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律注文献丛考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953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律注是中国古代法律解释学、古代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伯元研究员著《律注文献丛考》,以法律文献及其注疏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侧面考证和阐述了我国古代律注文献的概况。全书由22篇构成,分别就秦汉时期的律注文献、唐代律注文献、明代律注文献、清代律注文献、刑法类书目及有关律令、法律用语等进行了扎实的考证。作品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注文的考析,又有佚注的辑考,还有版本的考异,时出新见,多为前人所未发见。
  • 一 《法律答问》与“秦律说”
    • (一)“秦律说”及其特点
    • (二)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解释
    •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 (四)《法律答问》所揭示的秦律特点
    • (五)结语
  • 二 古代判例考略
    • (一)古代判例概况
    • (二)古代判例发微
  • 三 问答式律注考析
    • (一)问答文关系图试译之后
    • (二)《春秋决狱》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三)《法律答问》与《春秋决狱》的不同
    • (四)“当何罪论”的本意
  • 四 “汉律说”佚文辑考
    • (一)史注中的汉律说佚文
    • (二)简牍中的汉律说佚文
    • (三)《汉仪注》中的汉律说佚文
    • (四)古字书中的汉律说佚文
    • (五)张斐《律注表》中所谓的汉律说佚文
    • (六)结语
  • 五 《春秋决狱》考续貂
    • (一)书名、篇数
    • (二)作者
    • (三)佚文的体式和内容
    • (四)应劭《春秋》断狱的佚文
    • (五)《春秋决狱》体式的成型和影响
  • 六 如淳注律考述
    • (一)如淳注引律令
    • (二)如淳注引汉官仪
    • (三)如淳注中的法律术语解释
    • (四)如淳注引案狱实例
  • 七 汉晋律序考
    • (一)《律序》非律注表
    • (二)《律序》佚文
    • (三)汉晋律序的遗文在《晋志》中
    • (四)何谓“汉晋”的问题
  • 八 《唐律》律注文献校考
    • (一)《唐律疏议》中的双行“小注”为宋人错入
    • (二)《律附音义》保存了较现存《唐律疏议》为早的注
    • (三)《唐律释文》实际上是“刑统释文”
  • 九 《朱元璋传》所引律例及其“句解”考
    • (一)所引律
    • (二)所引例
    • (三)所引“句解”
    • (四)结语
  • 十 《律解辩疑》所引“疏议”、“释文”校读记
    • (一)《律解辩疑》所引“疏议”校读
    • (二)《律解辩疑》所引“释文”校读
    • (三)《律解辩疑》的序和跋
  • 十一 明代司法解释的指导书———《大明刑书金鉴》
    • (一)明抄本《大明刑书金鉴》
    • (二)《金鉴》是怎样的一部书?
    • (三)《节要》是怎样的一部书?
    • (四)抄本编写于何时?
  • 十二 张楷《律条疏议》考
    • (一)书名及版本
    • (二)作者生平
    • (三)《律条疏议》的内容
    • (四)深远影响
  • 十三 陆柬《读律管见》辑考
    • (一)律注文献中所涉《管见》
    • (二)《管见》中所涉律注文献
    • (三)《管见》的写作时间及其遗存
    • (四)《管见》考析
    • 附:《读律管见》辑存
  • 十四 应槚撰《大明律释义》之动因考
    • (一)动因之一:维护“律”的权威性和“例”的严肃性
    • (二)动因之二:指导司法实践
    • (三)动因之三:主张法律解释的统一
  • 十五 《大明律例》考略
    • (一)《大明律例》的现存刊本
    • (二)《大明律例》的体例
    • (三)所引注家
    • (四)王藻本中的“按语”
    • (五)王藻本《大明律例》的编纂背景
    • (六)附考
  • 十六 《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考
    • (一)《大明律集解附例》的版本及“纂注”
    • (二)“集解”之所指
    • (三)《大明律例》所引“集解”
    • (四)《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所引书
    • (五)“集解”释文的特点
    • 附:《大明律集解附例》“纂注”引书辑录
  • 十七 《明史·艺文志》“刑法类”书目考异
    • (一)《大明律》三十卷、《更定大明律》三十卷
    • (二)何广《律解辩疑》三十卷
    • (三)顾应祥《重修问刑条例》七卷、舒化《问刑条例》七卷、《刑书会据》三十卷
    • (四)刘惟谦《唐律疏义》十二卷
    • (五)张楷《大明律解》十二卷
    • (六)范永銮《大明律例》三十卷
    • (七)孙存《大明律读法书》三十卷
    • (八)王樵《读律私笺》二十四卷、王肯堂《律例笺解》三十卷
    • (九)陆柬《读律管见》
    • (十)王之垣《律解附例》八卷
    • (十一)苏祐《法家裒集》一卷
    • (十二)《大明律直引》
    • (十三)《大明律讲解》
  • 十八 《读律佩觿》引注校考
    • (一)《读律佩觿》及其作者
    • (二)“八字广义”注
    • (三)《金科一诚赋》注
    • (四)“名例”的解释
    • (五)对大清律律注的斟酌
  • 十九 东周刑书考略
    • (一)刑书解说
    • (二)东周的刑书
    • (三)东周刑书的特点
  • 二十 “秦令”考
    • (一)从“令”说起
    • (二)“令”与诏令
    • (三)“令”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基本形式起于何时
    • (四)“秦令”在诏令的律令化进程中
    • (五)再说令的起源及其补律功能
    • (六)结语
  • 二十一 关于“田律”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 (一)“田律”的内容问题
    • (二)置“封”的作用问题
    • (三)汉代有无“封”的问题
    • (四)对啬夫、吏主失职的处罚问题
    • (五)开阡陌与井田制的关系问题
  • 二十二 尹湾汉牍中法律用语解说
    • (一)捕格
    • (二)亡徒
    • (三)群盗
    • (四)不道
    • (五)捕斩
    • (六)罚戍
    • (七)徒民
    • (八)上邑计
    • (九)劾
    • (十)贼
    • (十一)故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