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不想生病,血液要乾淨!疾病是大自然的內部清潔

出版日期
2019/05/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006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可怕的病痛從來沒有折磨我們!
你會生病,
是為了排除血液中的毒素!

★血液積毒是所有疾病的原因:疾病是由於外在刺激,然而再因血液積毒而擴大。  
★體質衰弱是血液積毒的元凶:體質衰弱阻塞身體的正常排除作用,造成毒素滯留體內。
★神經能量不足會體質衰弱:每一個作用於身體的事件都會消耗能量,現代生活的沉重負荷加速神經能量的耗盡。

  「有25年的時間我使用藥物,但後來的35年我不使用藥物。」
  提爾頓醫師被譽為「體內淨化教父」(God Father of Cleansing),是替代醫療、另類療法的先驅!雖然,從微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生理學等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或許有些爭議及時代代溝,但他的理論影響後世的排毒、斷食理念很多,在另類療法史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而其對病因的省思和思維,仍有當代值得參考的價值。  

血液不積毒,就不會有疾病
  人體有自潔、自癒的能力,是完美的健康專家,但當這位專家的負擔過重了,還是會垮掉。我們會因為飲食、情緒、工作、生活習慣而產生、接觸或攝入各種毒素,而人體會有正常產生的神經能量:當神經能量正常時,毒素會很快地從血液中被排除;當神經能量因各種原因而被浪費掉時,身體就會虛弱無力,使排除作用受阻,導致毒素滯留而形成「血液積毒症」。
  疾病,正是毒素累積超過身體所能容忍的程度,而嘗試著要排除毒素──所有的疾病爆發,都是「血液毒素危機」,是毒素在許多不同部位被排除的現象。一旦毒素被消減到人體的容忍點以下,疾病就會「消失」。然而,疾病「並沒有被治癒」,只要病因(讓體質衰弱的壞習慣)沒有戒掉,毒素就會繼續累積,直到超過身體的承受,危機便會再度浮現。

我們都把疾病和症狀搞混了
  醫學定義出不同名字的疾病,讓我們有一種錯覺,以為疾病有成千上百種。但提爾頓醫師認為,真正的疾病只有一種,那就是「血液積毒症」,只是會隨著所牽涉的不同組織、器官而產生差異,如果因此而把這些不同症狀視為不同疾病並施以不同的療法,反而容易讓各種病痛反覆出現。

◎當環境和個人習慣耗盡能量的速度比更新能量還快,疾病就會開始顯現。
◎「致命」細菌本身並不致命,對細菌和寄生菌來說,寄生在健康的人身上反而是害它們自己。
◎恐懼的傷害性,比造成血液積毒症的任何一個原因都還要嚴重千百倍。
◎癌症是經年累月的濫用「滋養物」,並年復一年的排除作用失常而造成的。
◎想要擺脫世人所謂的疾病,就要先擺脫血液積毒症──人在血液積毒症狀態最容易「生病」。

讓自己生一場舒服的病
  疾病是大自然正盡力地在幫助身體擺脫毒素──提爾頓醫師認為,驅除疾病和復元的力量,都存在於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癒力,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人天生的自癒力不受阻礙的發揮作用。所以,生病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休養生息」和適當的「觀察性等待」,當你在渡過排毒危險期而康復後,就會發自內心的說:「我生了一場舒服的病。」

◎你以為某些特殊飲食能治療疾病,其實飲食或食物並不會治癒任何疾病。
◎過度依賴藥物也很危險,反而會妨礙身體的自我排毒作用。
◎讓我們五體恢復健康的方法,就是停止累積病痛的行為,然後我們的潛意識自會清理內務。
◎生病時,藥物、進食、恐懼和不停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會妨礙人體的毒素排除作用。
◎生病時,休息、溫暖、新鮮空氣和安靜就是最佳的治病良方。
◎最強力的排除作用是──斷食。
◎休養生息就是──臥床休息、身心平衡和斷食。

療癒、預防疾病的最根本──阻止神經能量外洩
  人自己造成了疾病,也只有自己才能把健康找回來。人體的血液裡無時無刻都會有毒素存在,在神經能量正常時,它只會對身體造成些微的刺激,但當神經能量不足而體質衰弱時,毒素無法順利地被排除,長久累積下來就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刺激。因此,提爾頓醫師認為,維持健康的祕訣就是盡量避免耗費神經能量的行為。

◎維持適當的「不滿足感」。
◎過度追求「成功的捷徑」會讓人空虛,導致身心惡果。
◎鍛鍊身體需要平衡,否則會因為不斷向身體施壓而加速老化。
◎小心「聽出來」和「說出來」的病──在閒話家常中討論病痛不是好習慣。
◎好好理解自己身心的限制,並顧及這些限制──有節制,才有健康。
◎過度飲食──就算大吃大喝的是好食物,還是毒;已經生病的人甚至需要少食或適當斷食。
◎菸草、酒精、依賴非處方藥,都是我們健康的敵人。
◎太多的性行為或性衝動,是一種耗費能量的感官衝動。
◎工作壓力、工作過度、不能樂在其中的工作都會讓體質衰弱。
◎小心各種情緒疾病:長期悲傷、懷抱憤怒、自大、自私、嫉妒、吃醋、愛說閒話、諂媚……等。
  • 推薦
  • 序言
  • 前言 這世上根本不需要療法!?
    • 療法頂多只能減輕痛苦
    • 只去病灶,不知病因的現代醫學
      • 外科手術的代價何其高?
      • 我們都太依賴藥物了
    • 悄悄侵蝕健康的「刺激」
  • Chapter 1 血液不積毒就不會產生疾病
    • 連醫師都不知何處尋求正確知識
      • 名醫揭露:醫療診斷並未找出任何病因
      • 疾病的過程都是「結果」
    • 阻止疾病繼續發展才是根本
    • 唯有真理能讓眾人受益
    • 所有疾病都來自一個原因
  • Chapter 2 整個醫學界都搞錯了
    • 從降災到細菌論,都猜錯病因
      • 找到藥物並不能治療疾病
      • 細菌狂熱之始
    • 我們都把疾病和症狀搞混了
      • 循著症狀根本找不到病因
      • 看似病因,其實只是一個症狀
    • 疾病與治療是兩種過時的假定
    • 疾病多元分類法的荒謬
    • 「病痛」從來沒有「折磨」我們?!
    • 療癒是大自然的特權
      • 緩解劑是血液積毒症的根源
      • 以藥物抑制疼痛,只會發生排毒危機
      • 沒有壞習慣,包准不生病
  • Chapter 3 疾病是大自然的內部清潔
    • 生一場舒服的病
    • 控制血液積毒症,症狀就消失
      • 別再因破壞身心法則而患病
      • 透過一種疾病了解所有疾病
    • 認識疾病的基本原因
      • 來自體外的自體中毒
      • 「致命細菌」本身並不會致命
      •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
      • 大自然的抗毒機制
    • 你真正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 Chapter 4 耗損神經能量讓你體質衰弱
    • 沒有神經能量,器官就不能運作
    • 愈現代愈耗損神經能量
      • 很多事都會消耗能量
    • 體質衰弱是血液積毒症的元凶
    • 症狀爆發——血液毒素危機
    • 反覆血液毒素危機惡化成慢性病
    • 壞習慣才是失去抵抗力的始因
  • Chapter 5 從疫苗審思疾病治療的謬誤
    • 疫苗讓容忍疾病的能力變低
    • 在傷口上撒鹽的疫苗
    • 直接對器官施以治療是錯上加錯
  • Chapter 6 缺乏平衡讓疾病更難應付
    • 適當的「不滿足感」是好事
      • 我們需要滿足感
      • 滿足感來自於奮鬥
    • 尋求成功捷徑易導致失衡身心
      • 空虛病
      • 熟得快,爛得快
      • 速成導致的身心惡果
    • 心靈失序招致衰弱與血液積毒症
      • 害己又傷人的致病習慣
      • 聽出來和說出來的病
      • 在為人服務中找到解藥
    • 繼續感官衝動,看醫生也是浪費
    • 在潛意識創造平衡、和諧的自己
      • 不只擁有,更要體會理想的形象
      • 不克服神經緊張,疾病難癒
    • 懂得節制,才有幸運
  • Chapter 7 關鍵是阻止神經能量外洩
    • 刺激會用光你的神經能量
    • 診斷只是類似做記錄?
      • 想在結果中找出原因,是不可能的
      • 讓神經能量恢復正常,病人就會痊癒
      • 關鍵是去除刺激的原因
    • 所謂的療法,是一種錯覺
    • 給病人吃食物是犯罪行為!?
    • 不要和令人體質衰弱的習慣妥協
  • Chapter 8 戒掉弱化體質的壞習慣
    • 能自主的人 VS. 被感官主導的人
    • 這些習慣會讓「嬰兒」體質衰弱
    • 這些習慣會讓「孩童」體質衰弱
      • 壞習慣1 利用「強迫進食」來增加體重
      • 壞習慣2 嬌生慣養會「寵壞」孩童
      • 壞習慣3 恐懼是令孩童體質衰弱的主因
      • 壞習慣4 少年過度自慰是大問題
    • 這些習慣會讓「成人」體質衰弱
      • 壞習慣1 憂心於事業
      • 壞習慣2 不受控制的脾氣
      • 壞習慣3 自我放縱
      • 壞習慣4 工作「過度」
      • 壞習慣5 長期悲傷
      • 壞習慣6 身心震驚
      • 壞習慣7 懷抱憤怒
      • 壞習慣8 自大易生怨恨
      • 壞習慣9 自私易生沮喪
      • 壞習慣10 嫉妒傷人傷己
      • 壞習慣11 愛與妒忌(吃醋)
      • 壞習慣12 暴飲暴食
      • 壞習慣13 愛說閒話容易恐懼
      • 壞習慣14 諂媚容易失去活力
      • 壞習慣15 不正直造成悲慘餘生
      • 壞習慣16 宗教迷信是種病態
    • 光憑自己和潛意識就能療癒
  • Chapter 9 維持神經能量的健康生活
    • 一日生活規畫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