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文匯報》創辦於1938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兩度因政治原因而停刊。中共建政以後,《文匯報》仍保持「民間報紙」的色彩,被視為一份知識分子的報紙,得到毛澤東的重視。毛澤東經常把《文匯報》上發表的報道、社論、文章、調查報告等,順手拈來寫上批語,在全國範圍內製造出一個個政治宣傳攻勢。1957年7月,毛澤東發表重頭文章〈《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為反右運動掀起波瀾;1965年11月,《文匯報》發表了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拉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都可看到這份報紙與政治的關係。
本書從報史的角度,記錄了1949–1976年間毛澤東、《文匯報》、知識分子和多宗重大歷史事件的關係,以及各派知識分子被操控、被改造時的不同反應,既可見到國家政權在意識形態層面的諸多運作方式,也可見到徐鑄成、浦熙修、欽本立等一代文匯報人的風骨。
本書從報史的角度,記錄了1949–1976年間毛澤東、《文匯報》、知識分子和多宗重大歷史事件的關係,以及各派知識分子被操控、被改造時的不同反應,既可見到國家政權在意識形態層面的諸多運作方式,也可見到徐鑄成、浦熙修、欽本立等一代文匯報人的風骨。
- 前言:毛澤東.《文匯報》.知識分子
-
第一章 人民政權不需要民間報紙
-
徐鑄成的知北遊
-
民主自由報人的不適應
-
毛澤東對浦熙修說:你就是坐班房的女記者
-
-
第二章 進退維谷,老報人不會辦報了
-
宣判魯迅式雜文的死刑
-
可不可以寫小資產階級?
-
四大連載的夭折
-
在人民中國開國後的第一次「文化圍剿」中
-
-
第三章 在思想改造運動中
-
知識分子面對毛澤東的心理攻勢
-
知識分子學着唱「自我錯」
-
未能刊出的專訪:毛澤東、梁漱溟「九天九地」之爭
-
思想改造園地—社會大學
-
-
第四章 從思想批判到政治論罪
-
心灰意冷看《紅樓夢研究》的批判
-
陷入「胡風反革命事件」的夾縫中
-
自由報人學會了「合乎時宜」
-
《文匯報》改嫁了
-
-
第五章 第三次復刊
-
毛澤東:《文匯報》要「側重宣傳『雙百』方針」
-
打響宣傳「雙百方針」第一炮
-
電影鑼鼓敲起來
-
最小的討論:麻雀是益鳥還是害鳥
-
最大的討論:馬寅初呼籲中國人口不能再增
-
-
第六章 毛澤東把《文匯報》推向多寶樓台
-
毛澤東對徐鑄成說:「你們《文匯報》辦得好!」
-
毛澤東說:「李希凡有片面性,王蒙也有片面性。」
-
毛澤東從《文匯報》上發現姚文元
-
毛澤東給徐鑄成最高禮遇
-
周揚答記者問
-
毛澤東為什麼欣賞《文匯報》
-
-
第七章 毛澤東是什麼時候確定《文匯報》資產階級方向的
-
「左葉事件」給新聞記者帶來的苦惱
-
報紙應對誰負責
-
范琰採訪流沙河談《草木篇》
-
毛澤東說:「這是天下大事」
-
毛澤東說:「5 月20 日後摸到底了,才真不怕。」
-
發表儲安平的「黨天下」
-
記者的懷疑:共產黨員為什麼都守口如瓶
-
欽本立組織的「拆牆」戰役
-
記者「誤闖機密」
-
-
第八章 《文匯報》大難臨頭
-
毛澤東在尋找反擊機會
-
姚文元以文發難
-
救報救人
-
批判儲安平的「黨天下」
-
給王造時算老賬
-
批「放火專家」陳仁炳
-
批判楊兆龍的「無法論」
-
對徐仲年〈烏「晝」啼〉的政治批判遊戲
-
批判施蟄存的〈才與德〉
-
化學家傅鷹的幸運
-
-
第九章 呼啦啦大廈傾
-
「章羅聯盟」是誰提出來的
-
御筆點罪狀
-
毛澤東忽略了的兩個「連載」
-
釋〈《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
-
-
第十章 編輯、記者落馬
-
徐鑄成敗下陣來
-
浦熙修且戰且退
-
北辦記者劉光華第一個落馬
-
四川佬不放過范琰
-
楊重野:從碗裏「跳」出來了
-
梅朵、姚芳藻:患難夫妻
-
一曲馬思遠,葬送謝蔚明
-
黃立文:「反動編排」總策劃
-
牧羊人呂文
-
陳欽源:為人作嫁衣
-
黃裳、容正昌:難兄難弟
-
朱嘉樹:沒有言論的「右派」
-
徐鳳吾:梧倒鳳落
-
梅煥藻、江顯良:抱恨身亡
-
欽本立、唐海:掃地出門
-
-
第十一章 在大躍進的日子裏
-
報紙成了浮誇風的「吹鼓手」
-
知識分子在高壓鍋中的「脫胎換骨」
-
拔白旗,知識分子失去安身立命之地
-
鄙視過去,厚今薄古
-
帝王文化和草根文化的混合體
-
-
第十二章 為知識分子正名爭位
-
《文匯報》考了個「狀元」
-
衝破禁區的「生產力論」討論
-
對等原則的美學討論
-
喜劇討論及其他
-
圍繞遺傳學的一場大爭鳴
-
消除知識分子的「心有餘痛」
-
宣傳廣州會議:為維護知識分子地位的一場抗爭
-
-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熱身運動
-
又是雜文惹的禍
-
一個批示的源頭
-
批〈「有鬼無害」論〉和鬼戲《李慧娘》的冤案
-
用「一分為二」批判「合二而一」
-
批不倒的「無差別境界」
-
姚文元為什麼把審美鼻子伸向德彪西
-
-
第十四章 批判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
「海瑞精神」和海瑞戲
-
對《海瑞罷官》的批判
-
《文匯報》成了毛澤東「炮打司令部」的偵察窗口
-
知識分子學乖了:蛇不出洞,魚不上鈎
-
張春橋披掛上陣寫「編者按」
-
毛澤東在注視着紫禁城
-
開闢第二戰場:讓步政策的討論
-
〈二月提綱〉和〈四月工作小結〉
-
批判《海瑞罷官》的功臣被拋棄了
-
-
第十五章 毛澤東說:這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大革命
-
《文匯報》必須大亂
-
「星火燎原革命造反總部」代表赴京
-
「奪權」是誰提出來的?
-
〈急告全市人民書〉和〈緊急通告〉的發表
-
張春橋到文匯報社慰問
-
參加起草〈緊急通告〉的朱永嘉
-
「上海人民公社」的夭折
-
-
第十六章 《文匯報》成為毛澤東與群眾互動的媒介
-
毛澤東是宣傳大師
-
社論成了《文匯報》的品牌
-
阻止「炮轟南京路」
-
呼籲解放幹部
-
毛澤東的「小人物」情結
-
-
第十七章 大批判帶來的政治迫害
-
對電影《清宮秘史》的批判
-
對「抗敵演出宣傳九隊」的批判
-
對作家巴金的批判
-
「桑偉川事件」
-
故事員洪富江與詩人聞捷之死
-
捕風捉影地批判蔡康成
-
-
第十八章 工人造反派與秀才造反派的火併
-
王小七、徐老三與朱十三
-
工總司祭旗再失敗
-
「朝霞事件」再拚殺
-
地位轉化帶來的心態變化
-
毛澤東為什麼選擇王洪文
-
-
第十九章 炮打張春橋的「四.一二」事件
-
天書般的宣言
-
揪「黑後台」的懸念
-
4 月12 日的晚上
-
毛澤東說:「炮打的人無事」
-
-
第二十章 艾玲和「文革」期間的北京辦事處
-
北京辦事處的三大任務
-
張春橋說:見廟就進,見菩薩就拜
-
對北京天派、地派:不介入、不表態
-
武鬥聲中訪聶元梓
-
艾玲天安門城樓觀禮和當「九大」代表
-
牢獄之災
-
對徐景賢《十年一夢》的回應
-
-
第二十一章 剷除傳統知識分子生存的土壤
-
毛澤東說:大學還是要辦的,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
-
毛澤東說:要給出路,不給出路的政策,不是無產階級的政策
-
毛澤東說:舊學校培養的知識分子要由工農兵給他們以再教育
-
選擇什麼樣的人上大學
-
打擊知識分子威風的考教授
-
走出「彼德堡」
-
-
第二十二章 「曹營」中知識分子的心態
-
反右聲中「座上賓」
-
人禍天災中的「活神仙」
-
「文革」時期的「臭老九」
-
-
第二十三章 周恩來批極左思潮受挫
-
毛澤東要周恩來讀〈謝安傳〉
-
重點是使用新幹部還是培養老幹部
-
理科大學要重視基礎理論之爭
-
《文匯報》和《人民日報》「打架」
-
《文匯報》能恢復「本報特色」嗎?
-
-
第二十四章 評法批儒.反復辟
-
毛澤東下達「批林批孔」令
-
毛澤東《讀〈封建論〉呈郭老》詩的目的何在
-
批判由含沙射影到短兵相接
-
《文匯報》1976 年的「三.五」和「三.二五」事件
-
毛澤東最後提出的「理論問題」和社會調查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424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