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童年时代:生活的启迪
-
平民家庭
-
我的父母
-
喜爱读书
-
-
中学时代:阅读的快乐
-
借书积极分子
-
在文学作品海洋中
-
数理化也是很有趣味的
-
更大的乐趣是能“博览群书”
-
虹桥中学
-
我的作家梦
-
遇到高水平的英语老师
-
报考编剧专业
-
今夜,我的心激荡
-
-
大学时代:名师的指导
-
被分配在梵文巴利文专业
-
季羡林和金克木执教
-
选修课的吸引力
-
漫无边际的文学阅读
-
湖畔吟歌
-
做一名“人民的勤务兵”
-
4分的《薄伽梵歌》
-
铭记老师的培育之恩
-
-
进入外国文学研究所:科学的殿堂
-
有工资了
-
“大学的学习只是入门”
-
《欢迎亚非拉朋友参观井冈山》
-
特殊年代
-
我的妻子郭良鋆
-
门房里偷译《罗摩衍那》的季羡林先生
-
与工人一起阅读《鲁迅全集》
-
-
新时期:春天的勃发
-
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的收获
-
翻译印度现代文学和哲学著作
-
与钱锺书、杨绛先生的交往
-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成立了
-
“三套丛书”和“名著名译”
-
与季羡林、金克木先生再续前缘
-
季羡林先生的糖史研究
-
研究与翻译齐头并进
-
印度古代文学研究
-
科研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有待开发的梵语诗学宝库
-
“说不尽的钱锺书”
-
梵语诗学和西方文论
-
冯至先生的《十四行集》
-
禅和韵
-
文学研究方法
-
佛经翻译理论研究
-
《摩诃婆罗多》
-
书写材料与中印文学传统
-
撰写《季羡林治学录》
-
担任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
-
新世纪:秋天的收获
-
迎接新世纪
-
金克木先生的梵学成就
-
冯至和卞之琳先生的学术风范
-
我的同学蒋忠新
-
在院工作会议上建言
-
外国文学学会第七和第八届年会
-
外文所建所四十周年
-
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
-
培养梵语后继人才
-
《奥义书》和《薄伽梵歌》
-
比较诗学
-
梵文研究的学术意义
-
结合教学编写梵语巴利语教材
-
梵汉佛经对勘研究
-
巴利语《法句经》
-
《瑜伽经》
-
- 附录一:学术活动及大事年表
- 附录二:著作目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846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