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新版)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44550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新版)》是電影理論工作者齊隆壬長期研究的成果,詳細耙梳並剖析符號學的發展源流與變革,以及著名學者的理論,如索緒爾、李維史陀、羅蘭巴特、皮爾斯等。接著帶出電影理論的關鍵人物──克利斯蒂安.梅茲,闡釋他如何把符號學,以及相關領域如語言學、結構主義、精神分析運用至電影分析,奠定電影符號學在電影理論界的重要地位。也因電影符號學涵蓋的範圍甚廣,而讓電影分析有了更多可能性。除了回顧西方符號學與電影符號學的理論與沿革,作者也把討論拉回台灣與中國大陸,介紹電影符號學在兩岸的發展脈絡與特點。

  在理論層面之外,作者也引用許多影片分析的範例,清楚說明電影符號學是如何應用於電影研究之中。而近來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已進入數位電影時代,因此第九章即在討論電影由膠卷轉為數位影像的變革,除了提及古典電影如《波坦金戰艦》、《月球之旅》等必會出現的經典例子,更舉《阿凡達》、《全面啟動》、《雨果的冒險》為例,把電影符號學理論連結至最新的影片發展上。

  電影符號學雖看似古典,在現今的數位環境中非但沒有過時,反而受到電影理論學者大量援用,依然能夠提供理論架構和基本論點。而本書由符號學的發展開始,一直到電影符號學與數位電影的連結,提供了全面且獨到深入的見解,堪稱是近期電影理論的重量級著作,研究電影者不可不看!

本書特色

  1. 電影理論與研究的重要參考書
  2. 詳盡剖析符號學理論發展與演變
  3. 介紹西方電影符號進入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發展脈絡
  4. 詳列著名學者,如皮爾斯、索緒爾、羅蘭?巴特、李維史陀、艾柯及梅茲等的理論
  5. 專章討論電影符號學於數位電影的應用
  • 序言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歐陸和北美電影符號學的昨日、今日和以後
    • 第二節 中國大陸結構主義―電影符號學發展變革
    • 第三節 台灣結構主義―電影符號學發展進程
  • 第二章 現代符號學理論創立者
    • 第一節 索緒爾
    • 第二節 皮爾斯
  • 第三章 現代符號學與電影理論
    • 第一節 羅曼.雅柯布遜
    • 第二節 路易.葉爾姆斯列夫
    • 第三節 埃米爾.班維尼斯特
    • 第四節 羅蘭.巴特
  • 第四章 電影符號學理論
    • 第一節 梅茲:第一符號學與第二符號學
    • 第二節 巴索里尼:現實符號學
    • 第三節 皮爾斯電影符號學:沃倫、艾柯
  • 第五章 文本符號學
    • 第一節 文本分析
    • 第二節 影片分析
  • 第六章 電影敘述符號學
    • 第一節 普洛普和李維史陀式的影片敘述分析
    • 第二節 格雷馬斯:符號學矩陣和影片敘述分析
    • 第三節 熱奈特:敘述話語和影片敘述分析
  • 第七章 影片認知符號學
    • 第一節  陳述過程:卡塞提和卡塞提-梅茲類型
    • 第二節 符號-語用學
    • 第三節 轉換生成語法學
  • 第八章 皮爾斯電影符號學復興
    • 第一節 德勒茲:影像與符號分類
    • 第二節 德勒茲:轉化-符號學
  • 第九章 數位電影:電影符號學範疇論
    • 第一節 第一性:鏡框-鏡頭
    • 第二節 第二性:動態影像
    • 第三節 第三性:解釋項
  • 第十章 結論
  • 附錄 參考文獻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