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以智慧化、數位化、網路化為特徵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是當前及未來深刻影響全球競爭格局、中國經濟轉型、企業戰略調整以及我們每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經濟現象。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十二位研究人員長期關注和研究新工業革命問題的成果結晶,基於嚴謹的學術概念和分析框架,揭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演進邏輯和發展脈絡,幫助讀者批判性地審視關於新工業革命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流行說法,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和理性認識。
-
导论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强国战略
-
一 问题的提出:新工业革命
-
二 工业革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
-
三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强国战略
-
-
第一章 新工业革命、制造的重新定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
一 引言
-
二 对制造和制造业经济功能的重新认识
-
三 新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
-
四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与冲击
-
五 重构中国制造业新竞争优势的战略部署
-
-
第二章 新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及其政策含义
-
一 新工业革命的技术结构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
二 新工业革命的经济结构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
三 结语
-
-
第三章 信息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
一 引言
-
二 当前中国 ICT 投资、资本存量和投入强度测算
-
三 ICT 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四 ICT 资本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
五 ICT 对中国 TFP 增长的贡献测算
-
六 结论
-
-
第四章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服务化
-
一 引言
-
二 产业划分、产业融合与制造业服务化
-
三 制造业服务化现状与趋势
-
四 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动力、挑战及潜力行业
-
五 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模式:基于案例比较视角的分析
-
六 政策建议
-
-
第五章 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
一 引言
-
二 生产组织方式与技术浪潮的历史考察
-
三 五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中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
四 第六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与技术经济范式转变
-
五 对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的展望
-
-
第六章 制造范式转换的能源基础
-
一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二 制造范式与能源基础协同演进的历史分析
-
三 支撑“新工业革命”的能源基础转型
-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
-
第七章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企业竞争范式的转变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竞争环境:超竞争环境成为新常态
-
三 竞争理念:基于共享价值的竞合观成为新主流
-
四 竞争方式:生态圈竞争成为新潮流
-
五 竞争资源基础:战略性资源构成出现新变化
-
六 竞争能力基础:核心能力发展呈现新动态
-
七 竞争重点:订单赢得因素发生新转移
-
-
第八章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平台战略与创新
-
一 引言
-
二 平台战略的创新机制
-
三 平台的构建与治理
-
四 平台企业案例选择
-
五 海尔的平台创新实践
-
六 结论与讨论
-
-
第九章 分散式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治理模式
-
一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
二 分散式创新产生的动力机制
-
三 分散式创新的治理模式
-
四 促进分散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
-
第十章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与创新
-
一 引言
-
二 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商业
-
三 大数据驱动管理变革与创新
-
四 “大数据”时代的政策思考和管理启示
-
-
第十一章 工业机器人发展与人机关系变化
-
一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
二 工业机器人对就业岗位的影响
-
三 人机互动关系演变和趋势
-
四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问题
-
五 结论和政策含义
-
-
第十二章 服务化与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变革
-
一 引言
-
二 服务主导逻辑与供应链变革:基于商业模式框架的分析
-
三 服务主导逻辑下的商业模式变革
-
四 电子商务与制造业供应链变革
-
五 电子商务重构制造业供应链的模式:基于典型案例比较的分析
-
六 结论与展望
-
-
第十三章 主要工业化国家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思路和措施
-
一 美国激活制造技术优势的思路与措施
-
二 日本制造业政策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
-
三 德国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思路与重点工作
-
四 比较与启示
-
-
第十四章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
一 现阶段中国产业政策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
二 新工业革命和经济新常态双重背景下的产业政策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三 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是构建功能型产业政策体系
-
四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9671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