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現當代人學史:思想演變的時代特徵及其歷史軌跡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449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讀者評選的2002年度《書屋》十佳論文獎!
★ 以宏觀角度,完整講述中國現當代「人」的議題與思想發展!

本書按時代共分為三大部分,首談中國人學思想史上的六次啟蒙:
周代「人」的覺醒、六朝開啟適性逍遙、明清四辨思想──理欲之辨、義利之辨、公私之辨、凡聖之辨;及至中國近代以「平等」反「綱常」、以「自由」反「專制」等啟蒙;五四運動開啟西方價值、批判專制造就第六次啟蒙思潮勃發──「人性」的回歸和「人權」的正名。

上篇探討現代人學的啟蒙與救亡:
陳獨秀吹響「個人本位主義」號角、李大釗提出「互助」與「尊勞」、蔡元培的「人道主義」和「思想自由」、魯迅「立人」思想體系、周作人「人的文學」宣導、毛澤東人學思想的前後演變;從胡適到儲安平、從王實味到梁漱溟,及至張競生自然主義的性學體系……思想運動的活躍,為人學在中國奠定基礎!

下篇談論當代人學的失落與復歸:
談一統天下的異響:毛澤東與鄧小平時代的人學狀況,胡風的精神重於一切、馬寅初「新人口論」,從巴人到錢谷融「文學是人學」、遇羅克黑暗中的人權宣言、顧准「用鮮血做墨水的筆桿子」。在禁錮時代的中國人學留下了不致讓人汗顏的寶貴座標!
探析關於人性、人道主義和社會主義異化問題:潘曉「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李澤厚「哲學的主題是命運」、劉再復人性二重組合原理、劉曉波對感性與個性的極度強調、王元化獨立思想,自由精神、李慎之呼喚民主與自由、何清漣為經濟學引回人類關懷、錢理群呼喚精神界戰士、摩羅咀嚼恥辱、精神鬥士余杰。為自由思想提供土壤,成為自由空氣和獨立精神的表徵。
分析「個體精神獨立」和民主自由的主題:劉達臨對中國當代性文化研究、潘綏銘性學研究與啟蒙、李銀河性的亞文化研究和性立法思想與錢中文新理性精神、夏中義《大學人文讀本》,新世紀的人學走向。將「性」歸為「人性」的一部分,將性學導入人學,成就性學觀念思潮。

祁志祥,江蘇大豐人,1958年生。文學博士,曾在上海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政法學院國學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中心研究員。曾在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等出版過十多部學術著作,發表過數百篇學術論文,作品曾獲中國全國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優秀圖書獎。

  • 前言 「人學」的概念闡釋、學科發展及其主要構成
    • 一、「人學」概念的涵義及其學科發展
    • 二、人性論
    • 三、人生觀
    • 四、人治論
    • 五、人格論
    • 六、社會理想論
  • 緒論 中國人學思想史上的六次啟蒙
    • 一、 周代:「天」、「神」的退場、「人」的覺醒和「民」的凸顯,第一次啟蒙思潮的掀起
    • 二、 六朝:鍾情任欲,適性逍遙,第二次啟蒙思潮的奔突
    • 三、 明清:理欲之辨、義利之辨、公私之辨、凡聖之辨,第三次啟蒙思潮的洶湧
    • 四、 近代:中西攜手、共擊綱常,第四次啟蒙思潮的交匯
    • 五、 五四運動:高揚西方價值、批判專制思想,第五次啟蒙思潮的激蕩
    • 六、 新時期:「人性」的回歸和「人權」的正名,第六次啟蒙思潮的勃發
  • 上篇:現代人學:啟蒙與救亡
    • 一、概述:雙重主題的變奏
    • 二、陳獨秀:「個人本位主義」的號角
    • 三、 李大釗:「互助」與「尊勞」的人性論與道德觀
    • 四、蔡元培:「人道主義」和「思想自由」
    • 五、魯迅:「立人」的思想體系
    • 六、周作人:「人的文學」的宣導
    • 七、毛澤東人學思想的前後演變
    • 八、從胡適到儲安平:自由主義香火不斷
    • 九、王實味:延安自由思想的犧牲
    • 十、梁漱溟:「新儒學」的人論
    • 十一、張競生:自然主義的性學體系
  • 下篇:當代人學:失落與復歸
    • 一、概述:從人的失落到人的復歸
    • 二、一統天下的異響
    • 三、鄧小平:富民利國的人學思想
    • 四、滿園春色關不住
    • 五、談性色不變
    • 六、21世紀的人學走向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