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政治沧桑六十年:吴江回忆录

作者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96499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吳江在八十歲之後寫作的回憶錄,回顧了自己從延安時期、大躍進、文革,直到改革開放以來長達六十年的政治生涯。作者以難得的直言無隱,刻畫了眾多黨內高層領導人和理論家,如胡耀邦、陳伯達、胡喬木、劉瀾濤、鄧力群、楊獻珍等,展現了錯綜紛紜的時局下黨內政治鬥爭、思想鬥爭的原貌。回憶之余,作者還從更大的歷史視角反觀曾經的個人處境,對歷史和自我進行反思,尤見一位理論家的鋒芒。

書中尤其精彩的是,1977–1982年在胡耀邦領導下的中央黨校,吳江直接參與了黨內數次重要論爭與重大文件的起草,包括文革的定性問題、關於“兩個凡是”的爭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提出、關於中國社會主義所處階段的論爭、如何評價毛澤東及其思想等等。這些論爭奠定了黨內乃至全國思想解放的基礎,直接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作為事件親歷者,作者對其間的政治角力和幕後曲折都有詳細而生動的記述。

吳江是中共高層幹部,黨內重要“筆桿子”,曾任《紅旗》雜誌編委、《理論動態》主要負責人、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和理論研究室主任等。他在八十歲之後動筆寫作這本回憶錄,回顧了自己從嚴安時期、大躍進、文革,直到改革開放以來長達六十年的政治生涯。

  • 序言 邵燕祥
  • 踏上政治之路
    • 一、我是怎樣作出政治選擇的?
    • 二、入黨後的最初一小步
    • 三、延安行
  • 背負着脫党的“原罪”默默地工作
    • 四、脫党的“原罪”和最初接觸的“理論”
    • 五、一場突發的牢獄之災
    • 六、雁門關洗禮
    • 七、進出張家口的驚喜一幕
    • 八、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片斷
    • 九、辦黨刊:經歷一個短暫的新民主主義時期
  • 一個“左”傾空想的狂亂時代
    • 十、“大躍進”把人們引向一個狂亂世界
    • 十一、 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
    • 十二、山雨欲來風滿樓
    • 十三、《紅旗》雜誌社先聲奪人
    • 十四、“文化大革命”藏詩輯錄
  • 胡耀邦主持中央黨校工作
    • 十五、重新分配工作
    • 十六、胡耀邦開始登上改革開放的潮頭
    • 十七、創辦《理論動態》
    • 十八、哲學講座、黨史討論提綱以及實踐標準問題的提出
  • 我所經歷的三次論爭
    • 十九、實踐標準論爭紀實
    • 二十、關於理論工作務虛會—實踐標準討論第二階段
    • 二十一、經濟學的撥亂反正
    • 二十二、關於中國社會主義目前所處歷史階段的論爭
  • 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公報和《歷史決議》的討論
    • 二十三、胡耀邦闡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 二十四、《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討論紀略
  • 全面改革啟動之後的遭遇
    • 二十五、經濟體制改革問題上的意見分歧和我所經歷的一場意外遭遇
    • 二十六、一場突如其來的運動
  • 告別和留言
    • 二十七、我和楊獻珍的學術糾葛及其他
  • 最後的晤談
    • 二十八、賦閑且讀書
    • 二十九、與胡耀邦最後一次晤談
    • 三十、謁胡耀邦陵園記
  • 結束語:成也農民問題,敗也農民問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