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精神健康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范畴,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必然嵌入在一个社会形态之下,由社会形态建构而成,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价值观等形塑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不再扮演一家之长的角色,而是与青年人一样,需要通过“经济的”(比如个人收入)或“工具性”价值(比如看护孙辈)来证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如果说传统家庭秩序的维系是有赖于家庭伦理,那么现代家庭秩序的基础则在于家庭内部的社会分工。
-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与农村老年精神健康问题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老年精神健康研究的理论脉络
-
三 研究框架与核心议题
-
四 研究的材料
-
-
第二章 代际关系变革与现代化的冲突
-
一 乡村孝道观念的嬗变
-
二 农民对老年角色的社会认同
-
三 农民不孝行为的社会制约
-
四 老年人精神期待与现代社会的断裂
-
五 小结
-
-
第三章 找回家庭:农村代际合作的转型与延续
-
一 从土地改革到市场化时期家庭的变动
-
二 市场化的后果:家庭权力关系的翻转
-
三 找回家庭:对抗市场化的最后壁垒
-
四 互惠与分工:父系家庭代际合作的价值基础
-
五 互惠规则之外:女儿介入父系家庭的动力
-
六 小结
-
-
第四章 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精神健康问题
-
一 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演进
-
二 社会资本与个体健康的关系耦合
-
三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
四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老年精神健康问题
-
-
第五章 从生命历程理解老年
-
一 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历史
-
二 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
-
三 生命历程理论下的“老年”
-
四 生命历程与社会变迁研究
-
-
第六章 “分而不离”:居住安排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
-
一 研究数据与变量
-
二 不同居住安排下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
三 分而不离:居住安排影响老人精神健康的机制
-
四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
第七章 “照顾者”还是“被照顾者”?—家庭角色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
-
一 “角色”的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数据及变量
-
三 回归结果分析
-
四 农村老年社会角色建构的过程与意义
-
五 结论与讨论
-
-
第八章 从个人成就到子女成就—代际地位流动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
-
一 研究数据与变量
-
二 回归结果分析
-
三 结论与思考
-
-
第九章 儿子还是女儿?—代际支持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
-
一 社会支持的心理效应
-
二 研究数据、变量与方法
-
三 回归结果分析
-
四 总结与讨论
-
-
第十章 转型期代际关系与老年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
-
一 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变迁
-
二 转型社会中老年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
-
三 研究缺陷及不足
-
四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
第十一章 关于家庭、市场和政府责任的反思
-
一 引言
-
二 老年照护的社会分工
-
三 我国照护资源分配的反思
-
四 结语
-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部分)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9067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