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應該參加臨床試驗嗎?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3716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總主持人序
科學家從事醫學研究,是 為了發展疾病預防、診斷與治 療之方法,以達到減少人類病 痛與死亡、促進人們健康福祉 與生活品質。然而從事新藥、 新試劑、新治療策略、新醫材 研發,最終都必須經過人體臨 床試驗,方能證明該醫藥技術 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參與臨床試驗之受試者, 對於醫藥研發與人類福祉將帶來貢獻,但也可能會承受試驗過程 所帶來風險與傷害,因此一定要建立一套對於受試者完善的保護 措施,包過透過動物試驗、分三期的人體試驗、副作用與不良反 應監測與通報系統、嚴謹的科學與倫理審查、受試者充分的知情 同意與自願參與、持續的試驗監督與查核、對受試者個人及其族 群的權益保障⋯⋯等步驟,在尊重並保護受試者之自主、隱私與 權益的前提之下,去進行醫學研究與臨床試驗,最終能促進醫學 進步與人類健康。
過去十年來,我國在臨床試驗領域的技術與水準有大幅的提升,媲美歐美先進國家,對於受試者保護機制的建立與實踐亦不遺餘力,達到國際標準。我國於民國100至106年所執行之「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劃」,乃是凝聚我國生技醫藥界之人才與資源,發展完善的生技醫藥研發環境,藉由橫向分工與垂直整合,來推升我國生技醫藥之研發與產出,總計劃項下之「倫理法律社會影響﹝ELSI﹞組」,在分項主持人蔡甫昌教授與團隊的規劃下,推動「臨床試驗聯合倫理審查機制」,提升我國多中心臨床試驗倫理審查之效率與品質;透過對病友與公民團體之諮詢會議和全國性電訪調查,以了解公眾對人體檢體研究的態度與期望,有許多具體的貢獻,殊為可貴。今日本手冊再版,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科學 、倫理、法律、社會、與倫理委員會及試驗參與者之多重面向,來幫助民眾可以瞭解臨床試驗、支持醫學研究,與科學家共同努力來提升全民健康。

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總主持人
台灣大學校長
楊泮池 謹誌
  • 總主持人序/楊泮池
  • 主編序/蔡甫昌
  • 01. 什麼是臨床試驗?/楊志新.林家齊
  • 02. 我是否應該參加臨床試驗?/陳建仁
  • 03. 臨床試驗怎樣保護受試者?/何弘能
  • 04. 參與臨床試驗的倫理考量/蔡甫昌
  • 05. 我國臨床試驗受到哪些法律規範?/林志六
  • 06. 臨床試驗的法律責任與補償制度/陳聰富
  • 07. 我是否可以捐贈檢體進行臨床研究?/吳俊穎
  • 08. 建立值得信賴的病人檢體庫――檢體研究的倫理議題/雷文玫
  • 09. 人體組織的屬性與其運用利益之分享/吳建昌
  • 10. 新藥臨床試驗――迷思與展望/陳怡安
  • 11. 研究倫理委員會如何保護受試者?一/楊立奇委員專訪
  • 12. 研究倫理委員會如何保護受試者?二/林瑾芬委員專訪
  • 13. 研究倫理委員會如何保護受試者?三/林首愈委員專訪
  • 14. 研究倫理委員會如何保護受試者?四/陳景松委員專訪
  • 15. 參與臨床試驗的心得分享一.二.三/記者專訪受試者
  • 16. 研究倫理委員會之職責與義務/NRPB-ELSI組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