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聖嚴法師是深具宏觀視野與開創性的當代思想家和宗教家,著重以現代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為當代佛教創新思路、革新發展。聖嚴教育基金會於二○一二年舉辦第四屆聖嚴思想研討會,主題定為「聖嚴法師與當代漢傳佛教的回顧與前瞻」,共發表六十二篇論文,是歷來論文發表最豐富的一次。
本書精選研討會十二篇論文,探討議題包括:旅行書寫、複合性災害區域急難救助公共空間的規畫、中華禪的傳承和轉化、創建法鼓山的時代意義、環境哲學思想、華嚴思想等,析論聖嚴法師將禪法義理活用在各領域空間的貢獻與內涵精神。
聖嚴法師佛學造詣深厚、學養淵博,更以其稟承的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為基礎,至世界各地指導禪修,弘揚禪學、推廣佛法不遺餘力,藉以提昇人的品質及社會風氣,讓我們得以從超越時間、空間的多元向度,落實心靈環保在人間的理念。
本書精選研討會十二篇論文,探討議題包括:旅行書寫、複合性災害區域急難救助公共空間的規畫、中華禪的傳承和轉化、創建法鼓山的時代意義、環境哲學思想、華嚴思想等,析論聖嚴法師將禪法義理活用在各領域空間的貢獻與內涵精神。
聖嚴法師佛學造詣深厚、學養淵博,更以其稟承的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為基礎,至世界各地指導禪修,弘揚禪學、推廣佛法不遺餘力,藉以提昇人的品質及社會風氣,讓我們得以從超越時間、空間的多元向度,落實心靈環保在人間的理念。
-
聖嚴法師旅行書寫中的歷史特質研究 王美秀
-
一、前言
-
二、傳統的繼承與潮流的超越—文學史視域
-
三、遊記與傳記的交錯疊合—生命史視域
-
四、傳播佛法與回歸法源—佛教史視域
-
五、結語
-
英文摘要
-
-
The Publishing of Buddhist Books for Beginners in Modern Chinafrom Yang Wenhui to Master Shengyen Gregory Adam Scott
-
1. Introduction
-
2. Yang Wenhui and the Re-Transmission of a Buddhist Primer
-
3. Annotated Scriptures and Collected Evidentiary Tales: Ding Fubao
-
4. Master Shengyen and Dharma Drum Publications in New York
-
5. Conclusion: Conversion by the Book
-
中文摘要
-
-
Hearing the Absolute Hearing: Interpreting “Guanyin’s Perfection of Hearing” in the Lengyanjing (Śūraṃgama Sūtra) Brook Ziporyn
-
1. Introduction
-
2. Five Traditional Readings of the Key Passage
-
3. Interpreting the Five Readings
-
4. Synoptic View of the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
5. Implications for General Ontology, Ethics and Epistemology
-
中文摘要
-
-
Empowerment and Mutual Adaptation: Exploring the Care for Vulnerable Workers by Social Enterprisesin the Light of the Workplace Ethics of the Mind Leemen Lee, Namwinbele Modeste Some
-
1. Introduction
-
2. Literature Review
-
3. Methodology
-
4.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
5. Conclusion: Self Discovering through Service to Others
-
中文摘要
-
-
規畫法鼓山成為金山/北海岸地區面對複合性災害之區域急難救助公共空間─落實整體關懷計畫 邱明民、商能洲
-
一、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期末研究成果與進度
-
四、結論與建議
-
英文摘要
-
-
試論聖嚴法師對中華禪之承傳和轉化──以印順法師觀點為對比之考察 林建德
-
一、前言
-
二、印順法師對佛法之抉擇及禪宗之評斷
-
三、聖嚴法師對中華禪之承傳和轉化
-
四、試論聖嚴法師創立中華禪法鼓宗之禪門特色
-
五、結語
-
英文摘要
-
-
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之時代意義─以「四個環保」思想為對象之研究 胡健財
-
一、緒論
-
二、法鼓山的一大使命與三大教育
-
三、四個環保思想的提出與法鼓山「人間淨土」之推動
-
四、四個環保思想之時代意義與漢傳佛教之未來願景
-
五、結論
-
英文摘要
-
-
讓佛教回歸眾生─聖嚴法師「心靈環保」視角下的漢傳佛教 張淼
-
一、引言
-
二、聖嚴法師從理論上澄清佛教的基本思想
-
三、聖嚴法師從實踐上指出具體的修行方法
-
四、聖嚴法師普及、推廣漢傳佛教的特點
-
五、結論
-
英文摘要
-
-
聖嚴法師的環境哲學思想 程進發
-
一、前言
-
二、建立於心靈環保的環境哲學是一種環境存有論
-
三、聖嚴法師環境哲學與納斯深層生態學的自我
-
四、不丹GNH與聖嚴法師環境哲學的普世價值
-
五、結語
-
英文摘要
-
-
聖嚴法師的華嚴思想 黃國清
-
一、引言
-
二、由華嚴判教所示的真理趣入之道
-
三、華嚴圓融無盡真理的詮釋
-
四、《華嚴心詮》的思想特色
-
五、結論
-
英文摘要
-
-
Between Zen and the Pure Land: Locating Yongming Yanshou’s Model of Chan as Bodhisattva Cultivation Albert Welter
-
1. Introduction
-
2. Questions Regarding Yongming Yanshou’s Buddhist Identity
-
3. Revisioning Yanshou as a Pure Land Master, Past and Present
-
4. Conclusion
-
中文摘要
-
-
當代女禪師的培養與弘化─以法鼓山僧團的比丘尼為例 釋常諗
-
一、前言
-
二、法鼓山比丘尼禪修發展史
-
三、禪宗法理、創辦人理念與性別議題
-
四、結語
-
英文摘要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