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27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從「節俗信仰」的角度觀察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宗教現象,並將之與臺灣、港澳對照比較,提出以下幾個主要論點:首先,多種族、多宗教的文化處境,使馬國的華人宗教受到友教「教節一體」的激發,不論佛、道信仰,參與節俗的比例均甚高,從而形成「敎、節一體化」的共同趨向;其次,在馬六甲、吉隆坡義山搬遷事件與檳城的宗祠祭祖,均強調其「聖教」屬性及神聖性用途。再者,對照同屬「理念移植」的代巡與九皇、仙師爺與唐番土地,後者能普及化的原因就在其節俗性質,較諸神廟便於跨越地緣與血緣關係,故建國後才方便凝聚華人,發展為九皇節、福德文化節。最後,華人善於利用「聯合的藝術」組織宗教團體。小則以慶讚中元的名義聯合街區、神廟力量,目標即捐助華教;大如道教總會,以「道教」名義聯合神廟,促使國民登記局改正宗教欄,並增加「道教」選項。凡此種種,都彰顯馬華宗教從「聖教」到「道教」的衍變,本書即透過節俗信仰論證華族亟需歸屬感,對內凝聚,對外則便於識別。
  • 導論:「以教之名」
  • 第一部分 聖教的發現
    • 第一章 效忠與留根:在義山搬遷事件中馬華的政治修辭
      • 一、從書寫到詮釋:印刷資本主義的現代思維
      • 二、從發展到保存:開發中國家的難題
      • 三、漢麗寶與葉亞來:親善、情誼與效忠的象徵
      • 四、聖教的發現:從法令到憲法的宗教認知
      • 五、認同:兩種立場的不同理解
      • 六、美化與觀光:古城與首都的宏願
      • 七、結語
    • 第二章 祖德與族義:檳城華人在宗祠祭祀中的聖教觀
      • 一、宗祠:馬來西亞華人的聖教標誌
      • 二、公司:聖教與儒教的運作方式
      • 三、義山:公塚條規中的「聖教」佐證
      • 四、祖德:儀式空間中的神道之教
      • 五、祭祖:王化仿效的祭祀儀式祭祖
      • 六、祖德與族義:一個比較的文化觀察
      • 七、結語
  • 第二部分 南土的下巡
    • 第三章 代巡南邦:馬六甲勇全殿的王爺信仰及衍變
      • 一、1919、1933與2001、2012:從王醮到清醮的名義變化
      • 二、王醮古例:三壇競合而獨缺禮生
      • 三、清醮:2001年之後的時代新意
      • 四、巡境:古今代巡的空間變化
      • 五、代天巡狩:檳城王爺的另一種佐證
      • 六、甲州清醮:二十一世紀的送王舡儀式
      • 七、結語
    • 第四章 九皇下巡:九皇星君在大馬的本相與變相
      • 一、建國前後的九皇信仰:本相與變相問題
      • 二、從王船到九皇船:九皇信仰的變相之一
      • 三、九皇隱喻:會黨文化下的變相
      • 四、九皇齋:道教傳統信仰的本相
      • 五、內殿祭祀與遊行陣頭:九皇出巡的本相
      • 六、內殿祭祀與陣頭遊行:迎送九皇爺的真相
      • 七、結語
  • 第三部分 理念的移植
    • 第五章 整合與跨越:仙師爺的非常性神格及信仰傳布
      • 一、仙師爺信仰的形成:王法仿效與理念移植
      • 二、仙師爺與葉亞來
      • 三、仙師爺信仰與錫礦產業
      • 四、死將統領理念與神話創造
      • 五、跨越:建國前後仙師信仰的轉型
      • 六、結語
    • 第六章 敬天祀地:節俗信仰的理念移植
      • 一、節俗信仰:華人興革調查與「華人宗教」觀點
      • 二、離散與信仰:從「譬彼猶太人」到大馬華人
      • 三、敬天:南天理念的移植及重建
      • 四、唐番土地:斯土斯神的祀地理念
      • 五、宜家宜居:神道理念下的華人之家
      • 六、結語
  • 第四部分 聯合的藝術
    • 第七章 普度:檳州中元聯合會與華校華教
      • 一、「檳州中元聯合會」的華校籌款運動
      • 二、崇德華小與中元聯合會:一個捐募實例的個案
      • 三、街區聯合:跨越方言群的宗教行動
      • 四、節俗複合:跨越方言群的團結象徵
      • 五、聯合的藝術:民間社團與華校的合作模範
      • 六、結語
    • 第八章 以教之名:「馬道總」與神廟的聯合
      • 一、道教:民間、官方與學者三種觀點下的認知
      • 二、文化根柢:制度、擴散與組織三型中的道教資源
      • 三、以教之名:「馬道總」聯合行動的內在動力
      • 四、大馬卡改正登記道教:道總二十年的歸宗運動
      • 五、傳度、傳戒與受籙:歸宗道教中國的行動
      • 六、結語
    • 第九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