是名畫
-
別買明信片或周邊商品,要買就買展覽圖錄
-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