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一 城市新理性主义的曙光
- 序二 探路中国城市发展的有效视角
- 前言 以复杂适应系统视角重新“发现”城市
-
第一章 城市隐秩序的知行迷思
-
一 在摇摆中前进的中国城镇化
-
二 城市病折射城市认知局限
-
三 城市系统有着生命体的特征
-
-
第二章 复杂系统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城市研究的价值
-
一 东西方古代哲学中的系统及复杂性思想掠影
-
二 现代系统理论及复杂性研究概述
-
三 现代系统理论对城市研究的价值
-
-
第三章 城市是人造的复杂适应系统
-
一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复杂系统
-
二 城市复杂性是人类社会的映射
-
三 城市系统复杂性的时空表现
-
四 城市系统分析的八个基本概念
-
五 解构城市四个基本子系统
-
-
第四章 规划系统:城市整体的智慧系统
-
一 从原始城邦到城市系统的认知变迁
-
二 规划系统的三大类主体及其聚集
-
三 智慧冲突带来规划系统的非线性表现
-
四 不同规划过程的要素流动
-
五 规划系统多样性的来源和表现
-
六 规划系统的五大特点标识
-
七 规划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
-
-
第五章 基础设施:城市的物理支撑系统
-
一 感知刚柔并济的基础设施系统
-
二 基础设施系统的主体与主体聚集
-
三 基础设施系统功能的非线性发展
-
四 多角度看基础设施系统的要素流
-
五 基础设施系统的目标多样性
-
六 基础设施系统的四个特点标识
-
七 基础设施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
-
第六章 产业系统:城市的动力系统
-
一 城市产业:需求与欲望的纠结
-
二 城市产业系统的三类主体与聚集
-
三 产城互动中产业系统的非线性发展
-
四 围绕三类主体的城市产业系统要素流
-
五 城市产业系统的目标多样性
-
六 城市产业系统的四个特点标识
-
七 城市产业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
-
第七章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城市的平衡系统
-
一 基本公共服务伴随着城市的安全与利益演进
-
二 基于立场的三种系统主体及其聚集特点
-
三 三个维度看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非线性发展
-
四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要素流分析
-
五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目标的多样性
-
六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四个特点标识
-
七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
-
第八章 城市复杂系统认知支撑更好的城市实践
-
一 智慧城市的关键是要发现和适应城市的整体智慧
-
二 城市“块数据”应用实现城市精准化和精细化管理
-
三 “互联网+”助力城市规划的智慧集成
-
-
第九章 中国城市群的复杂适应性分析
-
一 城市群的核心价值是聚合发展
-
二 聚合发展需要多方主体共同促进
-
三 从城市系统视角解构城市群的内部秩序
-
四 特色小镇在城市群中不是配角
-
- 后记
- 附件一 缅怀恩师陈栋生先生
- 附件二 《城市的崛起:城市系统学与中国城市化》序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0352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