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後現代變形記:曱甴好想變蝴蝶
生命歷程就是一個迷宮,只要認清方位,就會走出迷宮,找到自己要找的路。
也許,尋求生命的意義,重要的不在意義本身,卻在每一步的過程裡。
「當客觀失去存在價值,歷史也將成為永遠的過去式。沒有了時間的積累沒有了過程,沒有了過去,也就沒有未來,這將造成一種觀念的徹底改變:無須蛻變,曱甴就是蝴蝶。」──林奕華
曱甴(蟑螂)也可以變蝴蝶?
「存在」,其實是一個似易難明的課題,雖然我們每日都在努力經營著。「存在」的人在「存在」的過程中不停作出選擇,有人選擇努力成為自己;有人選擇不成為自己;亦有些人總是不願意接受當刻「存在」的自己,總是希望超越自己,走出自己,成為理想中的「存在」。「變」是無可避免。
瓊丹的生活猶如一般的普通人,重複單調,其實她一直想轉變,卻又縱容自己的惰性,但她卻會時常問自己:該如何走下去才可尋回生命的核心?
她喜愛蝴蝶,很想跟它們一樣的自由,一樣的飛。
一天,她在山頂的長凳上不知不覺地朦朧的睡著,赫然夢見自己變成一隻曱甴。大家都清楚,做夢的時候,看到的是清醒時看不到的世界,而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變得合理化。
已變成曱甴的瓊丹,終極目標就是轉化為蝴蝶。在夢境中,牠經歷過超人的洗禮,有過一個獨特而難忘的跨時空之旅!
瓊丹來到一間很古舊的圖書館,像是進入了哈利波特的世界,歌德式建築,又像拜占庭教堂的開放式圓天窗,拱木長型閱讀室,深不見盡頭,光線黝暗,這裡還有螺旋式樓梯,四處空蕩無人,時間彷彿停頓。瓊丹就在這個謎一樣的迷宮內,努力探索牠自己的身分及存在之謎,努力尋找出路。牠接觸了古希臘神話、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及表像的世界》;以至貝克特的《等待果陀》、卡夫卡的《變形記》、卡繆的《異鄉人》、以至《莊子》等不同的書籍章目;又看到很多的古今藝術名畫,如米切利諾、波提切利、梵谷、孟克、馬格利特、培根、基里訶、達利、安迪華荷等等,還有當代藝術家Damien Hirst、Cindy Sherman,Barbara Kruger的作品;以及賈克梅蒂的雕塑等。
在圖書館中,瓊丹與歷史上的哲人文豪交談,與古今重要的藝術家隔空對話,令瓊丹在他們的作品中更明白他們一種對自我存在的反思,對未來世界美好的冀盼;而作為曱甴的瓊丹,亦不斷從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消化這個世界。在溝通接軌的過程,牠肯定自己並嘗試超越自己,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然而,牠最後發現,原來最大的轉化,不在乎外在的軀體,而是內在的力度與精神。一切都不需外求,其實所有答案都在每個人的內心裡面,就是:「認識你自己」。
也許,尋求生命的意義,重要的不在意義本身,卻在每一步的過程裡。
「當客觀失去存在價值,歷史也將成為永遠的過去式。沒有了時間的積累沒有了過程,沒有了過去,也就沒有未來,這將造成一種觀念的徹底改變:無須蛻變,曱甴就是蝴蝶。」──林奕華
曱甴(蟑螂)也可以變蝴蝶?
「存在」,其實是一個似易難明的課題,雖然我們每日都在努力經營著。「存在」的人在「存在」的過程中不停作出選擇,有人選擇努力成為自己;有人選擇不成為自己;亦有些人總是不願意接受當刻「存在」的自己,總是希望超越自己,走出自己,成為理想中的「存在」。「變」是無可避免。
瓊丹的生活猶如一般的普通人,重複單調,其實她一直想轉變,卻又縱容自己的惰性,但她卻會時常問自己:該如何走下去才可尋回生命的核心?
她喜愛蝴蝶,很想跟它們一樣的自由,一樣的飛。
一天,她在山頂的長凳上不知不覺地朦朧的睡著,赫然夢見自己變成一隻曱甴。大家都清楚,做夢的時候,看到的是清醒時看不到的世界,而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變得合理化。
已變成曱甴的瓊丹,終極目標就是轉化為蝴蝶。在夢境中,牠經歷過超人的洗禮,有過一個獨特而難忘的跨時空之旅!
瓊丹來到一間很古舊的圖書館,像是進入了哈利波特的世界,歌德式建築,又像拜占庭教堂的開放式圓天窗,拱木長型閱讀室,深不見盡頭,光線黝暗,這裡還有螺旋式樓梯,四處空蕩無人,時間彷彿停頓。瓊丹就在這個謎一樣的迷宮內,努力探索牠自己的身分及存在之謎,努力尋找出路。牠接觸了古希臘神話、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及表像的世界》;以至貝克特的《等待果陀》、卡夫卡的《變形記》、卡繆的《異鄉人》、以至《莊子》等不同的書籍章目;又看到很多的古今藝術名畫,如米切利諾、波提切利、梵谷、孟克、馬格利特、培根、基里訶、達利、安迪華荷等等,還有當代藝術家Damien Hirst、Cindy Sherman,Barbara Kruger的作品;以及賈克梅蒂的雕塑等。
在圖書館中,瓊丹與歷史上的哲人文豪交談,與古今重要的藝術家隔空對話,令瓊丹在他們的作品中更明白他們一種對自我存在的反思,對未來世界美好的冀盼;而作為曱甴的瓊丹,亦不斷從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消化這個世界。在溝通接軌的過程,牠肯定自己並嘗試超越自己,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然而,牠最後發現,原來最大的轉化,不在乎外在的軀體,而是內在的力度與精神。一切都不需外求,其實所有答案都在每個人的內心裡面,就是:「認識你自己」。
- 代序:變與不變 林奕華
- 前言
- 楔子
-
第一章:每個人──總有一個夢
-
1. 一切從瓊丹開始‧尋回生命的核心
-
2. 瓊丹身軀的退化‧生命轉化的開端
-
3. 遇上赫斯特的蝴蝶‧生命的啟示
-
-
第二章:凡人──有其不可的超越
-
4. 歌德《浮士德》‧超越塵世的妄念
-
5. 奧古斯丁《懺悔錄》‧「人」是有限體
-
6. 但丁《神曲》‧探索人類的命運
-
-
第三章:生存──一種永久的征服
-
7. 希臘神話‧美麗的生命力
-
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理想中的「超人」
-
9. 梵谷自畫像系列‧「存在」的引證
-
10. 叔本華如是說‧人是野獸,欲慾望無窮
-
11. 貝克特《等待果陀》‧等待的迷失
-
12. 孟克《吶喊》‧存在的鬱悶
-
-
第四章:人──一種「欠缺」的存在
-
13. 「存在」‧選擇成為真正的自己
-
14. 卡夫卡《變形記》‧異化的存在
-
15. 賈科梅蒂《行走的人》‧該往何處去
-
16. 培根的教皇肖像‧暴力的存在
-
17. 卡繆《異鄉人》‧無法逃脫的命運
-
18. 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為苦難找出路
-
19. 基里訶《街道的神秘與憂鬱》‧生命的偶然
-
20. 達利《記憶的永恆》‧存在的瞬間
-
21. 安迪華荷‧找到慾望的方向,向前奔跑
-
22. 芭芭拉克魯格《我買故我在》‧物質確證自我的存在
-
-
第五章:來世不可待──認識你自己
-
23. 赫斯特《美麗的花蝴蝶》‧存在就是被感知
-
24. 莊子‧忘我忘世,逍遙天際
-
25. 曱甴變蝴蝶‧走出自己
-
26. 人間世‧輕如蝴蝶般起舞
-
- 參考書目
- 鳴謝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