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政治必須重新盤點
經濟必須重新定位
社會價值必須重塑
本書結集作者在各大報發表的評論文章,分為政治運作、經濟社會及教育文化等三大部分,含蓋了政治、國際關係、兩岸關係、經濟、社會、勞工、環境、教育、文化、行政等相關公共領域的議題,不僅有學理的依據,更有其個人獨到的見解。作者站在台灣長遠的觀點,以人民福祉為核心,沒有黨派的色彩,提出中肯的建言。
本書特色
作者站在台灣長遠的觀點,以人民福祉為核心,沒有黨派的色彩,提出中肯的建言。
經濟必須重新定位
社會價值必須重塑
本書結集作者在各大報發表的評論文章,分為政治運作、經濟社會及教育文化等三大部分,含蓋了政治、國際關係、兩岸關係、經濟、社會、勞工、環境、教育、文化、行政等相關公共領域的議題,不僅有學理的依據,更有其個人獨到的見解。作者站在台灣長遠的觀點,以人民福祉為核心,沒有黨派的色彩,提出中肯的建言。
本書特色
作者站在台灣長遠的觀點,以人民福祉為核心,沒有黨派的色彩,提出中肯的建言。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政治學雙學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畢業。
美國華府國會研究班(1984)、德國基爾大學研究(1988),曾任東吳大學教授、台北市政府研考會主任委員、台北市政府政務副市長、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銀行董事、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考選部部長。
- 推薦序一 友直友諒友多聞/張富美
- 推薦序二 全球展望與國家願景/林俊義
- 推薦序三 周弘憲
- 推薦序四 邱吉鶴
- 自序
-
001 第一篇政治運作
-
1 藍綠相互理解共存共榮
-
2 專業能力與本土之愛
-
3 政治可怕又無所不在
-
4 健全國安功能莫無的放矢
-
5 推動另類的正名運動
-
6 中央地方政府橫向失靈縱向失能
-
7 看到政治善良的力量
-
8 智庫的角色與功能
-
9 台灣的國際處境及對策
-
10 美國態度與台灣總統大選
-
11 台日是否命運共同體?
-
12 由蘇格蘭獨立公投談台灣民主前途
-
13 香港民主發展前途未卜
-
14 民進黨應專業理性問政
-
15 彭明敏先生的未竟之功
-
16 阿扁功過歷史自有定論
-
17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政治觀察
-
18 原台北市府團隊與柯文哲
-
19 柯文哲宜謹言慎行
-
20 亞太新秩序與台灣的角色
-
21 朝野政黨的互動之道
-
22 博士、教授、政務官人才
-
23 台灣香港與一國兩制
-
24 政府透明度與公共治理
-
25 專家學者與公共政策制定
-
26 憲政困局下的部會首長
-
27 不確定性與公共政策制定
-
28 另類少數政府的治理之道
-
29 認真考慮特赦阿扁
-
30 人民有權對民進黨課責
-
31 民進黨應培育治國人才
-
32 民進黨應強化政策論述能力
-
33 食安問題引爆治理危機
-
34 民進黨要有完善的對美政策
-
35 不要低估台北市民的智慧
-
36 習拋一國兩制台灣如何接招
-
37 影子政府的運作之道
-
38 地方政治超乎黨派
-
39 行政中立係國家安定的基石
-
40 兩岸新階段民主新角色
-
-
002 第二篇經濟社會
-
1 政府請客企業買單人民受益
-
2 水資源匱乏誰來統籌
-
3 國民年金的整合探討
-
4 政府基金管理組織的整合與轉型
-
5 政府基金運作的績效評估
-
6 環境資源部應有組織與功能
-
7 台灣自來水公司的轉型分析
-
8 國營事業的績效評估
-
9 經濟發展的三大目標
-
10 因應經濟危機的政府策略
-
11 居住正義與政府角色
-
12 改變經濟須靠公民力量
-
13 企業倫理蕩然無存
-
14 由政治經濟複合體的解析談起
-
15 貧富差距惡化全球民眾有感
-
-
003 第三篇教育文化
-
1 大學校長遴選談校園自治
-
2 正視十二年國教問題
-
3 明星高中與菁英人才培育
-
4 文化政策與政府角色
-
5 學生運動的量變與質變
-
6 由成大首位女校長談起
-
-
004 附錄
-
附錄1 Political,businesselitesrulethenation
-
附錄2 Governmentcross-straitpoliticsisfrightening
-
附錄3 Viabletwo-partysystemispossible
-
附錄4 Statefirms’evaluationsneedtobere-evaluated
-
附錄5 Chinesenationalismposesthreat
-
附錄6 悼念張炎憲教授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