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創新的教育之道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學得有效率?
在科技日行千里的今天,教育者如何採行創新的教育模式?學習者如何學得更有效率?本書將提出創新學習與教育的做法,以光學神經網路模擬人類生物神經網路(人腦),探討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行為,並解說督導式學習以及非督導式(自修)學習方式,從而導引出學習的藝術,包含聯想、認知、創造性等學習方式,讓您發揮神經網路與生俱來的能力,找到學習的真樂趣。
瞭解神經網路的侷限與潛力,讓你和天賦互相找到對方!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學得有效率?
在科技日行千里的今天,教育者如何採行創新的教育模式?學習者如何學得更有效率?本書將提出創新學習與教育的做法,以光學神經網路模擬人類生物神經網路(人腦),探討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行為,並解說督導式學習以及非督導式(自修)學習方式,從而導引出學習的藝術,包含聯想、認知、創造性等學習方式,讓您發揮神經網路與生俱來的能力,找到學習的真樂趣。
瞭解神經網路的侷限與潛力,讓你和天賦互相找到對方!
楊振寰
賓州州立大學電機系的Evan Pugh講座教授、榮譽退休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曾出版著作及合著10本光學工程教科書以及參考書、4本光學專輯、超過300篇的期刊論文,超過250篇的會議論文、編輯兩本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里程碑叢書、並共同編輯超過25本會議論文集。其中光學工程教科書以及本書都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包俄語、中文、日文、西班牙文與韓文版本。
編譯/
陳柏儒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碩士
劉仁崇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
林俊華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
許育銘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碩士
呂哲宇
國立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碩士
許根玉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
- 動機
- 前言
- 譯者序
- 1 教育的一些常識
- 2 神經網路
- 3 神經網路與數位電腦的主要差異
- 4 以聯想記憶為基礎的神經網路
- 5 人工神經網路的運作
- 6 神經網路的聯想記憶
- 7 神經網路的督導式與非督導式學習模式
- 8 認知學習:理解的藝術
- 9 化繁為簡的學習藝術:學基礎性的東西
- 10 資訊形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 11 大腦(生物神經網路)的可塑性及適應性
- 12 創新的教育
- 13 尋找創新的教育之道
- 14 分享一些想法
- 15 教育的領導階層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