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当代中国生态人类学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10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生態人類學是人類學的重要分支。本書在簡要回顧我國生態人類學的研究歷程的基礎上,重點通過3個專題的9個案例展示了當代我國生態人類學研究的前沿,括價值鏈下的生態人類學研究,生態補償政策下的人類學研究,以及地方性知識的參與式技術開發。通過這三個專題的案例,本書試圖展示生態人類學在我國研究理論、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鄰域的三個方面的研究前沿。
  • 总论 探寻当代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
    • 1. 引言
    • 2. 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回顾
    • 3. 当代生态人类学研究
    • 4. 关于本书
  • 第1编:全球价值链
    • 松茸价值链的文化嵌入
      • 1. 引言
      • 2. 云南松茸的商品化
      • 3. 价值链方法
      • 4. 研究方法和研究地点
      • 5. 纵观松茸价值链:一个 48 小时完成的贸易
      • 6. 松茸价值链中的参与者、准入以及利润
      • 7. 利润差异和分配
      • 8. 价值链中的机制
      • 9. 结论
    • 森林采伐指标的政策与社会体系
      • 1. 引言
      • 2. 采伐指标的配额政策
      • 3. 项目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
      • 4. 项目研究地点的采伐指标管理和木材贸易
      • 5. 项目研究地点配额制度的影响
      • 6. 讨论
      • 7. 结语
    • 造林项目种苗供应系统中的国家治理
      • 1. 引言
      • 2. 研究地点
      • 3. 研究方法
      • 4. 苗木供应系统的发展:历史概述
      • 5. 分权后苗圃的类型和规模
      • 6. 分权管理后的苗圃生产及经营
      • 7. 分权管理后的苗木供应系统
      • 8. 讨论
      • 9. 结语
  • 第2编:生态补偿
    •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政策中的治理观念
      • 1. 引言
      • 2. 森林恢复治理的分权管理分析
      • 3. 研究地点和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和结论
    • 社会公正与退耕还林生态系统补偿
      • 1. 引言
      • 2. 应用环境公正视角审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 3. 项目研究地点及研究方法
      • 4. 杨柳村退耕还林结果
      • 5. 公正概念的深层含义
      • 6. 结语
    •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中的运用
      • 1. 背景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地点
      • 4. 调查地点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5. 研究发现
      • 6. 研究分析
      • 7. 结论和建议
  • 第3编:参与式技术开发
    • 干巴菌的地方性知识与参与式技术开发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民族药材的参与式技术开发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增强地方性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作用
      • 1. 引言
      • 2. 乡土知识的概念
      • 3. 调查地点基本情况
      • 4. 乡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实践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