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美股研究室:用19 年大數據,精準分析60種選股操作優劣,散戶、 投顧都要看的股票操盤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2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039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投資美股,那種選股方法有效?
本書把優點、缺點、投報率、方法全都告訴你
這是一本投資人、投顧專家都需要的最完整的「美股投資操作大全」!


本書告訴你近60種選股方法,由1999年至2017年的投資報酬率、標準差、sharpe指標、年化超額報酬率及系統風險系數(β)。這是利用付費網站Portfolio123的資料,找出所有美股的資料,經過上千次的統計而得到的結論。

本書用資料告訴你,如果你只用本益比的單一條件選股,你可以得到15.8%的年化報酬率,而標準差是21.9%。如果你用彼得林區著名的選股方法PEG(本益成長比=本益比÷淨利潤增長率)來選股,那麼報酬率大約是7.6%,只比大盤強一點。而投報率最高的是用P/B、P/S、EY、ROE、ROC5個因子選股,高達21%。

美股是世界上最值得投資的市場,雖然偶有拉回,但是,平穩向上的趨勢不變。投資美股是聰明的,但要如何聰明地投資美股?本書提供最精準的參考依據。

除了有關選股指標,舉凡交易門檻、類股選擇、交易週期等操作要素對投報率的影響,本書也一併以數據報你知。

本書特色
立論不是出於個人經驗,而是用19年的市場數據統計而來
個人的經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一個人能操作的股票有限,其實不能排除運氣的成分。某人只買本益比8倍以下的個股,同一時間,一定有很多股票符合這個條件。他選擇某支,而你選了另外一支。他大賺3倍,而你用同樣的條件來選股,只是選到的股不同,也一樣會大賺3倍?
要了解某一指標是否有用,不可以基於個人經驗,而要用全市場去證實那個條件,看平均的結果如何!

作者多篇相關學術論著獲獎,且得到國際認可
作者論文「基於基本面因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之理論與實證」獲得第二屆白文正ETF金文獎學術組首獎。以嚴謹的學術標準,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而出版此書。

市場上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用統計方法,全面驗證美股投資指標績效的著作
這是市場上唯一一本書全面檢視美股投資方法的著作。市場也沒有另外一本著作,把幾十種選股指標的長期績效,以5種面向交待清楚。告訴你年化報酬率和標準差就很夠了。本書提供你5種衡量績效的指標。以後你只要聽到任何美股專家,建議你選股的方法,讓你很心動,你都可以來查查本書,看看實證的結果為何?
  • 第 1 章 為何需要選股模型?
    • 1-1 為何投資策略如此重要?年化報酬率 15% 的魔力
    • 1-2 美股簡史(1968-2017):長期向上,中有起伏
    • 1-3 衡量投資績效的兩類指標:報酬與風險
    • 1-4 提升投資績效的兩個方法:選股與擇時
    • 1-5 股市歷史的教訓:在長跑中選股勝過擇時
    • 1-6 股票投資分析四構面: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
    • 1-7 為何專家選股老是行不通?偏誤、貪婪、恐懼
    • 1-8 效率市場假說 ─ 市場真的那麼有效率嗎?
    • 1-9 成長股與價值股對立的解決 ─ 從一維觀點到二維觀點
    • 1-10 成長股與價值股獲利的本質 ─ 持有股票的兩個權益
    • 1-11 對投資人的啟發 ─ 投資股市成敗的關鍵是選股,不是擇時
    • 1-12 您可從這本書學到什麼?年化報酬率 15% 的實力
    • 1-13 恆心是投資人致富的必要條件 ─ 巴菲特的財富人生
  • 第 2 章 如何回測選股模型?
    • 2-1 選股模型的組成:因子、參數、策略
    • 2-2 選股模型的回測:偏差
    • 2-3 選股模型的回測:處方
    • 2-4 選股模型的回測:方法
    • 2-5 選股模型的評估:如何判定一個選股模型是有效的?
    • 2-6 選股模型的國外實證經驗:年化報酬率 15% 是可能的
    • 2-7 選股模型的限制:為何不是每人都能達成回測的報酬率?
    • 2-8 對投資人的啟發 ─ 回測不易,但卻是唯一的方法
  • 第 3 章 股價淨值比選股績效如何?
    • 3-1 理論基礎:用生財器具的市場價值來衡量股價
    • 3-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13.3%,投資過程波動大
    • 3-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4.4%,高風險低報酬
    • 3-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淨值比是重要但不穩健的選股因子
  • 第 4 章 本益比選股績效如何?
    • 4-1 理論基礎:用獲利能力來衡量股價
    • 4-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15.8%,抗跌漲回快
    • 4-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12.8%,金融風暴跌幅深
    • 4-4 對投資人的啟發:你可以單獨使用的選股因子,但不是做空的指標
  • 第 5 章 股價營收比選股績效如何?
    • 5-1 理論基礎:衡量公司在相同股價下,產生營收的能力
    • 5-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8.7%,與大盤相當
    • 5-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10.97%,報酬普通風險高!
    • 5-4 對投資人的啟發:要搭配能反應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
  • 第 6 章 股東權益報酬率選股績效如何?
    • 6-1 理論基礎:找出善於利用淨值產生純利的公司
    • 6-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10%,和大盤相去不遠
    • 6-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11.5%,尚可但比大盤穩定
    • 6-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可靠的選股因子
  • 第 7 章 營收成長率選股績效如何?
    • 7-1 理論基礎:找出營收高成長的公司
    • 7-2 投資大型股:19 年中有 9 年不如 S&P 指數
    • 7-3 投資全部股:最終累積報酬率遠低於基準
    • 7-4 對投資人的啟發:具有高風險、低報酬的特性,選股效果不佳
  • 第 8 章 市場風險因子 β 選股績效如何?
    • 8-1 理論基礎:選擇有低系統風險的股票
    • 8-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8.7%,且穩定性高
    • 8-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8.1%,且穩定性高
    • 8-4 對投資人的啟發:選擇低市場風險因子 β 有低風險,且報酬率不低
  • 第 9 章 大型股與小型股投資績效有何差別?
    • 9-1 理論基礎:投資規模小的公司比較好?
    • 9-2 大型股(S&P 500)與小型股(S&P 600):都和大盤差不多
    • 9-3 以全體股市為範圍,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3.6%,低風險、低報酬
    • 9-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大型股流動性佳,但報酬率低
  • 第 10 章 慣性因子選股模型─前期報酬率績效如何
    • 10-1 理論基礎:前期會賺錢的公司,下期會賺的機率也大
    • 10-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10.2%,中風險中報酬效果普通
    • 10-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6.8%,選股效果差
    • 10-4 對投資人的啟發:之前表現好的公司,未來不一定好
  • 第 11 章 彼得林區與葛林布雷特的選股方式績效如何?少數經典選股因子效果佳
    • 11-1 理論基礎:彼得林區與葛林布雷特的智慧
    • 11-2 投資大型股:PEG 不佳;「盈餘產出率」、「資本報酬率」較佳
    • 11-3 投資全部股:PEG 不佳;「資本報酬率」普通;「盈餘產出率」年化報酬率可以超過15%
    • 11-4 對投資人的啟發:不是每個大師的選股方法都好用
  • 第 12 章 單因子選股模型總結──單因子效果有限,綜效才是關鍵
    • 12-1 理論基礎:整合回測結果,完整知識地圖
    • 12-2 投資大型股:不同因子差異大,年化報酬率 3.3% 至 14.9%
    • 12-3 投資全部股:不同因子差異大,年化報酬率 3.3% 至 15.27%
    • 12-4 其他單因子選股模型
    • 12-5 對投資人的啟發:選擇能同時表現價值與成長的指標
  • 第 13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Ⅰ:經典選股模型──建構有綜效的多因子模型並不容易
    • 13-1 理論基礎:結合不同效應因子可能提升選股績效
    • 13-2 投資大型股:葛林布雷特法最優,金融風暴跌少漲多
    • 13-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16.8%,選股能力可提高
    • 13-4 對投資人的啟發:經典選股法中只有 1/3 可以產生優於大盤 3% 以上的績效
  • 第 14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Ⅱ:雙因子成長價值模型──價值性與成長性如車雙輪鳥雙翼
    • 14-1 理論基礎:結合成長因子與價值因子,創造好績效
    • 14-2 投資大型股:成長價值指標愈高,報酬率愈高
    • 14-3 投資全部股:高品質的選股池選股效果才會好
    • 14-4 對投資人的啟發:價值性與成長性如車雙輪、鳥雙翼
  • 第 15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Ⅲ:雙因子評分模型──簡單實用績效佳
    • 15-1 理論基礎:結合成長與價值因子再排序,可達到相輔相成效果
    • 15-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 14.3%,明顯改善投資組合績效
    • 15-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19.7%,選股能力更顯著
    • 15-4 對投資人的啟發:加權評分模型簡單實用績效佳
  • 第 16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Ⅳ:多因子評分模型──多因子模型具有綜效性與穩健性
    • 16-1 理論基礎:多因子選股模型分配最適權重可產生綜效
    • 16-2 投資大型股:不同的權重組合可創造 8% 至 15% 的年化報酬率
    • 16-3 投資全部股:最好的權重組合可創造 18% 的報酬率
    • 16-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具有綜效性與穩健性
  • 第 17 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總結:多因子模型績效優於單因子模型
    • 17-1 理論基礎:結合多因子可以提升選股績效
    • 17-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高於 S&P 500,五因子評分模型最佳
    • 17-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 10 ∼ 16%,各模型差異大
    • 17-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兼具高報酬、中風險與高勝率
  • 第 18 章 選股模型的操作參數:賣出門檻、投組股數是關鍵
    • 18-1 理論基礎:以長期資料庫回測,讓證據說話
    • 18-2 不同市場之影響
    • 18-3 不同選股池之影響
    • 18-4 不同類股之影響
    • 18-5 不同規模之影響
    • 18-6 賣出門檻之影響
    • 18-7 排序方法之影響
    • 18-8 交易週期之影響
    • 18-9 投組股數之影響
    • 18-10 對投資人的啟發:賣出門檻、投組股數是關鍵參數
  • 第 19 章 選股模型的操作策略與優化
    • 19-1 選股模型的操作策略─ 避險就是避險,無法增加報酬
    • 19-2 選股模型的最佳化─ 因子權重、菁英選股、賣出門檻是優化關鍵
    • 19-3 選股模型的可靠性─ 嚴守長期持續投資與多元分散投資紀律
    • 19-4 投資人的疑問Ⅰ:為何選股模型經常無法擊敗大盤?
    • 19-5 投資人的疑問Ⅱ:為何投資人經常無法擊敗大盤?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