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世界又平又美:全球美学地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200909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球美學是一幅多元文化問的彩色拼圖,中國如何參與這個世界最大的拼圖游戲?作為巨型拼圖的強大文化三維,歐洲、北美與亞洲究竟如何呈現?歐洲百余家藝術博物館是怎樣的?美國文化藝術如何影響全球?當代中國藝術是如何運作的?中、日、韓的審美生活又有何差異?劉悅笛所著的《世界又平又美(全球美學地圖)》是一本“全球美學地圖”,同時也是“全球談藝錄”“全球談美錄”,它不是給你固定答案,而是給你靈動啟迪!當今美國著名思想家、《生活藝術》作者亞歷山大·內哈馬斯就此驚嘆:不僅歐美有“生活藝術”智慧,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更具有“生活美學”傳統!
  • 代序 与阿瑟·丹托对话“艺术终结”
  • I 欧洲艺术游步:美术馆的眼光
    • 海殇:谁在唱衰欧洲文明?
    • 怀古古希腊:反思文明观
    • 美术馆:“殿堂化”从何而来?
    • 初遇“花之都”佛罗伦萨
    • 乌菲兹美术馆:既长且古的印象
    • 佛罗伦萨有两尊《大卫》像
    • 难忘《最后的晚餐》
    • 作为“设计之都”的米兰
    • 布雷拉美术馆与古堡博物馆印象
    • 威尼斯的博物馆群落
    • 慕尼黑美术馆的“三分天下”
    • 柏林与德累斯顿的艺术典藏
    • 精美绝伦的奥地利及多瑙河
    • 华沙,一座政治悲情城市
    • 独爱克拉科夫的“城市美学”
    • 从布拉格之春到布拉格之恋
    • 布达佩斯的“另类”特色
    • 南爱琴海的城市与神庙
    • 伊斯坦布尔的“拜占庭”
  • II 美国艺术跨步:产业化的视角
    • 美国文化产业何以雄霸全球?
    • 美国艺术300年,还是60年?
    • 纽约MOMA的美式霸权主义
    • 大都会博物馆的全球艺术史
    • 芝加哥美术馆的本土化视野
    • 当代艺术馆的“极少主义”印象
    • 公共艺术对决美国公众趣味
  • III 中国艺术飞步:当代性的目光
    • 当代人如何撰写“当代艺术史”?
    • 视觉艺术大师来华与中国艺术的嬗变
    •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的出版
    • 贫穷艺术的“中国性”呈现
    • 朱铭:从“太极”回归“人间”
    • 禅者气魄·画家气度·文人风度
    • “大彩墨”艺术的中体西用
    • 解构抽象表现模式 建构自然呈现主义
    • “2000-2009中国新艺术”展如何改造历史?——在尤伦斯论新世纪艺术史书写
    • 宋庄上上美术馆《迷途的羔羊》序言——重建当代艺术的“神圣之维”
    • 798太和艺术空间“太和展”前言
    • 影像艺术的视觉性与政治性
    • 中国艺术观:指向“新的中国性”
  • IV 亚洲艺术漫步:比较文化视界
    • “亚洲现代性”:中日韩的比较与交锋
    • 中韩日三国审美的同与异
    • 儒佛对中韩日审美风的影响
    • 中韩日佛教美术比较刍议
    • 中韩日“视觉之美”比较拾遗
    • 新媒体艺术的“东亚性”
    • 韩国国立博物馆的长展线
    • 韩国秘苑的“不经意之美”
    • 潺潺的京都:从鸭川、祗园到小径
    • 京都之相国寺
    • 清水寺之俗与天龙寺之雅
    • 龙安寺的“东方抽象主义”
    • 法隆寺与招提寺的“唐风晋韵”
    • 亚洲艺术为何有“综合主义”?
  • 结语 走向“全球艺术界”
  • 后记 发现“全球之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