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明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51753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關注明代老子學發展流衍及其變化遞嬗的概況,針對明人詮解《老子》的義理向度提出幾點觀察。核心主題的論述,主要鎖定在「澄清前人對於老子思想的誤解」與「儒家學說與老子學說的交融互攝」兩個視域。明代學者廓清相關誤解之後,提出「老子非竊弄闔闢之術」、「楊朱之學不盡合於老子」、「申韓少恩非原於道德之意」、「晉人之亂非本於老子」、「老子之學非棄人事而獨任虛無」、「秦愚黔首非本於老子」等等主張,藉此充分討論再次衡定老子思想的精神方向;再者,陽明心學的理論思維與概念術語對於明代老子學的影響,實亦不容忽視。心學思潮的流行漫衍,蓋亦促使儒家學說與老子學說會通的問題意識,在儒者社群之中形成一種集體共識的現象,而在老子學中也成就了「援儒入《老》」的詮解基型。此適足以凸顯出明代老子學不同於其他時代的表徵,因而具有時代與經典水乳交融的深刻意義。
  • 緒 論
    •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 第二節 研究進路的說明
    • 第三節 研究概況的檢討
  • 壹:澄清前人對於老子思想的誤解
    • 第一章 薛蕙《老子集解》對於程朱老學的評議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澄清程朱對於老子思想的誤解
      • 結 語
    • 第二章 薛蕙《老子集解》對於「獨任虛無」的評議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老子之學非棄人事而獨任虛無
      • 結 語
    • 第三章 明人詮解三十六章:老子非陰謀捭闔之術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以三十六章為權謀機詭的應事策略
      • 第三節 以三十六章為物盛則衰的自然之理
      • 結 語
    • 第四章 明人詮解六十五章:秦愚黔首非本於老子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對於「秦愚黔首本於老子」的駁斥
      • 結 語
  • 貳:儒家學說與老子學說的交融互攝
    • 第一章 薛蕙《老子集解》的性命論述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一生死為性命精微之理
      • 第三節 虛靜為性命的本然樣貌
      • 第四節 性命之學實即心性之學
      • 結 語
    • 第二章 王道《老子億》的形上論述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首章義理內蘊的解析
      • 第三節 四十二章宇宙生成圖式的解析
      • 結 語
    • 第三章 朱得之《老子通義》的心學論述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合孔、李門庭之見
      • 第三節 有無不二,體用雙即
      • 結 語
    • 第四章 張位《張洪陽註解道德經》的道德論述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道德」與「性命」的義理通貫
      • 第三節 「道德」與「有無」的義理串聯
      • 結 語
  • 結 論
  • 參引書目舉要
  • 後 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