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在學術界謀生存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05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學術界是怎樣的江湖?在其中要如何生存?作者以二十多年在學術界探索的親身經歷與清醒思考,揭開學術圈的生存法則和注意事項、規則與潛規則,分享學習研究的方法與捷徑。所涉及內容包括選題、研究方法、論文寫作、期刊發表、英語學習、學者生涯等等,皆是當下年輕學者或學生切實面對、卻往往無路可循甚至誤入歧途的問題。



作為出色的政治學研究者和教授者,作者不僅清楚了解研究的方法與訣竅,也深知當下年輕學者的問題和苦惱。全書既有生存之「道」,又有生存之「術」,誠懇直率,不弄玄虛,傾囊相授,令人讀來豁然開朗,不僅適用於社科、人文領域,對所有想進入或剛進入學術圈的研究者都極有啟發。



「在這本書中,李老師始終以資深學者罕見的平視視角,為我們講了許多心底話和良心話。」

—田雷(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



「 這部講稿給了我很大幫助。李老師根據第一線的經驗為我提供了許多切中要害又實用的提醒,這是一般的「發表攻略」無法做到的。」

—吳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復旦大學青年副研究員)



「 李老師為學術道路上的行走者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南針,我看過講稿後在治學策略和心靈上都有撥雲見日的感覺。」

—朱江南(美國西北大學博士,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它不是發表論文的秘籍,而是一位前輩學者二十年摸爬滾打(李老師更喜歡稱之為「連滾帶爬」)的紀實。」

—管玥(維也納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 李老師把多年的職業經驗,連同一腔熱誠,傾注給還在苦苦攀登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前行的路上,不至於歧路亡羊。讀這本講稿,彷彿看到一個眼角閃爍著智慧之光,又帶著幾分狡黠的智者,在遠處友善地看著你。」

—陸遠(南京大學博士,南京大學社會學院講師)
  • 序:幾句「老人言」
  • 學術界生存總則
    • 在學術界謀生存
      • 生存意識
      • 第一關:選題
      • 第二關:研究方法
      • 第三關:寫作與發表
      • 第四關:學者三講
      • 學者的名與利
    • 謀生存問答
  • 選不重要的題目是浪費時間
    • 如何選課題?
      • 重不重要誰說了算?
      • 怎樣找課題?
      • 原創性:所有的疑問句都是原創點
      • 選擇課題:刺猬與狐狸
      • 問題意識、市場意識、比較優勢
    • 建立研究的重要性:以兩篇審稿報告為例
      • 如何建立研究的重要性?
      • 課題重要性的層級
  • 研究方法是為我所用的工具
    • 怎樣做研究?
      • 方法與方法論不是一回事
    • 定性方法:推己及人
      • 推己及人的技術
      • 訪談六要點
      • 閱讀文獻六要點
      • 新概念:定性研究中的紐結
    • 定量方法:有技術支撐的證偽思維方式
      • 定量:不玄乎,陷阱多
      • 香腸戰術
      • 混合方法可能是美麗的陷阱
      • 研究方法:手感與工具
  • 寫作過程也是研究過程
    • 為誰而寫?
      • 學術機構內部的考量
      • 刊物的發表傳統
    • 如何進行學術寫作?
      • 寫作即思考
      • 結構意識和讀者意識
      • 錘字煉句:對兩段話的賞析
  • 太聰明的人學不會英文
    • 我是怎麼學英文的?
      • 活的語言:標本與盆景
      • 為什麼要談學英文?
      • 我學習英語的經歷
      • 兩點小心得
    • 怎麼學好英文?
      • 心理建設:調高目標、降低期待
      • 具體操作:背課文、練翻譯
      • 結語
    • 用英文寫學術論文
      • 技術問題:提高寫作的要點
      • 視角問題:功夫在詩外
      • 實戰與復盤
    • 看不懂就是譯錯了
  • 不發表 就出局
    • 匿名評審
      • 從101%到102%
      • 學徒心態
    • 和主編打交道
      • 如何投稿?
      • 如何修改後再投?
    • 學術發表的「三心」
  • 謀定生存之後:學者生涯
    • 什麼是學者?
      • 生存不是學者的最終目的
      • 學術生涯是有使命的特權
      • 學者使命:創新和傳承
    • 研究經費:學者用財,取之有道
    • 學者的自我修養
      • 自我管理:治學就是自治
      • 自我懷疑:疑人不如疑己
      • 自我實現:追求真實的名聲
      • 幾點小心得
      • 學術生涯是一場漫長的比賽
    • 與青年學者談生涯焦慮
      • 解題
      • 怎樣管理生涯焦慮?
  • 跋:告別方法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