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行政法考前精典整理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95149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唸了再多,唸了就忘,沒有用!背了再多,考試寫不出來,實在沒有用!本系列書均以爭點方式呈現,只用最容易記憶的篇幅協助讀者快速融會貫通,達到最高投資報酬率!

一、「爭點式」方式編排,快速學習、複習,爭點全盤掌握不遺漏。
二、精選重要文章,節省考生搜羅、閱讀文章的瑣碎時間,並揭示文章重點,使考生更易記憶。

三、去蕪存菁,精選重要實務見解,結合理論的「應然面」與事務的「實然面」,使兩者得以激盪出燦爛星光火花。

四、補充修法條文見解及修法說明,俾使考生能從容比較現行法與新法之差異。
五、超值附贈考前即時回顧別冊,隨時隨地都可輕鬆快速瀏覽複習。
  • 第一章 行政法一般原理原則
    • Q1 何謂雙階理論(Zweistufentheorie)?其意義及其目前面臨之質疑?
    • Q2 法律保留原則得否基於本人的同意而排除其適用?
    • Q3 行政法領域中是否容許不利於人民之類推適用?
    • Q4 給付行政是否有比例原則之適用?
    • Q5 行政釋示發布後如有變更,變更後之釋示生效日期為何?
    • 考題參照
  • 第二章 行政作用法
    • Q1 第二次裁決與重複(覆)處分(置)如何區分?其區分實益為何?
    • Q2 交通標誌之法律性質為何?人民對於交通標誌之設置可否提起救濟?
    • Q3 對第三人有干涉效力之行政處分,於第三人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前,相對人得否主張基於信賴保護原則而應維持該處分?
    • Q4 如何區辨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
    • Q5 行政程序法第 139 條是否要求行政契約須具備文書單一性?
    • Q6 切結書的法律性質為何?
    • Q7 行政程序法第 140 條第 1 項是否限於處分契約及第三人負擔契約始有適用?
    • Q8 行政程序法第 148 條第 2 項是否限於行政機關自願接受執行時始能適用?
    • Q9 法規命令應否附理由?
    • Q10 行政機關與人民締結行政契約後,是否得再就同一事件對締約相對人為行政處分?
    • Q11 對違法行政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所造成之事實上結果,人民得否請求救濟?其法律依據為何?
    • Q12 都市計畫個案變更之法律性質為何?
    • 考題參照
  • 第三章 行政程序法
    • Q1 行政程序法係基本法或普通法?其與行政罰法及行政執行法之關係為何?
    • Q2 不適用行政程序法之行政行為及事項為何?
    • Q3 對於行政機關於行政程序中之決定,人民可否及如何主張救濟?
    • Q4 發生於行政程序法施行前之公法上請求權,其時效是否自其施行日起算 5 年後消滅?
    • Q5 法定訴願期間經過後,行政處分相對人可否請求行政程序重新進行?如申請被駁回,可否及如何提起救濟?
    • 考題參照
  • 第四章 行政組織與公務員法
    • Q1 是否承認私法組織之行政主體?
    • Q2 何謂管轄恆定原則?行政機關權限委託予其他機關後,原機關是否仍有管轄權?
    • Q3 獨立機關是否合憲?對獨立機關之行政處分是否應向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 Q4 自治行政與委辦行政之監督有何不同?
    • Q5 自治規則及委辦規則得否限制地方居民之權利?
    • Q6 自治法規與中央法規衝突時,其效力如何?
    • Q7 公物可否成為時效取得之標的?
    • Q8 民選之地方政府首長(如縣長、直轄市長)是否為政務官?應否適用公務員懲戒法?
    • Q9 國家任用公務人員之性質為何?
    • Q10 何謂旋轉門條款?其立法目的為何?
    • Q11 公務員對於停職處分得否及如何救濟?
    • Q12 考績懲處得否類推適用公務員懲戒法時效期間之規定?
    • 考題參照
  • 第五章 行政罰法與行政執行法
    • Q1 行政不法與刑事不法之區別為何?
    • Q2 行政罰法之裁罰性不利處分應如何判斷?
    • Q3 公權力主體或行政機關得否為行政罰之對象?
    • Q4 行政法上所稱行為責任與狀態責任各何所指?如同一事件之行政法義務人所負義務來源不同,其責任有無先後關係?
    • Q5 委任人在行政罰中是否應承擔受任人之故意過失而受行政處罰?
    • Q6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後,行政機關得否再就相同事件對行為人處以行政罰?
    • Q7 「按日(次)(件)連續處罰」之法律性質為何?
    • Q8 行政罰法之處罰是否及於教唆及幫助人?
    • Q9 行政執行程序中當事人不服聲明異議決定,可否續行行政爭訟?
    • Q10 行政執行法上拘提管收制度是否合憲?
    • Q11 一般行政強制執行下之直接強制與即時強制如何區辨?
    • Q12 罰緩可否繼受?對遺產之強制執行是否以遺產為限?
    • 考題參照
  • 第六章 行政爭訟
    • Q1 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是否以提起訴願為必要?
    • Q2 行政訴訟法第 7 條是否為獨立訴訟類型?
    • Q3 訴願法第 1 條第 1 項但書之類型有哪些?
    • Q4 訴願法第 58 條第 2 項「原行政處分機關對於前項訴願應先行重新審查原處分是否合法妥當」之性質為行政程序或訴願程序?
    • Q5 訴訟權能與訴之利益如何區辨?
    • Q6 人民得否提起孤立的撤銷訴訟(isolierte Anfechtungsklage)?
    • Q7 人民對公行政或公行政對人民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應如何行使 ?
    • 考題參照
  • 第七章 國家賠償法
    • Q1 何謂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在國賠案件中民事法院可否判斷行政處分之違法性?
    • Q2 國家賠償案件審判權是否應回歸行政法院?
    • Q3 國家賠償法中公有公共設施之設置或管理有欠缺,應如何認定?
    • Q4 國家責任體系重點提示
    • 考題參照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