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藉由分析台北高等學校的學生於太平洋戰爭最激烈的日治末期(1943年)自主創刊的傳閱雜誌《雲葉》與《杏》,論證戰爭時期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雲葉》是1940年入學台北高校尋常科的學生們,在就讀尋常科四年級時所發行的班級雜誌。《杏》則是以台北高校高等科二年級與三年級的三位理科生為中心所發行的雜誌。
本書釐清:第一,台北高校生從事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第二,《雲葉》與《杏》其編輯者與作者之背景、創刊雜誌之動機、編輯方式、各期的變遷等編輯情形。第三,對現存的戰前發行之《雲葉》與《杏》所刊作品中展現的學生思維足跡。多達300篇的作品分為「以外在環境為題材」與「以內心世界為題材」兩大類,再進一步地進行細部分析,並留意兩刊之異同而展現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尋常科學生與高等科學生各自的思維及敘述觀點。闡明戰時體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藝活動,學生們仍堅持高等學校傳統的資質與理念,熬過大時代的轉變。
本書釐清:第一,台北高校生從事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第二,《雲葉》與《杏》其編輯者與作者之背景、創刊雜誌之動機、編輯方式、各期的變遷等編輯情形。第三,對現存的戰前發行之《雲葉》與《杏》所刊作品中展現的學生思維足跡。多達300篇的作品分為「以外在環境為題材」與「以內心世界為題材」兩大類,再進一步地進行細部分析,並留意兩刊之異同而展現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尋常科學生與高等科學生各自的思維及敘述觀點。闡明戰時體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藝活動,學生們仍堅持高等學校傳統的資質與理念,熬過大時代的轉變。
- 序文
- 序文—亦為感謝函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問題意識及文獻回顧
-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架構
-
第三節 研究材料及名詞界定
-
-
第二章 高校生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
-
第一節 近代日本建立的菁英養成機構
-
第二節 台北高等學校與文藝活動
-
第三節 戰爭時期台高生的生活狀況
-
-
第三章 《雲葉》成員及編輯特色
-
第一節 《雲葉》成員背景與創刊動機
-
第二節 《雲葉》編輯特色
-
-
第四章 《杏》成員及編輯特色
-
第一節 《杏》成員背景與創刊動機
-
第二節 《杏》編輯特色
-
-
第五章 《雲葉》與《杏》外在環境題材
-
第一節 生活環境的題材
-
第二節 戰爭的題材
-
第三節 社會問題的題材
-
-
第六章 《雲葉》與《杏》內心世界題材
-
第一節 內化知識的題材
-
第二節 想像世界的題材
-
第三節 追求真理的題材
-
- 第七章 結語
- 徵引文獻
- 附錄
- 跋文
- 謝辭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