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批判和實踐典範的會診初探:以臺灣電視遊民新聞為例

出版日期
2018/06/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1968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臺灣的主流電視新聞報導,經常把遊民視為犯罪者或依靠他人施捨的可悲者,不過遊民新聞呈現的,不只是底層人物的生活世界,它還可能是一種「社會病癥」的顯現。本書主要運用美國學者凱爾納 (Douglas Kellner) 所提出的「媒體奇觀」(media spectacle) 來描繪電視遊民新聞的呈現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本書也嘗試將布赫迪厄 (Pierre Bourdieu) 實踐理論運用於電視新聞產製端。「媒體奇觀」理論來自批判典範,而布赫迪厄的實踐理論則來自於實踐典範,各別主張有其衝突與矛盾之處,但藉由遊民新聞的切入,它們在理論上卻可以產生連結與互補。除了能明確指出現今電視新聞的病灶所在,並且也能提出具體改善措施,無論在理論和新聞實務的硏究上,都開創出一種全新格局的視野。
  • 第一章 緒 論
    • 第一節 問題意識
    •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第三節 章節安排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第一節 遊民新聞相關研究
    • 第二節 媒體奇觀
    • 第三節 布赫迪厄的實踐理論
    •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 第四章 電視新聞的遊民形象呈現
    • 第一節 遊民新聞的獵奇偏向
    • 第二節 新聞性節目的遊民形象
    • 第三節 遊民新聞與媒體奇觀
    • 第四節 遊民、權力、價值觀
    •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第五章 遊民新聞與慣習形成
    • 第一節 對遊民的恐懼與好奇
    • 第二節 遊民新聞的取捨
    • 第三節 獵奇類遊民新聞與專題的建構
    • 第四節 遊民尾牙宴的權力意涵
    •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第六章 電視新聞場域的鬥爭遊戲
    • 第一節 電視新聞場域的隱形監控
    • 第二節 新聞工作者的資本與工具
    • 第三節 新聞工作者的謀略和技能
    • 第四節 「歐迪碼成效」的分析
    •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第二節 研究發現
    •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第四節 研究建議
  •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附錄
    • 本書訪談大綱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