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與中國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1652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唯一費正清獎兩屆得主 彭慕蘭 大師經典之作
在十九世紀以前,西歐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中心,中國也曾具有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但是──
為何只有西歐獲得獨一無二的突破?
為何只有西歐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為何只有西歐讓更多人口享受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生活?
為何西歐踏上資本密集之路,而中國則走進勞力密集的死胡同?
☆全新中譯本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與中國江南比你所想的更相似:兩地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人口成長速度、營養與生活水平都驚人地相近,也面臨同樣的資源限制與生態困境。江南的市場經濟型態,甚至比歐洲更接近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想。
那麼,工業革命為什麼出現在英格蘭,而不是中國江南?或者反過來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為何歐洲踏上資本密集的道路,而東亞則走進了勞力密集的死胡同?為何西方崛起而中國衰弱?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結合史學界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各地的研究成果,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對西方崛起、東方沒落這件事的理解方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的新局勢下,回顧十九世紀東西方「大分流」的起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由「大分流」所造就的現代世界。甚至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是否接近分流的終點,正在走向合流,甚至,還將越過合流點朝著反向大分流而去?
  • 導讀 漫談《大分流》/陳國棟
  • 導論 歐洲經濟發展的比較、關聯與敘事
  • 第一部 有著驚人相似之處的世界
    • 第一章 歐洲領先亞洲?從人口、資本積累與技術解釋歐洲發展
    • 第二章 歐洲與亞洲的市場經濟體
  • 第二部 從新風氣到新經濟?消費、投資與資本主義
    • 第二部的導論
    • 第三章 奢侈性消費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 第四章 看得見的手:歐洲與亞洲境內的商行結構、社會政治結構、「資本主義」
  • 第三部 超越亞當.斯密與馬爾薩斯:從生態限制到持續性工業成長
    • 第五章 共有的限制:生態不堪負荷的西歐與東亞
    • 第六章 廢除來自土地的限制:美洲這個新一類邊陲地區
  • 解說 為什麼中國沒有資本主義?《大分流》之後的反思/林明仁
  • 附錄
  • 致謝
  • 注釋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