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重考高崗、饒漱石「反黨」事件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01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歷史事件的真相往往存在於史家對種種歷史細節的深入考據之中。1953–1954 年中共黨內發生的令人震驚的所謂高饒事件,其原因和內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本書作者將近些年陸續披露的中外相關史料條分縷析,一一梳理勘比,並結合已知史實詳加考析,無疑能夠使讀者更接近於歷史的真相。—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凝聚了作者幾十年研究高饒事件的學術功力,是在詳盡地收集了國內外權威資料上的推陳出新。書中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澄清了許多學界長期模糊不清的歷史疑點,史料詳實,立論公允,視野開闊,是為研究中共黨史和中國當代史的必讀書。—王海光(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發生在1950年代初的「高饒事件」,是中共執掌政權後的第一輪黨內高層鬥爭,形成了之後一系列黨內鬥爭的最初模式,影響深遠且疑點重重。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高崗、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饒漱石被指責陰謀「分裂黨」、「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結成「反黨聯盟」, 最終被開除出黨。高崗於1954 年8 月自殺,饒漱石被監禁直至1975年去世。

以往的相關研究,不是按照官方結論敘事,就是摘取片斷史料進行編織。本書是關於「高饒事件」的第一部系統、嚴謹的學術專著,是作者三十年來持續追蹤探索的集大成之作。研究根據目前為止有關這一問題的幾乎所有史料,包括中共領導人的年譜、文集、傳記、當事人的回憶錄及中蘇有關檔案,對當年案件的諸多事實和經過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評介,逐一詳盡考證了頗有爭議的歷史疑點。

作為資深的中共黨史研究專家,作者對該事件相關史料極其熟稔,考據功夫紮實,分析嚴謹敘述清晰。在嚴格的史料考辯之下逐漸顯現出的歷史真相令人歎息或驚訝,重重檔案之中也可窺見複雜歷史環境之下的複雜人性。若想要理解中共黨內鬥爭和中國當代歷史,本書是不可錯過的讀本。

中共黨史專家、中國當代史學者,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撰寫及主編了諸多中國當代史著作。

主要著作有:
《凱歌行進的時期》 (《1949—1989年的中國》第一卷) 合著
《奠基創業》(《中國二十世紀全史》第七卷)
《立國興邦》(《毛澤東之路》第三卷) 合著
《輔助建國》(《劉少奇之路》第三卷)
《共和國年輪— 1953》
《人民公社狂想曲》 合著
《走出誤區—我觀共和國之路》
《國史札記 ‧事件篇》
《國史札記 ‧史論篇》
《國史札記 ‧人物篇》
《向社會主義過渡—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型》(《中 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二卷‧1953—1955)
《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飢荒》(《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四卷‧1958—1961)
《風雨兼程—新中國四十年發展戰略的演變》 主編

  • 序 章百家
  • 引言
  • 第一編 關於「高、饒事件」的原有結論
    • 第一章 高崗、饒漱石:東北、華東兩方「諸侯」
      • 高崗:西北根據地的代表人物
      • 饒漱石:從新四軍政委崛起
    • 第二章 1955 年關於高、饒「反黨聯盟」的結論
      • 鄧小平在全國黨代表會議上的報告
      • 毛澤東釋疑高、饒「聯盟」
      • 關於高、饒「反黨聯盟」的決議
      • 1980 年鄧小平談高、饒事件
  • 第二編 「高饒事件」的歷史真相
    • 第三章 兩會「倒劉」風潮的源頭
      • 建國之初出現的毛、劉分歧
      • 高崗在毛、劉分歧中的角色
      • 「新稅制」提供了批判的靶子
      • 毛澤東異乎尋常的重大舉措
    • 第四章 「批薄射劉」的真實場景
      • 點燃「批薄射劉」的「引信」
      • 會議氛圍和高崗的發言
      • 周恩來的結論和毛澤東的定性
    • 第五章 「討安伐劉」的直接誘因
      • 會議重點:檢查中組部工作
      • 劉少奇電邀張秀山到會發言
      • 高崗的真實態度
      • 張秀山究竟講了什麼
      • 劉少奇作自我批評的壓力來自何方
      • 饒漱石的錯誤在哪
    • 第六章 高崗「輪流」說真相
      • 由誰代理主持中央工作問題的提出
      • 為什麼沒有依照慣例指定劉少奇
      • 12 月15 日作出了怎樣的決定
    • 第七章 授人以柄的私下活動
      • 傳播毛澤東對劉少奇的不滿言論
      • 「黨是軍隊創造的」「軍黨論」
      • 散佈「有薄無林」的名單
      • 私自談論人事安排意見和「封官許願」
  • 第三編 由自我批評到揭發批判的轉折
    • 第八章 由「批劉」轉向「棄高」的抉擇
      • 最先向毛澤東反映情況的是誰
      • 陳雲奉命南下「打招呼」
      • 決定「棄高」「扶劉」的政治局會議
    • 第九章 《決議》基調與指導方針的悖論
      • 四中全會的開會方針
      • 高崗求見毛澤東受阻
      • 毛澤東缺席四中全會的難言之隱
      • 與保高「過關」相悖的會議基調
      • 劉少奇再作自我批評
      • 「團結決議」埋下了定性的變數
    • 第十章 「和平會議」轉向面對面揭發之謎
      • 高崗、饒漱石在四中全會的檢討
      • 劉少奇結論講話變調
      • 找不到的書記處會議決定
    • 第十一章 兩個座談會對高、饒定性
      • 陳雲拋出的重磅「炸彈」
      • 周恩來總結講話的定性
      • 毛澤東對高崗定性的參與
      • 饒漱石的再檢討
      • 鄧、陳、譚向中央的報告
    • 第十二章 蘇聯檔案披露的不同信息
      • 1 月4 日,毛澤東與尤金談黨內情況
      • 2 月2 日,劉少奇、周恩來通報高崗「反黨」詳情
      • 3 月26 日,毛澤東向尤金吐露心結
      • 毛澤東是何時定性高崗「陰謀反黨」的
  • 第四編 定性「反黨聯盟」導出的後果
    • 第十三章 高崗之死與毛澤東的複雜心態
      • 決定棄高是為了劃清界限
      • 毛澤東並非要徹底「倒高」
      • 對座談會既成事實的認定
      • 四年後的內心真言
    • 第十四章 饒漱石被開除黨籍之後
      • 由保留黨籍到開除黨籍
      • 所謂「饒潘揚反革命集團」
      • 1975 年病逝秦城
      • 未作平反的「平反」
    • 第十五章 東北局株連出一個「高崗反黨集團」
      • 周恩來指示東北高幹會重點在揭露高崗
      • 張秀山的檢討發言
      • 捕風捉影的高崗「五虎上將」
      • 羅瑞卿對高崗「反黨宗派」的論證
      • 林楓贊同對高崗「反黨宗派」的定性
      • 中共中央批准對「五虎將」的處理
      • 被重新安排卻未平反的「五虎將」
      • 當事人對強加罪名的申訴和答辯
    • 第十六章 華東株連出一個「向明反黨集團」
      • 華東局會議並未按圖索驥
      • 陳毅奉命檢查向明問題
      • 中央認定向明「參加高饒反黨聯盟」
      • 強加給向明的錯誤結論
      • 遲到的平反昭雪
    • 第十七章 評《黨史》二卷對高、饒結論的修正
      • 删去了「奪取黨和國家的領導權力」的罪名
      • 「分裂黨」的帽子也待商榷
  • 結束語 黨內鬥爭理論的謬誤導致的惡果
  • 附錄
    • 附一:尤金與毛澤東談話紀要:貝利亞事件和王明問題( 1954 年1 月4 日)
    • 附二:尤金與劉少奇、周恩來談話記錄:通報高崗—饒漱石事件( 1954 年2 月2 日)
    • 附三:尤金與劉少奇、周恩來談話紀要:通報中共七屆四中全會情況( 1954 年2 月13 日)
    • 附四:尤金與毛澤東談話記錄:高崗事件與黨內團結( 1954 年3 月26 日)
    • 附五:評:戴茂林《「毛澤東查劉少奇檔案」真相調查》 林蘊暉
    • 附六:對一則有爭議傳說的史料考證—高崗向蘇聯出賣過情報嗎? 林蘊暉
    • 附七:彭德懷辯誣「高、彭聯盟」 林蘊暉
  • 後記 我對「高、饒事件」的研究
  • 參考文獻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