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清明節:紀念過世親友最有意義的一天

出版日期
2018/03/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4365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過節對孩子的意義在於可以和孩子談天、讓孩子感受家人團聚的意義,並且讓孩子描述過節的經驗、想法,充分表達「分享」和傳達祝福。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這一天子孫到祖先的墓前,祭拜焚香,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的心意。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第五個節氣清明節,又稱「掃墓節」。但是,掃墓的習俗從哪裡來的呢?相傳是從寒食節來的。從冬至算起的第一百零六天,就是寒食節,因為和清明節相差一兩天,宋代以後就把兩個節日合併為同一天。在清明節這一天,從古代相傳到現在,有掃墓、掛紙、踏青、盪鞦韆、放風箏等習俗。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後十天。不管用哪一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該從小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過程。 【本書特色】 作者以生動詳實的描述,交代清明節的來龍去脈,建立節日故事的基本認識,內容包括節日故事、習俗活動、節日遊戲三部分,並適當放入童謠或童詩讓孩子感受文字變化的趣味。其特色有: 1.提升閱讀樂趣:用充滿感恩的故事吸引孩子從肯閱讀到愛閱讀,讓孩子透過閱讀獲得寶貴的文化傳承。 2.強化圖文並茂:資深兒童作家艾德娜將清明節的故事寫得生動有節奏,知名插畫家高淑蓉的彩色插畫精彩加分,讓孩子沐浴在繽紛多彩的世界裡。 3.增添過節認識:節日繪本系列除了介紹特色節日故事、文化習俗,還透過遊戲增添孩子過節日的認識。 4.共築親子記憶:當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清明節》的時候,透過生動的節日故事、彩色插畫視覺的刺激、簡單易懂的習俗活動、朗朗上口的詩唱、輕鬆有趣的節日遊戲,把家長童年的過節記憶,和孩子分享,共同體悟一個獨特又屬於你們的節日習俗。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