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出版日期
2018/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201100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第15軍政治委員聶濟峰將軍晚年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口述回憶錄,本書以時間為線索,用戰役前線指揮員的角度,講述了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第15軍從西南剿匪作戰到入朝參加第五次戰役、陣地防禦作戰、上甘嶺戰役的詳細過程。看似是一場戰役的記錄,實際展現的是整個上甘嶺戰役乃至抗美援朝戰爭的核心所在――永不倒塌的中國軍魂,更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對家國對和平永恆的追求與歌頌。本書共十四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至第七章,詳細講述了15軍入朝參戰到與“聯合國”軍激戰上甘嶺以及最終取得勝利的全過程,以天為單位的戰場紀錄,真實還原了被喻為“絞肉機”的慘烈戰役的原貌。第八章至第十二章,聶濟峰將軍站在前線指揮員的角度,分析了上甘嶺戰役取得勝利的原因,總結了這次戰役的經驗和教訓。第十三章到第十四章,聶濟峰將軍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上甘嶺戰役背後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歌頌了志願軍戰士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不懼犧牲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本書是聶濟峰將軍的口述實錄,站在指揮者的角度回憶戰爭,視角更全,講述更具全域性,既展現了不為人知的真實細節,又勾勒出了整個戰役的全貌。本書不僅有戰場細節的真實再現,更有作為戰爭參與者的反思與總結,更加生動可讀。
  • 引言
  • 第一章 勇士出征 跨过鸭绿江
    • 朝鲜战争爆发,全民掀起参加志愿军热潮
    • 西南局势迅速平定,15军荣膺抗美援朝预备队
    • 子弟兵重返华北老解放区
    • 15军历史渊源及入朝装备概况
    • 15军入编第3兵团,细致做好战前准备
  • 第二章 初试锋芒 阻敌芝浦里
    • 第五次战役出击,部队打得很勇猛
    • 芝浦里阻击战,誓与阵地共存亡
    • 38军炮团和几千发炮弹
    • 彭总发电表扬15军
    • 15军接防中线,志愿军展开全线战术反击
    • 反击391高地战斗
  • 第三章 挥戈再战 鏖兵上甘岭
    • 克拉克为总统大选造势,意欲发动战事
    • 克拉克同意范佛里特发动“金化攻势”,狂言5天拿下
    • 我军积极备战战略要地五圣山
    • 上甘岭战役打响:战役第1天(1952年10月14日)
    • 志愿军首长研究战况,秦基伟誓保阵地不丢
  • 第四章 反复争夺 空前激烈的拉锯战
    • 597.9和537.7北山阵地是敌人的主攻方向
    • 上甘岭战役第1天(10月14日):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炸火力巢与敌同归于尽
    • 上甘岭战役的前4天(10月14日至10月17日):艰苦的阵地拉锯战,战时的交通要道很有秩序
    • 上甘岭战役第5天(10月18日):退守坑道准备反击
    • 上甘岭战役第6天(10月19日):反击战以少胜多重夺阵地,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英勇牺牲
    • 上甘岭战役第7天(10月20日):双方战斗力损耗巨大,美军被歼整整5个连!
    • 第一阶段结束(10月14日至10月20日):重创美军“滴滴漏师”
  • 第五章 坑道斗争 战争史上的奇迹
    • 上甘岭战役第8、9、10、11天(10月21日至10月24日 ):我军依托坑道以沉重代价反击主峰,美7师伤亡惨重撤离阵地
    • 上甘岭战役第12、13天(10月25日、26日):韩、美军无力守阵地,我军紧咬阵地不放松
    • 上甘岭战役第14、15、16天(10月27日、28日、29日):第二阶段指挥做调整,增强炮兵作战火力
    • 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45师新建13个连队,老将带新兵“抢训”
    • 坑道内条件艰苦,基层干部动员工作卓有成效
  • 第六章 最后反击 敌军兵败597.9
    • 战前准备从思想动员到运输管理都井然有序
    • 上甘岭战役第17天(10月30日):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强炮火加巧战术打出开门红
    • 上甘岭战役第18天(10月31日):全面反攻597.9阵地,敌军始料不及损兵1500人
    • 上甘岭战役第19天、20天(11月1日、2日):12军31师“小兵群战术”运用出色,蔡兴海班歼敌0∶400
    • 上甘岭战役第21、22、23天(11月3日至11月5日):范佛里特无力扭转局面,美军哀叹“‘联军’在三角山是打败了”
  • 第七章 制敌死命 铁拳砸向537.7北山
    • 上甘岭战役第23天至第29天(11月5日至11月11日):87团坚守坑道为反击做准备,92团血战537.7北山
    • 上甘岭战役第30天至第38天(11月12日至11月20日):美25师换防上阵,12军兵力补充防御阻击有力
    • 上甘岭战役第39天至第43天(11月21日至11月25日):浴血奋战43昼夜,我与敌伤亡对比1∶2.5
    • 战争失利杜鲁门下台,范佛里特成替罪羊
  • 第八章 官兵勇敢 惊天地泣鬼神
    • 毛主席概括上甘岭战役制胜五点要素
    • “官兵勇敢”,战斗英雄层出不穷
    • 无名英雄就更多了,“一人为整体,整体为一人”
    • “英雄阵地英雄守”,革命乐观主义始终贯串整场战役
    •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在各个方面体现具体
  • 第九章 工事坚固 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 “工事坚固”来之不易
    • 把阵地变成铜墙铁壁,“狙击兵岭”令敌胆寒
    • 依托工事,15军冷枪冷炮歼敌19981名
    • 防御作战彰显坑道作用,坚守坑道部队经受考验
    • 坑道为“供应不缺”提供保证,防御阵地坚不可摧
  • 第十章 指挥得当 打出志愿军军威
    • “零敲牛皮糖”,小歼灭战发挥大作用
    • “指挥得当”来源于战前的充分准备
    • 运筹帷幄,集中火力打击美军
    • 把敌人拖到我们熟悉的阵地上来,根据战况发展适时机动兵力
    • 我军将防御作战由被动变主动,15军各级指挥前推
    • 为探敌情敌后潜伏“抓舌头”, 战时政治工作与军事任务一致
    • 兵团办学习班,离开战争环境心里倒不太舒服了
  • 第十一章 供应不缺 硝烟中的运输线
    • “供应不缺”在战场上的作用
    • 志愿军后勤保障有力,各部门支援配合协调
    •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 朝鲜人民为胜利奋勇支前
    • 后勤部长尤继贤“三抓”措施保障有力
  • 第十二章 炮火猛烈和射击准确
    • 高炮威震,美军飞行员哀叹“金化以北的天空可怕极了”
    • 机动灵活的战术“以我之中击敌之下,以我之上击敌之中”
    • 通信保障有力,让炮兵打得更猛更准更狠
    • 战时炮兵指挥所组织结构完整,步炮协同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 功勋火炮“喀秋莎”战场狂飙,威震敌胆
    • 范佛里特鸡雄山垂死挣扎,上甘岭战役在炮战中结束
    • 在上甘岭战役取得的2万多个战果中,炮兵功不可没
  • 第十三章 祖国母亲 一条大河哺育英雄儿女
    • 进军大西南,15军担负云贵川康剿匪任务
    • 西南剿匪中入伍的战士,刘兴文和易才学都成了战斗英雄
    • 部队集中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儿女
    • 纪念警卫员杨金柱,确实是一块“金子”
    • 黄继光妈妈,可敬可爱的志愿军母亲
    • 祖国慰问团雪中送炭,五圣山阵地情绪高涨
    • 毛主席电报鼓舞前线,国内新闻报道战况及时有效
  • 第十四章 “胜利为全军 全军为胜利”
    • 秦军长送贴身部下上战场,警卫连善打硬仗不辱使命
    • 各兵种协同配合,一切为了胜利
    • 战时政治部,战时司令部,个个都是全面手
    • 12军参战与15军交流指挥战术,齐心协力打好每一仗
    • 团结奠定了协同作战的基础,老战友相处趣闻多
    • 朝鲜在五圣山后修建烈士陵园
    • 上甘岭战役可总结的经验还很多
  • 后记 “一条大河”的故事
  • 致谢
  • 附录一 一条大河波浪宽—— 纪念上甘岭战役40周年/聂济峰
  • 附录二 亲临上甘岭/孟昭瑞
  • 附录三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回忆和评价
  • 附录四 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绩统计表
  • 附录五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参战人员获英雄称号者名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