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人言平話:賞析古代中國六十部平話小說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60884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從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到了明清兩代,演進為平話,也就是章回小說崛起盛行。只是賦、詩、詞、曲的文學作品,大多源自廟堂、偏重貴族,唯有平話小說雖屬鄉野庶民、販夫走卒,但只要粗識文字,稍通義理,即可捧讀欣賞,津津樂道。尤其平話小說包羅詩詞歌賦,更涉及經史子集,可講、可誦、可閱、可傳,其播散之廣、流傳之邈、影響之深、沉澱之久,實已超越歷朝其他文學之上。
「說話」是兩宋時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娛樂,所以一提到「說話」,很容易的就使人聯想起「宋代」,就好像提起「雜劇」就使人想起「元代」一樣。如宋代的《三國志平話》、《五代史平話》;乃至之後發展成說書體的小說也稱為「平話」,也稱作「評話」。
著名的三國演義就是由平話演進而來,平話以淺近的文言寫成,或文言白話夾雜,這可能是依據史書敷演和常常要引用史書文字所受的影響。目前可以確定為宋人作品的長篇講史平話,有「新編五代史平話」(殘本)和「大宋宣和遺事」兩種。宣和遺事按年演述史事,其中的梁山故事,多採民間傳說,是日後水滸傳的底本,也是研究水滸傳的重要資料。
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本書所列六十部平話小說,均係作者自幼迄今所閱之小說,其中若干集更已有學子作為撰寫博士、碩士論文之參考依據,且更深入研究、詳盡剖析,足見確具探討價值。是以,作者累整一生閱讀與人生之經驗,將每部小說作者生平、書本刻印年代、題材故事演變、人物情節梗概、讀後心得等諸方面,每篇以一千五百字媒介一書,同時略抒所感,稍加評析,以供讀者參考。
如書中神筆史家蔡東帆──《歷朝通俗演義》一文,即在說明在明清兩代,小說作品盛行,讀者遍佈全國,即便是窮鄉僻壤、農家漁戶,只要是有識字的人家,書櫃中都少不了放有幾本小說,尤其到了清末,革命思潮風湧雲起,咸以小說可以啟發民智,促進民主。流亡海外的梁啟超,首先創辦「新小說雜誌」,鼓吹「小說界革命」,當時有一位愛國人士,名叫蔡東帆,響應「藉說部題材,演繹歷史故事,以激發愛國心。」乃傾力創作演義小說。
蔡東帆於宣統元年考中省優等貢生,次年朝考以優等入選,赴福建候補知縣,因看不慣官場惡習,托病回鄉,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店擔任編輯,修撰高等、中等《論說文苑》、《清史概論》等書,從卅九歲起這十餘年中,他夜以繼日,手不停筆,撰寫《中國歷朝通俗演義》十三部,四十五冊,一千零四十章回,合計七百多萬字,把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後1921年這兩千多年間,中國的歷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用衍繹小說的寫法,「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為原則,完成了這部曠世的不朽之作。
光是他寫的通俗演義,就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慈禧太后演義》、《北洋通俗演義》、增訂清初呂安世所著《廿四史演義》,以及《民國通俗演義》半部,合計十三部半。
說實在的,蔡東帆的《歷朝通俗演義》,乃是依據前人的作品加以整理補充而成,不然的話,憑他個人的能力和資料,那能通達一兩千年來的歷史人物,如數家珍?因為在他之前,已有人寫過《隋唐演義》、《說唐傳》、《說唐小英雄傳》、《說唐後傳》、《說唐征西傳》等演義小說、以及明清二代的平話集等等,足供蔡東帆參考,所以才能寫出那麼偉大的鉅著來。
在這部《歷朝通俗演義》中,前十部的內容是這樣劃分的:
《前漢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秦始皇併吞六國起,到王莽篡漢為止,首尾共230年。《後漢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王莽篡漢,光武中興起,到蜀漢劉禪亡國為止,首尾共257年。《兩晉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司馬炎取代魏陳留王起,到劉裕廢晉恭帝自立為止,首尾170年。《南北朝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劉裕代晉稱宋武帝起,到隋恭帝亡為止,首尾計200年。《唐史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隋朝敗亡,到唐昭宣帝被弒為止,首尾共289年。《五代史通俗演義》;有六十章回,從朱全忠弒唐帝自立為後梁太祖起,迄趙匡胤廢後周世宗止,首尾316年。《宋史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趙匡胤黃袍加身起,至元軍陷崖山為止,首尾316年。《元史通俗演義》;有六十章回,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國起,到元順帝敗走開平為止,首尾89年。《明史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朱元璋稱帝起,到思宗自縊為止,首尾276年。《清史通俗演義》;有一百章回,從滿清入關稱帝,迄宣統帝退位為止,首尾294年。
這部長篇鉅著,年來有好幾個出版社陸續印行,版本各異,內容不差。我是在七十歲左右,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把它讀完,對蔡東帆的魄力,欽佩不巳。只是我讀的版本,編印欠隹,大概是為了節省編幅,字體太小,編排太擠,讀來相當費眼吃力,現叫我再讀,恐巳無能為力了。
作者認為,在這六十部小說之外,尚有所謂「六才子書」:紅樓、三國、水滸、西廂、西遊、金瓶等。對於這些著名小說,已有許多讀者已領略一二,或學者方家先後著文評析分解、專著論述,對此,作者自量學淺,只好避重就輕,避談「六才子書」,還請讀者諸君見諒。

吳東權,民國十七年生,福建莆田人,字仲謀,筆名人言、木成林。
政工幹校一期新聞組、文化大學新聞系、香港遠東學院文史研究所畢業。曾任記者、主編、台長,及電影、電視公司經理、總經理;執教於文大、世大、政戰、空大等校廿餘年。
先後編寫「筧橋英烈傳」、「狼牙口」等電影劇作多部;「姐妹花」、「心橋」、「鳳凰樹」等多部電視連續劇本及廣播劇本,迄今已出版著作五十餘部。
曾獲中山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創作獎、國軍文藝金像獎、中興文藝獎等多項。

  • ①盤古氏開天闢地──《開闢通俗志傳》
  • ②想像力絕頂奇妙──《封神演義》
  • ③神筆史家蔡東帆──《歷朝通俗演義》
  • ④鉤心鬥角五百年──《東周列國志》
  • ⑤鬥智慧與鬥陰狠──《孫龐演義》
  • ⑥驅火牛田單破燕──《樂田演義》
  • ⑦硬扯上再世姻緣──《隋唐演義》
  • ⑧自古英雄出少年──《說唐演義全傳》
  • ⑨令讀者氣結胸悶──《精忠岳傳》
  • ⑩功臣之後多豪傑──《粉妝樓》
  • ⑪書名花內容不花──《萬花樓》
  • ⑫英雄豪傑邊關去──《五虎征西》
  • ⑬上元三鼓奪崑崙──《五虎平南》
  • ⑭武俠小說之鼻祖──《三俠五義》
  • ⑮最早的推理小說──《包公案》
  • ⑯公案俠義混合體──《施公案》
  • ⑰為國盡忠除民害──《彭公案》
  • ⑱不近人情的清官──《海公案》
  • ⑲原名是古今小說──《喻世明言》
  • ⑳喻世警世與醒世──《三言》
  • ㉑三言之後有二拍──《拍案驚奇》
  • ㉒馳名世界的小說──《今古奇觀》
  • ㉓通俗性與可讀性──《古今奇聞》
  • ㉔勸世人諸惡莫作──《醉醒石》
  • ㉕酒色定無好下場──《歡喜冤家》
  • ㉖說因果勸人為善──《石點頭》
  • ㉗自然界為之動容──《二度梅》
  • ㉘十三妹尤勝鬚眉──《兒女英雄傳》
  • ㉙歷史遊記的幻想──《鏡花緣》
  • ㉚遺腹子庵堂認母──《玉蜻蜓》
  • ㉛得月臨風山識面──《十二樓》
  • ㉜女媧難補色情天──《五色石》
  • ㉝梁山好漢的下場──《蕩寇志》
  • ㉞諷刺文學的先驅──《儒林外史》
  • ㉟寫景寫人帶諷刺──《老殘遊記》
  • ㊱三才女接力完成──《再生緣》
  • ㊲居然粉黛逞英豪──《三門街》
  • ㊳癲和尚家喻戶曉──《濟公傳》
  • ㊴韻人狂士嘯夕陽──《豆棚閑話》
  • ㊵才子佳人代表作──《玉嬌梨》
  • ㊶無非是舞文弄墨──《平山冷燕》
  • ㊷才女烈男重名教──《好逑傳》
  • ㊸女作家下筆不凡──《天雨花》
  • ㊹名人勝景相輝映──《西湖佳話》
  • ㊺無非是勗忠教孝──《西湖二集》
  • ㊻九死一生於亂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㊼天下烏鴉一般黑──《官場現形記》
  • ㊽奴樂島醜態百出──《孽海花》
  • ㊾廣東城裡沒清官──《九命奇冤》
  • ㊿女是英雄男好漢──《綠牡丹》
  • 51 五美同衾太誇張──《夢中緣》
  • 52 花自飄零月自明──《花月痕》
  • 53 一舉名登龍虎榜──《鳳凰池》
  • 54 駢四儷六寫小說──《燕山外史》
  • 55 政治倫常皆黑暗──《醒世姻緣》
  • 56 從來才子多風流──《合浦珠》
  • 57 刻骨銘心終不悔──《定情人》
  • 58 忠孝兩全奇女子──《金雲翹傳》
  • 59 是才子也是色狼──《五鳳吟》
  • 60 女子有德便是才──《女才子書》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