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楚辭》文獻,號稱汗牛充棟,卷帙浩繁,乃為我民族珍貴之文化寶藏。彙集在本書《屈騷纂緒》中的九篇論文,時間跨度上起南宋,下及當代,選擇歷代《楚辭》專著中,凡與題解、內容、思想、正偽、著作背景、刊印情況、版本鑒別、著作特色等相關問題者,或加論證、評騭,或加辨偽、考訂,又或比較、分析等,運用許多來自傳統,或現代新興之治學方法,予以耙梳釐清,探奧抉隱,提出了許多中肯、客觀,具有啟發性之見解、觀點,不但對《楚辭》研究有所貢獻,更對《楚辭》文獻學之探討,拓展出一條嶄新之途徑。
- 潘美月教授序
- 陳怡良教授序
-
壹 高元之及其《變離騷》考述
-
前言
-
一.高元之生平及著作概述
-
二.高元之文學思想管窺
-
(一)早歲文風:「劌目鉥心、穿天出月」
-
(二)晚歲文風:「日造平淡,以幾于古」
-
(三)有關杜甫詩的評論
-
-
三.高元之《變離騷》試探
-
(一)〈高元之先生變離騷序〉作者考略
-
(二)《變離騷》創作背景及刊印情況
-
(三)從〈高元之先生變離騷序〉看其楚辭學的內容
-
-
結語
-
- 貳 張之象《楚範》題解
-
參 陳深楚辭學著作考敘
-
前言︰陳深的生平及著述考略
-
一.《秭歸外志》
-
二.《陳氏楚辭》
-
三.《批點本楚辭集評》
-
四.《諸子品節.屈子》及〈宋子〉
-
結語
-
附錄:陳深楚辭評彙
-
-
肆 葉向高及其楚辭論探賾
-
前言
-
一.葉向高的生平、思想與著述
-
二.葉向高文學思想概述
-
(一)文學的功能
-
(二)率易的文風
-
(三)對擬古的看法
-
(四)文貴真、詩尚性情
-
-
三.葉向高的楚辭論
-
(一)論屈原之忠
-
(二)論楚辭作品
-
-
結語
-
-
伍 東林三家《離騷》註綜論
-
前言
-
一.趙南星《離騷經訂註》
-
二.何喬遠《釋騷》
-
三.劉永澄《離騷經纂註》
-
結語
-
-
陸 歸有光編《玉虛子》辨偽
-
前言
-
一.《玉虛子》其書、相關評論及徵引舉隅
-
二.《玉虛子》與《屈子品節》的關係
-
三.《玉虛子》與《屈子品彙》的關係
-
四.《玉虛子》與其他書籍的關係
-
結語
-
附錄
-
-
柒 從《楚辭評註》看明末清初的學風轉變
-
前言
-
一.《楚辭評註》著者生平及著作考略
-
二.《楚辭評註》版本及內容編次考述
-
三.王萌的楚辭學特色
-
(一)著述動機
-
(二)評註方法
-
-
四.王遠的楚辭學特色
-
(一)王遠按語的義理發揮及其時代背景
-
(二)王遠的詞章賞析
-
(三)王遠的考據工作
-
-
結語
-
-
捌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明代楚辭學著作提要補考
-
前言
-
一.《楚辭》二卷 萬曆庚申(泰昌元年)烏程閔氏朱墨本 閔齊伋撰
-
二.《楚辭句解評林》十七卷〈附錄〉一卷 萬曆十五年丁亥刊本 馮紹祖撰
-
三.《七十二家評楚辭》十九卷 《附錄》一卷《讀楚辭語》一卷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有文堂重刊本 陸時雍撰
-
四.《離騷經纂註》一卷 興讓堂刊本 劉永澄撰
-
五.《繡像楚辭》五卷 崇禎十一年戊寅刊本 陳洪綬撰
-
六.《楚辭述注》十卷 萬曆三十九年辛亥刊本 林兆珂撰
-
七.《離騷經訂註》一卷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刊本 趙南星撰
-
八.《楚辭評註》十卷 乾隆三十五年致和堂刊本王萌撰
-
九.《楚辭》十七卷 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吳興凌氏朱墨本 陳深批點
-
十.《批評楚辭集注》八卷 明聽雨齋朱墨本
-
十一.《七十二家批評楚辭集注》八卷 天啟六年丙寅忠雅堂刊本 蔣之翹撰
-
結語
-
-
玖 香港楚辭學著作舉隅
-
前言
-
一.香港楚辭學研究概況
-
二.黃華表《離騷四釋》
-
三.饒宗頤《楚辭書錄》
-
四.林蓮仙《楚辭音均》
-
五.梁簡能《楚辭九歌注箋》
-
六.藍海文《今本楚辭》
-
結語
-
- 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