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先做先贏!40歲開始規畫、50歲開心打造,好房子讓你笑著住到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0722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好房子,讓你笑著住到老│
40歲開始規畫、50歲開心打造!

越住越年輕
給自己一個安心減齡的家
讓父母好用、自己未來也享受,別等「老了再說」!

【老後的家,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高齡住家≠100%無障礙的家 ●老後的家≠一定要花很多錢
●熟年住家≠長照的家    ●在宅養老≠一定要搬家換房

【熟年住得好,中年就得開始起跑!】

▎在宅養老第一步:翻修好?還是搬家好!
▎別讓他人決定你住在哪裡?怎麼住、和誰住!
▎熟年的家,零壓力改造!局部修整就很好用。
▎暖心再造,滿足個人志趣的家!
▎不是所有房子都有能力陪你到老:家的保存期限、體質再檢視!
▎預留孝親空間,需兼顧父母心理感受。
▎初老與中老期所需的空間特性。
▎「在地、在宅老化的家」必備三大要件。
▎斷捨離:簡單生活,是最容易達成的環保!
▎減物之後就是減念,掃除情緒囤積很重要!

【先做先贏!保命防跌、好使用的局部設計】

▶手:握、舉、拉、抬
降低櫥櫃高度+升降設計∣走道扶手+夜光輔助設計

▶腳:跨、站、坐、走
樓梯升降梯選用∣出入口暫坐設計∣防跌高差設計∣由坐到站不吃力設計∣地板止滑設計

▶視:光線、顏色、紋理
防眼花的地板花色選用∣防炫光幻視的材質選用∣心情平緩明朗的色系選用

【好好打造後半輩子家的人,會笑著住到老!】
這本書想寫給的對象其實再明確不過了!是鎖定在38~55歲、以「預計透過搬家或第二次翻修,創造住到老的家」的屋主。若要再更進一步聚焦,還包括「預計接長輩來住或住附近」、「僅與伴侶同住或獨居」及「想過簡單安全的老後生活」的人。

後半輩子的居所,在購屋或裝修之前,首先要確定的是:自己住、還是跟別人住?這問題最好即早決定,以便在空間上儘早規劃、及早適應。

因此,書中第一單元,從打破一般在宅養老、高齡住宅常見各式的迷思切入。告訴你,熟年的家不是養護中心,而是讓人可以越住越開懷、行動更靈活自如的好居所。如何讓自身興趣與家空間結合、空間移動不費力、取物置物很便利,甚至要讓機能設備充滿愉悅的美感......這些,才是最應該注重的。

此外,本書更希望協助讀者以較少的預算負擔,較少的裝修更動,逐步計畫,踏實著手後半輩子的好居所。

因此,書中拜訪了7位已經實踐了老後夢想的家的屋主,例如:設計師小曼,為腳力退化的80歲母親調動家的格局,走路更省力;60歲退休的阿俊,家中多了木工房,老後的理想家具自己動手做;阿瑤與小郁將住了8年的舊家改造,創造新的機能,更適合老後的彈性變化;40歲的奈麗,將斷捨離帶入空間中,無形中減少了更多時間與金錢的負擔……

這些早早開始計畫、不再受限於不便的空間,舉手投足更為靈活、好好打造後半輩子的家的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能笑著住到老!

本書特色
★ 迷思破除:別等「老了再說」!針對自己與家人需求的關鍵養老裝修與思考。
★ 空間評估:老家結構是否適合養老。究竟是搬家好?還是就地補強整修比較好!
★ 減物心法:告訴你空間收納術、居家斷捨離如何降低耗能,創造安全動線。
★ 設備規畫:給你在宅養老設備、不同需求的精準選配與設計!
★ 真實案例分享:從40歲開始準備的硬體、軟體know how,經驗心得一次告訴你。

(阿羚)
獨立採訪、記錄有關生活與住宅的一切。並以樂齡、綠色生活、回歸簡單本質等做為講座主題。至今記錄有友善生活包括《從斷捨離開始,打造你的新家感!》、《想住一輩子的家》、《這輩子 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會說故事的空間》、《老屋綠改造》、《樂在原木生活》…等書。 提供諮詢服務如下:住家整體空間規劃建議、局部空間改善、陪伴買屋家庭看屋、住家環境條件之改善等。

FB粉絲團:《林黛羚》
官方Line ID:@ddn4393c
部落格:《好宅好人好生活》

  • 前言/40歲準備後半輩子的家,50歲打造剛剛好!
  • Ch 1 越住越年輕!打造安心減齡的家
    • Part01 不要「等老了再說」,40~60歲是住的關鍵準備期
      • 01/高齡住家≠100%無障礙的家—零壓力改造!局部修整就很好用
      • 02/熟年住得好,中年就得開始起跑—別讓他人替你決定住在哪裡?怎麼住!
      • 03/老後的家≠長照的家—越住越年輕,打造滿足個人志趣的家!
      • 04/並不是所有房子都有能力陪你到老—家的保存期限,體質再檢視!
      • 05/預留「孝親」空間,需兼顧心理感受—讓自己安心?還是父母開心!
    • Part02 簡單生活,是居家「防弱措施」的第一步!
      • 01/反正「收起來也會忘」,就給需要的人吧!—丟不掉嗎?試試《什麼東西不見了?》檢測法!
      • 02/減物,先從自己的東西開始!—學會「不惹怒家人」的優先整理術
      • 03/簡單生活,是最容易達成的環保!—減物不是浪費,還能降低室內耗能,創造安全動線
      • 04/長輩是斷捨離的最大敵手,怎麼辦?—避免正面衝突,調虎離山很好用!
      • 05/減物之後就是減念 —有情而不濫情,掃除情緒囤積小技巧
    • Part03 「在家養老」翻修觀念養成
      • 01/家,滿足初老及中老的需求,並為老老做準備—以「水區」為核心,規畫浴室臥室廚房黃金三角
      • 02/「在地、在宅老化的家」必備三大要件—好空間、社區聚點、無障礙動線,笑著住到老!
      • 03/熟齡住宅,翻修好還是搬家好?—在宅養老的住家改造原則
    • Part04 局部改造:減法設計、保命防跌!
      • 01/手:握、舉、拉、抬—櫃設計+扶手設計,取物省力、移動穩定
      • 02/腳:跨、站、坐、走—升降椅、暫作設計、輔助扶手、防滑地板,四大安全規畫
      • 03/視:光亮、顏色、紋路—素色建材、防炫光折射物件,讓熟齡眼力清晰
  • CH 2 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
    • CASE01 讓腳力退化的母親,在家也能行動自如
    • CASE02 從40歲開始,幫生活/人生減重
    • CASE03 家的第二次改造,新家感一次住到老
    • CASE04 用手工藝暖心再造,60歲以後的家
    • CASE05 孩子不好意思,這裡沒有留你們的房間!
    • CASE06 吃喝聊天看藝術,我家就是美術館
    • CASE07 拆掉多餘裝潢,留白就是賺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