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数字信息环境下,电子资源发展迅猛,数量剧增,类型也不断增多。早期的电子资源只有书目数据库,现在发展有电子报纸、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以及各种专题性数据库,且不仅有全文数据库,还有文摘数据库、目次数据库、引文索引数据库、综述数据库等。数字信息环境下,不但电子资源数量猛增,纸质资源数量也逐年增长:以我国中文图书为例,2006年至2011年中文图书出版年均增长率为8.96%,其中2011年增幅最大,为12.53%。2011年中文纸质图书出版量高达369523种,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信息资源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从馆藏发生变化——原先图书馆只收藏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而今,各种载体的信息都有收藏;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最初以藏为重的思想转变为以用主重的思想,从原先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转变为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思想;与此同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从原本单一的图书馆员决策采访模式转变为图书馆员和读者双重决策的采访模式。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方式及流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早期图书馆采访工作较为简单,供书单位只有新华书店,而今民营书商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且图书馆只有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方式才能与中标供应商合作。早期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仅限于图书馆采访部门,而今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几乎涉及到图书馆的各部门,数据库采访还需馆长直接领导下的专门采访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也相应增长,年购置经费从原先的几十万增长到几百万、上千万,大型图书馆甚至达到几千万。总之,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人从事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二十余载,亲眼目睹了图书馆的一切变化,深知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的艰难性,即便现在信息资源购置经费增长至上千万,却仍旧无法赶上信息资源产品的涨幅,尤其是外文数据库,由于其原本售价就高,且年涨幅在13%左右,使得众多图书馆望洋兴叹,因而单个图书馆要想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满足广大读者、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是相当困难的,而如今,图书馆正走出困境,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迸行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这是图书馆唯一的出路。然而,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如何恰当地使用有限的购置经费,有效地迸行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是一个十分严谨、慎重的课题,因此,本人萌发了撰写此书的念头,希望通过图书馆专业所学的知识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成就此书,并与图书馆界同仁分享。
本书着重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图书信息资源、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外文期刊信息资源、中文数据库资源以及外文数据库资源的出版特点,读者、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特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以及信息资源采访的原则和策略。同时,本人也结合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学城图书馆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论述了有关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建设与共享的问题,着力探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特点。本书尽量理论联系实际,并侧重实际操作研究;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尽可能地使创作意图贯穿全文。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讹谬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同时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论著,在此表示感谢,如有引用和阐述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随着信息资源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从馆藏发生变化——原先图书馆只收藏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而今,各种载体的信息都有收藏;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最初以藏为重的思想转变为以用主重的思想,从原先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转变为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思想;与此同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从原本单一的图书馆员决策采访模式转变为图书馆员和读者双重决策的采访模式。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方式及流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早期图书馆采访工作较为简单,供书单位只有新华书店,而今民营书商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且图书馆只有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方式才能与中标供应商合作。早期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仅限于图书馆采访部门,而今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几乎涉及到图书馆的各部门,数据库采访还需馆长直接领导下的专门采访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也相应增长,年购置经费从原先的几十万增长到几百万、上千万,大型图书馆甚至达到几千万。总之,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人从事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二十余载,亲眼目睹了图书馆的一切变化,深知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的艰难性,即便现在信息资源购置经费增长至上千万,却仍旧无法赶上信息资源产品的涨幅,尤其是外文数据库,由于其原本售价就高,且年涨幅在13%左右,使得众多图书馆望洋兴叹,因而单个图书馆要想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满足广大读者、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是相当困难的,而如今,图书馆正走出困境,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迸行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这是图书馆唯一的出路。然而,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如何恰当地使用有限的购置经费,有效地迸行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是一个十分严谨、慎重的课题,因此,本人萌发了撰写此书的念头,希望通过图书馆专业所学的知识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成就此书,并与图书馆界同仁分享。
本书着重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图书信息资源、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外文期刊信息资源、中文数据库资源以及外文数据库资源的出版特点,读者、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特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以及信息资源采访的原则和策略。同时,本人也结合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学城图书馆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论述了有关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建设与共享的问题,着力探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特点。本书尽量理论联系实际,并侧重实际操作研究;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尽可能地使创作意图贯穿全文。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讹谬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同时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论著,在此表示感谢,如有引用和阐述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 前言
-
第1章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
1.1 信息资源的演变与发展
-
1.1.1 信息的概念
-
1.1.2 信息资源的概念
-
1.1.3 信息资源类型的发展
-
-
1.2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及内容
-
1.2.1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
1.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
1.3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
-
1.3.1 系统论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应用
-
1.3.2 控制论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应用
-
1.3.3 经济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运用
-
1.3.4 信息管理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运用
-
-
1.4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
1.4.1 实用性原则
-
1.4.2 系统性原则
-
1.4.3 特色化原则
-
1.4.4 协调发展原则
-
1.4.5 共建共享原则
-
-
1.5 信息资源建设采访思想的发展
-
1.5.1 传统的采访思想
-
1.5.2 现代的采访思想
-
-
1.6 信息资源采访机构设置的变化
-
1.6.1 信息资源采访机构的作用
-
1.6.2 信息资源采访机构设置模式
-
-
-
第2章 中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
-
2.1 我国中文纸质图书出版业的变化与发展
-
2.1.1 出版业的发展与动态
-
2.1.2 各类型出版机构图书出版动态
-
-
2.2 中文图书资源出版特点
-
2.2.1 我国中文纸质图书资源出版特点
-
2.2.2 台湾中文纸质图书出版特点
-
2.2.3 中文电子图书资源出版特点
-
-
2.3 中文纸质图书出版发行信息
-
2.3.1 新书书目
-
2.3.2 回溯性书目
-
2.3.3 主要书评、书摘
-
-
2.4 读者对中文图书需求特征
-
2.5 中文图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
-
2.6 中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
2.6.1 大陆与台湾图书资源互补的原则
-
2.6.2 纸质与电子图书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
-
2.6.3 发展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原则
-
-
2.7 中文图书信息资源配置策略
-
2.7.1 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配置
-
2.7.2 严格控制图书入藏质量
-
2.7.3 建立读者信息资源决策采购机制
-
2.7.4 广泛地收集图书出版信息
-
2.7.5 参加全国性图书现采活动
-
2.7.6 严加把关图书供应商提供的书目
-
-
-
第3章 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建设
-
3.1 中文期刊出版业的变化与发展
-
3.1.1 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与动态
-
3.1.2 我国期刊发行渠道的发展变化
-
3.1.3 台湾出版业的发展与动态
-
-
3.2 中文纸质期刊出版特点
-
3.2.1 我国中文纸质期刊出版特点
-
3.2.2 台、港、澳中文纸质期刊出版特点
-
3.2.3 中文电子期刊出版特点
-
-
3.3 中文期刊出版信息
-
3.4 中文期刊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确立
-
3.4.1 中文期刊评价体系的确立
-
3.4.2 中文期刊评价方法的确定
-
-
3.5 中文期刊读者、用户利用特点
-
3.6 中文期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
-
3.7 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
3.7.1 纸质与电子期刊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
3.7.2 与中文图书资源互补发展的原则
-
3.7.3 与台港澳期刊协调发展的原则
-
-
3.8 中文期刊配置策略
-
3.8.1 综合考虑期刊的各种属性
-
3.8.2 参照相关的期刊评价工具
-
3.8.3 从读者、用户实际需求出发
-
-
-
第4章 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
-
4.1 国外出版业的发展与动态
-
4.1.1 英国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
4.1.2 美国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
4.1.3 德国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
4.1.4 荷兰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
4.1.5 国际性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
-
4.2 外文纸质图书出版特点
-
4.2.1 外文纸质图书总体出版趋势
-
4.2.2 各类外文纸质图书出版特点
-
-
4.3 外文电子图书发展特点
-
4.3.1 各类外文电子图书出版特点
-
4.3.2 电子图书的优势
-
-
4.4 外文图书出版发行信息
-
4.4.1 征订书目
-
4.4.2 国外出版的主要书评、书摘
-
-
4.5 外文图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
-
4.6 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
4.6.1 从读者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
-
4.6.2 成本效益的原则
-
4.6.3 与中文图书互补的原则
-
4.6.4 与电子图书协调发展的原则
-
-
4.7 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
4.7.1 读者直接参与选书
-
4.7.2 积极开展读者荐书活动
-
4.7.3 广泛了解图书出版动态
-
4.7.4 参加外文图书博览会
-
-
-
第5章 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建设
-
5.1 国外出版业的发展与动态
-
5.1.1 美国出版业发展特点
-
5.1.2 英国出版业发展特点
-
5.1.3 德国出版业发展特点
-
5.1.4 荷兰出版业发展特点
-
-
5.2 外文电子期刊发展特点
-
5.3 外文期刊出版发行信息
-
5.3.1 国内编制的征订目录
-
5.3.2 国外编制的征订目录
-
-
5.4 数字信息环境下外文期刊订购情况
-
5.4.1 外文纸质期刊订户数量逐年减少
-
5.4.2 外文纸质期刊征订数量增长缓慢
-
5.4.3 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期刊征订比例严重失调
-
5.4.4 人文科学各学科期刊订购数量均较少
-
5.4.5 社会科学各学科期刊订购数量相差较大
-
5.4.6 自然科学各学科期刊订购数量皇阶梯式分布
-
5.4.7 外文电子期刊订购数量激增
-
-
5.5 数字信息环境下用户对外文期刊信息资源需求状况
-
5.5.1 参考、利用外文期刊文献的读者、用户数量增大
-
5.5.2 外文期刊信息需求量增大
-
-
5.6 数字信息环境下外文期刊信息资源保障机制建立对策
-
5.6.1 建立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外文纸质期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
5.6.2 建立外文电子期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
-
-
第6章 中文数据库资源建设
-
6.1 中文数据库资源类型发展特点
-
6.1.1 中文期刊数据库
-
6.1.2 中文二、三次文献数据库
-
6.1.3 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
6.1.4 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
-
6.1.5 中文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
6.1.6 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
6.1.7 中文工具书数据库
-
6.1.8 中文专题数据库
-
-
6.2 用户中文数据库资源利用特点
-
6.3 图书馆中文数据库配置现状
-
6.4 中文数据库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
-
6.5 中文数据库建设原则
-
6.5.1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
6.5.2 用户实际需求的原则
-
6.5.3 与中文纸质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
-
6.5.4 与外文电子资源统筹考虑的原则
-
6.5.5 各类型中文数据库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
-
-
-
第7章 外文数据库资源建设
-
7.1 外文数据库资源发展特征
-
7.1.1 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
7.1.2 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
7.1.3 外文学位论文数据库
-
7.1.4 外文专题数据库
-
7.1.5 外文报纸数据库
-
7.1.6 外文二、三次文献数据库
-
-
7.2 用户外文数据库资源利用特点
-
7.3 图书馆外文数据库配置现状
-
7.4 外文数据库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
-
7.5 外文数据库建设原则
-
7.5.1 突出重点学科的原则
-
7.5.2 “拥有” 与“存取” 相并重的原则
-
7.5.3 用户实际需求的原则
-
7.5.4 前瞻性的原则
-
7.5.5 成本效益的原则
-
-
-
第8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建设
-
8.1 电子资源发展特征
-
8.2 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8.2.1 大学城图书馆外文纸质期刊资源建设现状
-
8.2.2 大学城图书馆电子资源配置现状
-
-
8.3 图书馆联盟电子资源采购模式
-
8.3.1 集团采购模式
-
8.3.2 联合采购模式
-
-
8.4 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联合保障体系的建立
-
8.5 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合作建设原则
-
8.5.1 协作配置的原则
-
8.5.2 最小成本的选择原则
-
8.5.3 好中选优的原则
-
-
8.6 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合作建设策略
-
8.6.1 增强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意识
-
8.6.2 加强对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的整合
-
8.6.3 注重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的确立
-
8.6.4 注意电子资源的协调发展
-
8.6.5 加强对电子资源的考核与评价
-
8.6.6 充分发挥协调机构的管理职能
-
8.6.7 充分发挥大型图书馆的骨干作用
-
8.6.8 灵活采用联合采购和分工采购方式
-
8.6.9 跟踪用户信息需求
-
8.6.10 开发本馆特色数据库
-
-
-
第9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
9.1 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历程
-
9.2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
9.2.1 图书馆信息资源购置经费紧缺
-
9.2.2 馆藏资源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9.2.3 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相差悬殊
-
-
9.3 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
-
9.3.1 思想观念问题
-
9.3.2 管理体制问题
-
9.3.3 经费投入问题
-
9.3.4 法律法规问题
-
-
9.4 信息资源共享内容与模式
-
9.4.1 信息资源共享内容
-
9.4.2 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
-
9.5 信息资源共享措施
-
9.5.1 建立完整的书目信息获取体系
-
9.5.2 建立高起点的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9.5.3 建立多种利用方式并重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
9.5.4 加强共享机制管理
-
9.5.5 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
9.5.6 加强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
9.5.7 重视计算机资源共享
-
9.5.8 加强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
-
-
-
第10章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素质、技能要求与继续教育
-
10.1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素质要求
-
10.1.1 思想品德素质要求
-
10.1.2 文化素质要求
-
10.1.3 业务素质要求
-
-
10.2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
10.2.1 引迸激励机制
-
10.2.2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
10.2.3 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
-
10.2.4 必须有专项经费支持
-
10.2.5 继续教育工作要统筹规划
-
-
10.3 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模式
-
10.3.1 参加第二专业学习
-
10.3.2 鼓励学术论文创作
-
10.3.3 举办各种级别的学术讨论会
-
10.3.4 办好各种专题研讨班、培训班、迸修班
-
10.3.5 加强实践操作
-
-
10.4 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