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以傳記方式側寫金庸,包含成長、工作、言論發表與小說創作的背景,以及其生活經歷、政治思想等面向。
★深入認識作者各個重要時期,洞悉每一本金庸小說背後的時空背景。
★特別收錄的生平與創作年表,讓讀者查究金庸的創作歷程。
★深入認識作者各個重要時期,洞悉每一本金庸小說背後的時空背景。
★特別收錄的生平與創作年表,讓讀者查究金庸的創作歷程。
傳記作家,文化學者。對民國人物,《易經》與經營,紅學與獄神廟素有研究。
出版有《絕版詩話──談「民國時期」初版詩集》、《儒俠金庸傳》、《張靜江傳》、《中國神秘的獄神廟》、《易經與經營之道》、《紅樓半畝地》、《傷寒論名方解析》、《嘉業南潯》、《文博玩家──王世襄傳》等二十多本著作。
- 前言
- 楔子
-
上篇
-
第 一 章 如日初升
-
一、新生的共和國
-
二、一石激起千層浪
-
三、為了燦爛的前途
-
四、踏上故都北京
-
五、夢斷外交官
-
-
第 二 章 海寧查家
-
一、袁花鎮的傳說
-
二、江南有數人家
-
三、查文清與丹陽教案
-
四、父親的藏書
-
-
第 三 章 求學生涯
-
一、老師章克標
-
二、母校如慈母
-
三、母親病亡
-
四、惜別碧湖聯高
-
五、爛柯山的石樑
-
六、留戀湘西
-
七、到重慶讀大學
-
-
第 四 章 抗戰後的生涯
-
一、新聞事業的開端
-
二、進入《大公報》
-
三、白手赴香江
-
四、一個時代的終結
-
-
-
下篇
-
第 五 章 五十年代的日子
-
一、從《大公報》到《新晚報》
-
二、俠氣滿香江
-
三、書劍碧血露鋒芒
-
四、別了,《大公報》
-
五、「觸電」長城
-
六、《射鵰》一出、莫與爭鋒
-
-
第 六 章 創立《明報》
-
一、告別「長城」、另謀出路
-
二、初創《明報》
-
三、苦撐局面
-
四、逃亡潮帶來的契機
-
-
第 七 章 審慎而靈活的報業生涯
-
一、健筆寫社評
-
二、參悟佛經寫《天龍》
-
三、筆戰《大公報》
-
四、世界,你好
-
五、文革中的《明報》
-
六、「六七風暴」
-
七、政治寓言:笑傲江湖
-
-
第 八 章 《明報》集團的崛起
-
一、海上升《明月》
-
二、《明報》的多元發展
-
三、《明報週刊》的亮相
-
四、《鹿鼎記》問世
-
五、儒俠的經營風格
-
-
第 九 章 從「俠」到「儒」
-
一、掛印封筆
-
二、十年修訂
-
三、與蔣經國的對話
-
四、寶島之行
-
五、離婚與喪子
-
六、董橋接手《明報月刊》
-
-
第 十 章 二十八年後的故國還鄉
-
一、北望神州
-
二、見到小平同志
-
三、廖公的宴請
-
四、故國萬里遊
-
-
第十一章 為香港回歸參政議政
-
一、回港後的暢談
-
二、「哈公怪論」的消失
-
三、關注香港的前途
-
四、為《基本法》草案再赴北京
-
五、主持「武林大會」
-
六、一寸丹心誰人知
-
七、「主流方案」引來的風波
-
八、平心靜氣談政制
-
-
第十二章 竹裡坐銷,花間讀書
-
一、退出草委會
-
二、部署引退
-
三、淡出《明報》
-
四、在牛津作訪問學者
-
五、筆戰彭定康
-
-
第十三章 退而不休的金庸
-
一、與第三代領導人的會面
-
二、放下無求心自在
-
三、于品海能順利接班嗎
-
四、任浙大教授和院長
-
五、《鹿鼎記》尋根與湖州行
-
-
第十四章 金庸生活談片
-
一、在北大演講
-
二、嶽麓書院講「中國歷史大勢」
-
三、女性的論說
-
四、評點的風波
-
五、王朔對金庸拮問
-
六、頻頻活動、漫話人生
-
七、影視劇中的金庸小說
-
-
第十五章 金庸浙大辭職風波
-
一、風波緣起
-
二、金庸站在風波口
-
三、塵埃落定
-
四、風波後的反思
-
-
第十六章 再探求一個燦爛的新世紀
-
一、坐客《南方人物週刊》
-
二、金庸小說終結版的問世
-
三、金庸小說進課本的是與非
-
四、從為金庸塑像說起
-
五、人生何處不相逢
-
六、道不孤享晚景
-
-
- 金庸生平及創作年表
- 參考文獻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