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太陽旗下的罪惡:不為人知的日本遠東戰爭罪行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2992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二戰後,東京審判中確認的日本三大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與「緬泰死亡鐵路」,其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南京大屠殺,後兩者罕為人知。
抗戰史研究團體「季我努學社」蒐羅大量史料,特以專書介紹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在遠東的侵略行為,包括巴丹死亡行軍、緬泰死亡鐵路、地獄航船及其大量掠奪白人戰俘和平民充當奴隸勞工。書中特別收錄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者列斯特‧坦尼博士的回憶錄;至於南京大屠殺的部分,則跳脫受害者的角度,以西方人士的視角客觀呈現,對於理解二戰這段歷史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康狄這群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情執著,充滿朝氣。他們熟諳媒體傳播的規律,懂得以合適的方式將史學的研究成果通過現代媒體向廣大的讀者進行傳播,普及了抗戰史知識,他們的努力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回擊。
——中國近現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 張憲文

該書作者以國際視野、世界眼光,運用大量歐美人士回憶錄等史料,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在遠東犯下的種種駭人聽聞的戰爭暴行。昭示唯有以史為鑒,方能維護和平,避免悲劇重演。
——著名日軍侵華史專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曉秋

此書對日本戰爭罪行的三個標識性事件進行了全面剖析。而揭露歷史上的醜惡,是為了防止悲劇重演,我想正是這個原因鞭策著康狄先生努力不輟,向人們解讀歷史的真實。我相信,通過對此書的閱讀,在瞭解歷史真相的同時,人們也會更加珍愛和平。
——著名抗戰史學者、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抗日戰爭研究》前主編 榮維木

國內學者較多關注日軍在中國的戰爭暴行,而較少關注日軍在中國以外的戰爭暴行。康狄新書用全新視角、世界眼光追述了日軍在遠東特別是東南亞等地的暴行。該書的出版對於我們全面認識瞭解二戰時期日軍遠東暴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著名抗戰史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連紅

本書特色

首部完整研究日軍遠東三大戰爭暴行,「南京大屠殺」、「巴丹死亡行軍」、「緬泰死亡鐵路」的專著!

中國近現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 張憲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曉秋&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榮維木&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連紅,強力推薦。

特別收錄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者列斯特‧坦尼博士的回憶錄精華。

筆名康狄,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北京蒼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編輯,臺灣蒼璧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資深編輯、記者、譯者,先後供職於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社下屬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

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級學術期刊發表文章60餘篇,近10篇文章被《新華文摘》、《近代史研究》全文轉載及索引。在大陸《炎黃春秋》、《時代週報》、臺灣《傳記文學》、《古今藝文》、美國《僑報》等報刊發表文章近兩百萬字。

在大陸、臺灣、香港出版書籍20餘部,其中《辛亥革命》、《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四卷本)獲得「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其參與翻譯的《東京審判研究叢書》及擔任總校譯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抗戰影像叢書》(30卷本,即將出版)均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

  • 序言一\張憲文
  • 序言二 用世界眼光來記憶日軍暴行\張連紅
  • 導言 歷史的正義裁決―東京審判中的日本戰爭罪行
  • 壹、南京大屠殺
    • 英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 德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 日本在南京的圖書劫掠
    • 鮮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
  • 貳、遠東戰爭罪行
    • 我們將把你們送到大牟田
    • 金百合計畫揭密―日本二戰掠奪亞洲巨額財富黑幕
    • 日軍強迫美軍戰俘修建緬泰死亡鐵路秘聞
    • 不義之財―日本工業巨頭吞沒盟軍戰俘血汗錢
    • 關於巴丹死亡行軍命令發布者的考證―辻政信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 地獄航船―日本二戰轉運白人戰俘的「海上活棺材」
    • 「大檢證」和「大肅清」―日本對新馬華人的大屠殺
  • 參、列斯特‧坦尼博士回憶錄
    • 巴丹死亡行軍―列斯特‧坦尼親歷的死亡之旅
    • 日式死亡木馬
    • 盟軍游擊隊在行動
    • 巴丹「殺戮遊戲」
    • 日本死亡礦井
    • 解放東方「奧斯維辛」
  • 肆、日軍刺殺中國政要
    • 日軍為什麼刺殺張作霖―兼論張作霖的歷史功績
    • 偉哉上將軍―日軍誘降與吳佩孚之死
  • 伍、抗爭
    • 軍統原來是幕後推手―再探南京毒酒案
    • 並非徒勞的抗爭―我是怎樣退出南京的
    • 勇者的正義之舉―紀念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壯士
    • 狼子野心的「饕餮」―甲午戰爭兩甲子評伊藤博文
  • 陸、國際評論
    • 道歉賠償:日本政府的義務
    • 有戰爭罪行責任而沒有受到審判的裕仁天皇
    • 不能忘卻的紀念:對日本右翼的有力回擊―為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叫好
    • 歷史的正義永遠不會遲到―談「慰安婦」文獻申遺
    • 任他山雨欲來,我自巋然不動―解讀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 諂媚無底限―澳大利亞總理公開稱讚侵略者
    • 人質何辜 政客無情―警惕安倍政府借機修憲
    • 請記住他的笑臉―緬懷充滿愛心、英勇無畏的自由記者後藤健二
  • 柒、前輩書評
    • 揭露日本戰爭罪行的又一力作\張憲文
    • 滿洲歹土―《日本在華的間諜活動》一書的歷史背景\步平
    • 不僅僅是舊事重提\馬振犢
    • 被遺散的東北義勇軍「秘史」―萬斯白《日本在華的間諜活動》中的歷史秘聞\余戈
    • 零零七還是閔希豪生男爵―解析萬斯白\薩蘇
  • 附錄
    • 美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約翰‧馬吉和明妮‧魏特琳日記中的日軍性暴行\多國麗
    • 季我努學社在路上―兼向榮譽社長張憲文教授致敬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