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版台灣通史

出版日期
2018/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25513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史前到現代,從祖先到子孫, 500多張圖表x豐富珍貴史料x重要經典人物事蹟, 以圖為經,以史為緯,見證獨一無二的台灣歷史最清楚的歷史脈絡,最完整的事件描述, 好讀、好記、好看,一本讀通台灣史! ●重要事件、人物、地點完整詳細,好讀又好懂西元一世紀,台灣卑南族熱鬧滾滾的創造文明, 沒有他們就沒有傑出的子孫張惠妹! 北海有個小海盜小威,台灣有個小帥哥鄭成功, 爸爸是海盜,媽媽是美女,轟轟烈烈趕走了荷蘭人! 中華民國有國父孫中山,台灣國父又是誰? 原來是柯P的偶像蔣渭水! 台灣何時有火車?要看第一任省長劉銘傳! 哪一任省長跑遍台灣309個鄉鎮?就是最後一任宋楚瑜! 台灣何時有自來水喝? 原來是日治時期一位蘇格蘭人巴爾頓做的滬尾水道自來水系統! 從1949年到1987年,台灣戒嚴令成了全球最久的戒嚴, 解嚴的意義,在於台灣整個民主化的歷程! ●500多張精采圖表,讓您彷彿親臨歷史現場每張表格,每幅圖片,從遠古到現代精湛呈現, 以表化繁,以圖說史,快速瞭解台灣歷史的精髓脈絡。 沒有篳路藍縷、千山萬水,就沒有獨家的台灣歷史。
  • 考古台灣
    • 地球的誕生
    • 出現了海洋
    • 兩種理論
    • 藍色的行星
    • 地球的結構
    • 地球的年齡
    • 漂移的大陸
    • 板塊構造
    • 美麗島誕生
    • 漂移的過程
    • 人類的演進
      • 生命的起源
      • 進化的遺跡
      • 人類的出現
      • 人體的進化
      • 臘瑪古猿
      • 南方古猿
      • 直立人
      • 能人
      • 智人
      • 尼安德塔人
      • 克羅馬儂人
      • 從樹棲到地棲
      • 舊石器時代
      • 半穴居房屋
    • 淵遠流長的史前文化
      • 長濱文化
      • 台灣新石器時代文化
      • 大坌坑文化
      • 圓山文化
      • 牛罵頭文化
      • 大湖文化
      • 卑南文化
      • 十三行文化
      • 番仔園文化
      • 蔦松文化
    • 考古人小傳
      • 鹿野忠雄
      • 石璋如
      • 宋文薰
      • 張光直
  • 歷史台灣
    • 秦朝(西元前221~206年)
    • 不死的傳說
    • 三國(西元220~280年)
    • 隋朝(西元518~604年)
    • 隋、唐、宋
    • 中國造船業馳名世界
    • 714設置市舶司管理外貿
    • 753鑑真東渡
    • 澎湖
    • 宋代移民與海盜
    • 999宋朝設置市舶司
    • 宋海外貿易擴大
    • 元朝(西元1206至1259年)
    • 《島夷志略》
    • 海盜
    • 澎湖的拓墾
    • 明朝(西元1368 至1644年)
    • 明朝台灣
    • 明朝倭患日烈
    • 日本與台灣
    • 1376蓬萊水城
    • 1399-1402靖難之役
    • 建文帝下落之謎
    • 1405-1433鄭和下西洋
    • 鼎盛的造船業
    • 南島子民
    • 南島于民的祖先
    • 偉大的航海民族
    • 台灣原住族群
    • 消失的『平埔族』
    • 重現『噶瑪蘭』
    • 泰雅族
    • 魯凱族
    • 鄒族
    • 賽夏族
    • 八部天籟『布農族』
    • 女人當家『阿美族』
    • 排灣族
    • 達悟族
    • 卑南族
  • 海洋台灣
    • 海洋時代下對台灣影響
    • 1487明王朝孝宗即位
    • 1492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 哥倫布
    • 達‧伽馬遠航亞洲
    • 亞美利加‧味斯普奇美洲探險
    • 1505明武宗即位
    • 1519麥哲倫環球航行
    • 明王朝倭患日烈
    • 1522明世宗即位
    • 明朝中葉的台灣與日本
    • 1533西班牙征服秘魯印加帝滅亡
    • 葡萄牙人航經台灣
    • 1555張經大敗倭寇
    • 海盜林道乾
    • 1564蕩平倭寇
    • 海盜林鳳
    • 戚家軍
    • 荷蘭的崛起
    • 1565葡萄牙人請求入貢
    • 1567穆宗「中主」
    • 1571福爾摩沙(Formosa)
    • 1572明神宗即位
    • 海上馬車夫
    • 1583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
    • 1588無敵艦隊的覆滅
    • 伊莉莎白一世
    • 荷蘭和西班牙在台灣的勢力消長
    • 1598朝鮮之戰結束
    • 荷蘭占領台灣
    • 熱蘭遮城
    • 1602年的倭寇
    •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
    • 顏思齊
    • 1620紅丸案
    • 1626皇太極即汗位
    • 1627明思宗即位
    • 濱田彌兵衛事件
    • 朱印船
    • 1639德川幕府鎖國政策
    • 德川家康
    • 1652郭懷一事件
    • 1698英國殖民勢力進入印度
    • 東印度最重要的城市
    • 英國東印度公司
    • 鄭芝龍海盜封官
    • 鄭成功收復台灣
    • 何斌其人其事
    • 東寧王朝
  • 清國台灣
    • 清國台灣
    • 1661康熙即位
    • 康熙大帝
    • 施琅小傳
    • 清國平台政策
    • 1684施琅收復台灣
    • 平台之後
    • 封禁的時期
    • 泉州移民
    • 府城
    • 鹿港
    • 艋舺
    • 1703孫元衡寫就《赤崁集》
    • 1704江日昇完成《台灣外記》
    • 1709墾號「陳賴章」墾殖大佳臘
    • 1709《靖海紀事》
    • 1710周元文《續修台灣府志》
    • 1714「皇輿全覽圖」中的台灣部分
    • 1716台中盆地的開墾
    • 1717陳夢林編簒《諸羅縣志》
    • 科舉
    • 1719清代台灣最大水利工程
    • 1720李丕煜刊印《鳳山縣志》
    • 1720陳文達、王禮編修《台灣縣志》
    • 1721朱一貴事件
    • 1722雍正即位
    • 1723從諸羅縣劃分出彰化縣、淡水廳
    • 1725「台商三郊」商社成立
    • 1727從「分巡台廈道」中分出「分巡台灣道」
    • 1735乾隆即位
    • 1737黃叔璥完成《台灣使槎錄》
    • 1766南北兩路理番同知設立
    • 1766廢除不准攜帶家眷的規定
    • 民間信仰
    • 1787林爽文事件
    • 1795嘉慶即位
    • 1796吳沙至蛤仔難開墾
    • 1805重建大龍峒保安宮
    • 1808蛤仔難收入清國版圖
    • 1814郭百年事件
    • 1820道光即位
    • 1827英人來滬尾賣鴉片
    • 1831清國查禁鴉片
    • 1838林則徐廣州禁煙
    • 1841鴉片戰爭英艦犯台
    • 1850咸豐即位
    • 1854「培理報告」
    • 1858天津條約台灣開港
    • 1859郭德剛神父到台灣傳教
    • 1860開放滬尾港、台灣港為通商口岸
    • 1861同治即位
    • 1861慈禧當政
    • 1865傳教士馬雅各在南台灣行醫宣教
    • 1865英商多德改善台灣茶葉產銷制度
    • 1867美國領事與台灣原住民訂定條約
    • 1868日本明治維新
    • 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
    • 1871牡丹社事件
    • 今日的牡丹社
    • 台海危機
    • 1874四歲光緒即位
    • 沈葆楨
    • 1883清法戰爭爆發
    • 第一任台灣巡撫
    • 1885台灣建省
    • 劉銘傳
    • 劉銘傳的台灣方略
    • 1894年甲午戰爭
    • 1895康有為公車上書
    • 1895清日馬關條約
    • 1895台灣民主國
  • 日治台灣
    • 1895日軍進占台北城
    • 辜顯榮
    • 中山堂
    • 1895興中會總部在香港成立
    • 孫中山
    • 台灣總督
    • 日軍南進
    • 死了一個親王以後
    • 台灣抗日事件記事
    • 邱逢甲
    • 1896 《六三法案》
    • 1897「住民去就決定日」最後期限
    • 警察
    • 1896-1909鐵國山抗日
    • 1897-1902林少貓抗日
    • 糖鉛奧鞭
    • 1898設立保甲、壯丁團制度
    • 1898全台土地調查業務
    • 1898實施〈匪徒刑罰令〉
    • 1899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
    • 1899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創立
    • 1899台北、台中、台南師範學校創立
    • 1900「台北天然足會」
    • 1900「台灣製糖株式會社」
    • 1901〈台灣公共埠圳規則〉
    • 1901〈台灣糖業改良意見書〉
    • 1901「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 1902「雲林歸順式」
    • 1904日俄戰爭爆發
    • 日治時代鴉片專賣影響
    • 1905土地調查結束,戶口普查開始
    • 日治時代礦業發展
    • 1905第一座發水力發電所完工
    • 1906民雄、梅山發生大地震
    • 1907「北埔事件」
    • 1908溥儀即位
    • 1908西部縱貫鐵路通車
    • 1911辛亥革命成功
    • 1912中華民國成立
    • 1912阿里山鐵路正式通車
    • 1912林圮埔事件
    • 1913羅福星抗日
    • 1913台灣公共運輸事業之始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1914羅臭頭抗日事件
    • 短命的「台灣同化會」
    • 1915袁世凱稱帝
    • 1915西來庵事件
    • 1916南投發生大地震
    • 「文官總督時代」
    • 1918「能高越領道路」完成施工
    • 1919頒布〈台灣教育令〉1
    • 1919台灣總督府新建築落成啟用
    • 1919創辦「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 櫻花鉤吻鮭
    • 1919第一位文職台灣總督就任
    • 1920東京「新民會」成立
    • 1920新民會創辦《台灣青年》雜誌
    • 1920重劃地方行政區
    • 1920連橫出版《台灣通史》
    • 1921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林獻堂(1881~1956)
    • 林呈祿(1886~1968)
    • 蔡惠如(1881~1929)
    • 1921《法三號》取代《三一法》
    • 1921「台灣文化協會」開始台灣敢蒙運動
    • 王敏川(1889~1940)
    • 連溫卿(1895~1957)
    • 1922《治安警察法》開始適用於台灣
    • 1923 《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
    • 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
    • 1923 「治警事件」
    • 蔡培火(1889~1983)
    • 1924-1926二林事件
    • 「甜蜜的所在」
    • 台灣諺語
    • 1925桃園大圳通水
    • 1927「台灣民眾黨」成立
    • 1928設立台北帝國大學
    • 1928台灣共產黨成立
    • 謝雪紅(1901-1970)
    • 1929《台灣史料》刊行
    • 1930嘉南大圳通水敢用
    • 1930中原大戰起
    • 1930「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 1930霧社事件
    • 1931台灣民族運動領袖蔣渭水逝世
    • 1932大湖武裝抗爭
    • 918事件
    • 1932滿洲國成立
    • 1932宜蘭、花蓮的臨海道路正式通車
    • 1933「台灣文學協會」創立
    • 郭秋生(1904-1980)
    • 1934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
    • 1934「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譜上休止符
    • 1934 「台陽美術協會」成立
    • 楊三郎(1907~1995)
    • 李梅樹(1902~1983)
    • 陳澄波(1895~1947)
    • 李石樵(1908~1995)
    • 洪瑞麟(1912~1996)
    • 1935世紀震動
    • 1935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
    • 1935台灣舉行首次地方選舉
    • 楊逵(1905~1985)
    • 葉陶(1905-1970)
    • 1935《台灣新文學》雜誌
    • 賴和(1894~1943)
    • 1937台灣總督府禁絕漢文
    • 1937七七事變
    • 南京大屠殺
    • 1937宣布解散「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 台籍軍夫
    • 1939新高港「築港開工典禮」
    • 193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 1940「皇民化政策」
    • 1941「台灣革命同盟會」
    • 1941「皇民奉公會」
    • 1942〈陸軍志願兵訓練所生徒募集綱要〉
    • 1943六年制國民義務教育
    • 1943美軍空襲台灣各地
    • 1944徵兵制的實施
    • 1945原子彈摧毀廣島和長崎
  • 光復台灣
    • 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
    • 1945鼓吹「台灣治安維持會」
    • 1945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 1946「台灣省日產盟委員會」成立
    • 1946公布實施「台灣省專賣局組織章程」
    • 1946日本政府敕令廢止台彎總督府
    • 1946台灣省參議會成立
    • 1947二二八事件
    • 1947三月大屠殺
    • 1948實施《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
    • 1948「台灣再解捌司盟」向聯合國請願噹台灣1
    • 1949「三七五減租」
    • 1949 白色恐怖之始「四六事件」
    • 1949全世界最長的「戒嚴令」
    • 1949新台幣的發行
    • 1949中華人民和國建國
    • 1950蔣介石自行宣布恢復中華民國總統職位
    • 1950韓戰爆發
    • 1950調整台灣行政區域,開始舉行地方選舉
    • 1951美國開始提供台灣援助貸款
    • 1951台美簽訂《共同防衛相互援助協定》
    • 1951「國語」和「方言」
    • 1952 《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
    • 1953西螺大橋完工通車
    • 1953「耕者有其田」
    • 1954台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1955孫立人案
    • 1956「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東京成立
    • 1957台灣進入塑膠時代
    • 1957「劉自然事件」
    • 1958「八二三砲戰」
    • 1958台美的共同聲明
    • 1959「八七水災」
    • 1960《自由中國》案
    • 1962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
    • 1962「台灣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
    • 「台灣電視公司」開播
    • 1962第一屆「金馬獎」
    • 1964台法國斷交
    • 1964石門水庫完工
    • 1964來不及發表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 1965大統領廖文毅返台
    • 1967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
    • 1968延長國民義務教育
    • 1968紅葉少棒
    • 1970「台灣獨立聯盟」在美成立
    • 1970刺蔣案
    • 1971退出聯合國
    • 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
    • 1972台日斷交
    • 1973「十大建設計畫」
    • 1974台大「哲學系事件」
    • 1975蔣介石逝世
    • 1975「白雅燦事件」
    • 1976郵包炸彈炸客
    • 1977 〈人權宣言〉
    • 1977「中壢事件」
    • 1978第六屆正副總統
    • 1978「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 1978台美斷交
    • 1979美國國會的《台灣關係法》
    • 1979 《八十年代》和《美麗島》
    • 1979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
    • 1979核能一廠完工啟用
    • 1979「 美麗島事件」
    • 1980「林宅溺門血案」
    • 1980「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
    •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開幕
    • 1981 陳文成命案
    • 大盜李師科
    • 1983「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
    • 1983「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
    • 1984積極籌組成立新政黨。
    • 1984「江南」案
    • 1985掏空「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
    • 1986「民主進步黨」成立
    • 1986李遠哲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 現代台灣
    • 1987解除「戒嚴令」
    • 1987迢迢歸鄉路「開放探親」
    • 1988蔣經國於任內病逝
    • 1988農民運動
    • 1989「實質外交」
    • 1989鄭南榕自焚
    • 1190「野百合學運」
    • 1991結束「動員勘亂時期」
    • 1991南迴鐵路通車
    • 1992刑法第一百條
    • 1993「辜汪會談」
    • 1993 「新黨」成立
    • 1994「千島湖事件」
    • 1994「台灣省長、台北市長、高雄市長」民選
    • 1995「江八點」VS「李六條」
    • 1995臺海危機
    • 1996史上第一次正副總統直接民選
    • 1996台灣第一條捷運線
    • 1997《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與「凍省」
    • 1997南非與台灣斷交
    • 1998南北兩個直轄市舉行第二次市長民選
    • 1999李登輝的「兩國論」
    • 1999「集集大地震」
    • 2000台灣執政黨的首次政黨輪替
    • 2001「戒急用忍」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
    • 2002台灣加入WTO
    • 2003台灣爆發SARS疫情
    • 2004「三一九槍擊事件」
    • 2005美國職棒大聯盟洋基隊的「台灣之光」
    • 2008 、2012 、2016 總統大選,政黨輪替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