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向忠發與中國共產革命
向忠發,工人領袖身份出身,後來得到共產國際的信任,於1928年一躍成為中國共產黨史上的第三任總書記,是中共最高領導人之人;1931年,向忠發遭國民黨中統特工逮捕,更於36小時內被秘密槍決,落得「叛徒」之名。
由於背負着「叛變」的罪名,中共黨史研究者一直極力淡化向忠發在歷史上的作用,加上搜集資料困難,以致出現了一些不太符合史實的評斷。
作者為了更準確地記述歷史,特別遠赴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以及深入地查找國民黨黨史館的館藏,發掘出較少研究者留意到且極富神秘色彩的資料,試圖還原向忠發戲劇性的一生。作者除了闡述他的發跡過程及擔任湖北全省總工會委員長的歷史外,還探論了中共在他的領導之下,如何貫徹共產國際的指示,以及他在「立三路線」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後更嘗試查證向忠發失勢及被殺的原因,藉此重構中共這段淡化了的歷史。
「本書內寄很豐富,令人耳目一新,絕不是出於獵奇編撰的聳人聽聞的故事,而是一部嚴肅認真的歷史研究。」
――李英男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中心主任(李立三長女)
「我認真看了,而且還引用了。感謝他真下工夫研究。」
――劉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少奇之子)
由於背負着「叛變」的罪名,中共黨史研究者一直極力淡化向忠發在歷史上的作用,加上搜集資料困難,以致出現了一些不太符合史實的評斷。
作者為了更準確地記述歷史,特別遠赴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以及深入地查找國民黨黨史館的館藏,發掘出較少研究者留意到且極富神秘色彩的資料,試圖還原向忠發戲劇性的一生。作者除了闡述他的發跡過程及擔任湖北全省總工會委員長的歷史外,還探論了中共在他的領導之下,如何貫徹共產國際的指示,以及他在「立三路線」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後更嘗試查證向忠發失勢及被殺的原因,藉此重構中共這段淡化了的歷史。
「本書內寄很豐富,令人耳目一新,絕不是出於獵奇編撰的聳人聽聞的故事,而是一部嚴肅認真的歷史研究。」
――李英男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中心主任(李立三長女)
「我認真看了,而且還引用了。感謝他真下工夫研究。」
――劉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少奇之子)
- 代序(李英男教授)
- 自序
- 向忠發大事年表
- 導論
-
第一章 發跡之前
-
早年身世
-
加入中共
-
國民黨漢口市黨部
-
國民黨二全大會
-
-
第二章 湖北全省總工會
-
「過火」的工人運動
-
英租界與日租界
-
處理糾紛
-
漢陽兵工廠
-
經濟恐慌
-
反工賊案
-
-
第三章 崛起
-
武漢分共前夕的湖北總工會
-
八七會議
-
結識史太林
-
中共六大
-
-
第四章 中國的史太林
-
貫徹指示
-
開除蔡和森
-
從反左傾到反右傾
-
開除陳獨秀
-
-
第五章 立三路線
-
與遠東局爭論
-
立三路線的萌芽
-
立三路線的收場
-
-
第六章 失勢
-
全身而退
-
大權旁落
-
被捕
-
結論
-
-
附錄
-
一、中共中央《為反抗帝國主義國民黨逮捕向忠發同志宣言》(1931年6月24日)
-
二、中共中央《反抗帝國主義國民黨共同捕殺中國革命領袖向忠發同志》(1931年6月26日)
-
三、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反對國民黨槍殺中國工農解放領袖向忠發同志宣言》(1931年6月30日)
-
四、上海紡織工會滬東分會《為工人領袖向忠發同志死難告紡織工友》(1931年7月5日)
-
五、上海滬東區委《為追悼革命領袖向忠發同志告工友》(1931年)
-
六、中共陝西省委《關於紀念向忠發同志及更加緊我們的工作的決議》(1931年7月16日)
-
七、向忠發口供全文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