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有廁出租:政商共謀的殖民城市管治 (1860-1920)

出版日期
2018/04/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7575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公廁有市,夜香有價。
早期香港的商人爭相經營公共廁所,原因何在?
公廁遍地開花,形成商業網絡,比「走水貨」利潤更高?
公廁衍生的衛生問題,連政府也無權過問?

由公廁商品化,透視香港殖民地城市管治形態。


有廁出租,價高者得﹗

鴉片戰爭後,絲綢重鎮順德與環球絲綢市場接軌,為了提升養蠶桑葉的質量,高價收購香港糞便作肥料,觸發華藉地產商在港擴建商業公廁,高價招租充當糞便收集站。商業公廁主導其時公廁服務,緩解以公帑及官地建政府公廁的壓力。

香港人口密集,興辦糞廁的難度甚高,地主每以臭氣擾人、物業價值受損而反對政府公廁,地產商建的「屎坑」卻持續服務半個世紀。究竟商人運用甚麼策略化解矛盾?政商在城市基礎建設中潛在甚麼張力?環球絲綢市場怎樣左右公廁服務?本書透過政商共謀公廁商品化,探討社會精英運用土地資源在管治上佔有重要角色,為殖民城市管治注入新形態。


本書特色:

1. 本書把公共廁所放大到社會歷史的大環境中去審視,透過社會的發展、人與人及社會的關係,揭示當中的經濟利益關係及土地分配,分析興建公共廁所的社會經濟因素。

2. 本書由作者博士論文修改而成,內容建基於歷史檔案資料,研究由2013年前已展開。本書內容將具真確性及歷史價值,值得研究香港歷史人士參考。
  • 獻詞
  • 鳴謝
  • 引言 政治經濟脈絡下的公廁
  • 第一章 公廁商品化下的城市管治
    • 三大疑問:衛生現代性、公共角色階級性、公廁服務持續性
    • 政商互為依存模式的城市管治
  • 第二章 土地資源壟斷和公共衛生
    • 地產市場的擴張
    • 華籍地產商在公共衛生管治的專屬位置
    • 被商界綁架或不被綁架?
    • 總結
  • 第三章 公廁供需和城市管治
    • 城市公共衛生管治邏輯
    • 華人—歐洲人健康命繫一線
    • 殖民公廁:治理華人的「空間技術」
    • 總結
  • 第四章 商品化的公廁:集糞便收集站、物業項目和公廁於一體
    • 以糞養廁
    • 公廁選址的張力
    • 地產項目:地產商投身公廁市場
    • 重疊空間:道德空間和財富累積空間
    • 總結
  • 第五章 公廁景觀—地產霸權成就商業公廁
    • 「勢力影響範圍」:解決公廁投訴的政治方法
    • 相互緊扣的土地利益和權力
    • 「勢力影響範圍」對政商關係的政治意義
    • 總結
  • 第六章 由政商利益同盟看殖民城市管治
    • 由資源帶動的城市管治
    • 沉默的共謀模式
    • 城市管治下的政商張力
  • 參考書目
  • 附錄:縮寫一覽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