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目前為止,循環經濟在產業界依然相當冷門。相反的,大自然中處處可見循環經濟的例子。循環經濟是一種可周而復始、永久存續、帶來正面影響的生產製造方式。這是一種正向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要求我們時時修正,讓生產過程和能源需求達到最佳狀態,才能儘可能以最少的資源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循環經濟並非只是單純的資源回收,或是像大家常說的降低負面衝擊。回收出現在產品生命的最後階段,而且有時候某些材料只能回收一次!循環經濟要求我們儘可能全面性的檢視整個體系,一開始就要慎選材料,好讓我們(理想上)不需要進行回收。最好的垃圾就是不製造垃圾。
本書提倡的思考方式以下列兩種理論為基礎: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經由夥伴的共同創作、簡易的原型設計及持續的修正,開發新的想法與做法,並付諸實行。
仿生學(biomimétisme):從三十八億年的大自然研發史中學習,重新檢視現有的系統、材料與形式。
本書作者尼古拉.布丹與畢爾.薩佛黑協助企業、地方自治團體及民間團體重新思考所提出的產品或服務,讓這些產品與服務不但提供更高的經濟效益,對使用者與自然環境而言也更加友善。
相關報導:
「一邊遊戲一邊開會」:Wiithaa用桌遊工作坊,讓企業跨部門員工一同改寫商業模式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39436
本書特色
地球是一艘孤獨的太空船,沒有無限物質的儲備庫,既沒有開採也不能被汙染,人類必須要回到自己在生態系統循環中的位置,進行物質再生產──鮑爾丁(K.E. Boulding)
生態綠總經理徐文彥、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綠學院執行長楊雅雲 共同推薦
★ 深入淺出的說明 + 手繪插圖 = 易懂有趣的循環經濟
★ 師法自然創造零廢棄物的生產設計──改變觀念、改變世界
★ 以桌遊找尋企業存在的意義 → 改良固有且產生垃圾的生產模式 → 讓眼前的廢料成為未來的獲利
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
尼古拉.布丹是輝塔設計工作室(Wiithaa)的共同創辦人,這間工作室倡導循環經濟,提供設計與創新開發服務。為了推動企業加入循環經濟,布丹與夥伴合作設計出一套教材,稱為「循環設計室」(Circulab)。「循環設計室」現在已形成全球性的合作網絡,擁有許多受過訓練及認證的顧問。
布丹有多年教學經驗,曾在商業學校、設計學校、工程學院及政治學院教授設計與經濟相關的課程。他也在許多國際性活動中發表演講(包含TEDx),談論與大自然重建連結之道。
布丹畢業於巴黎四大新聞與傳播高等學院(Celsa),並取得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設計管理碩士學位,對史丹佛大學知名的創意理論「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有深入的研究。他為企業舉辦協作工作坊,藉由經營模擬遊戲與簡易的原型設計活動,幫助企業將宏大的理想化為具體的產品與服務。
布丹向來熱愛大自然,提倡永續發展,支持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理念。他也投入仿生學的研究,現在常舉辦踏查工作坊,帶領學員從自然法則中學習更有效、更富有韌性的創新發明之道。
畢爾.薩佛黑Brieuc Saffre
畢爾.薩佛黑是輝塔設計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輝塔工作室成立於二○一二年,是第一個秉持循環理念的設計工作室。薩佛黑也參與「循環設計室」的設計,這套教材的目的是幫助企業及地方建立循環經濟模式,不但用途多元,也豐含趣味性。二○一五年,「循環設計室」開始發展合作網絡,目前已擴展至十五個國家,翻譯成七種語言。二○一六年,薩佛黑等人成立新創公司「Agripolis」,推廣都市農耕。
薩佛黑在行銷與企業經營領域曾出版多本著作,並曾在商業學院及工程學院教授相關課程。他與巴黎萊雅、宜家家居(IKEA)、蘇伊士集團(Suez)等公司合作,幫助這些企業了解循環經濟,掌握先機。
- AVANT-PROPOS 作者的話
- PRÉFACE 推薦序
- INTRODUCTION 序論
-
PREMIÈRE PARTIE - LE MONDE CHANGE 第一部 變動的世界
-
Chapitre 1 - Dans quel monde vit-on ? 第一章 今日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
不穩定現象的蔓延
-
Regarder et apprendre 觀察與學習
-
Le solaire : l'autre énergie 太陽能:能源新選擇
-
L'optimisation 最佳化
-
Écosystème 生態系統
-
-
Chapitre 2 - Innover selon les lois de la nature 第二章 符合自然法則的創新設計
-
三十八億年的生命史
-
L'innovation par l'évolution 在演化中創新
-
Résilience : multiplier les opportunités 韌性:增加機會
-
S'intégrer dans l'écosystème 成為生態系統的一環
-
L'Homme fait partie de la Nature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
Repenser le design et les systèmes 重新看待設計與系統
-
Intégrer les usages pour innover 建立在使用經驗上的創新設計
-
-
Chapitre 3 - Quel monde v eut-on ? 第三章 我們追求的世界
-
本世紀的重大課題
-
有機肥皂如何傷害原始林地
-
減少傷害已經不夠了
-
Vers une économie positive et vertueuse 建立正向良善的經濟體系
-
Une économie de l'abondance en accord avec les lois universelles 依循宇宙法則的富饒經濟
-
Une économie de la valeur partagée et de la résilience 共享價值及充滿韌性的經濟
-
-
-
DEUXIÈME PARTIE - COMMENT AGIR ? 第二部 如何行動?
-
Chapitre 1 - Se recentrer et envisager l'avenir 第一章 省視自己,放眼未來
-
省視自己
-
用地圖呈現自身處境
-
創造生機的事業
-
「循環設計室」討論板
-
循環設計室夥伴討論板
-
從企業的存在意義出發
-
建立企業存在的意義
-
企業宗旨的宣示
-
擘畫藍圖:化願景為真實
-
組織目標:建立「企業路線圖」
-
-
Chapitre 2 - Valoriser toutes ses ressources et savoir-faire. 第二章 為所有資源與知識創造價值
-
讓眼前的廢料成為未來的收益
-
重新思考生產流程
-
了解企業使用資源的現況
-
實踐產業生態學
-
-
Chapitre 3 - Upcycler tout son écosystème 第三章 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
-
學習自然智慧,創造全新感受
-
仿生卡
-
著眼於使用者感受的生態設計
-
找回資源的掌控權
-
讓生態系統與公共財生生不息
-
全方位的正面效應
-
-
-
TROISIÈME PARTIE - CAS PRATIQUES ET PROBLÉMATIQUES QUIVOUS CONCERNENT PEUT-ÊTRE… 第三部 實際案例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
-
Transformer des déchets en opportunit és 讓廢物變成寶物
-
Optimiser toutes les ressources 讓所有資源得到最佳利用
-
Repenser un produit ou service déclinant 搶救商機大作戰
-
Diminuer sa dépendance en matières premières 減少對原料的依賴
-
Transformer une contrainte en opportunités 化阻力為助力
-
Repenser l'expérience client pour créer de nouvelles opportunités 重新打造使用經驗,開拓全新視野
-
Générer l'abondance dès la conception 用好設計孕育豐沛生命力
-
Favoriser la résilience d'un territoire pour relancer l'activité industrielle 強化地區韌性,再啟事業活力
-
- CONCLUSION 結論
- POSTFACE 跋
- BIBLIOGRAPHIE 參考資料
- REMERCIEMENTS 致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