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禪問:新時代修行的70個處方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4365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因星而悟,悟後非星,不隨於物,不是無情

禪宗講「標月之指」,指月亮的手指頭是工具,就像佛法的名相、經典文字,月亮是自己的心性。因為大部分人沒有悟道,心中有執著,如同烏雲障蔽月亮,所以需要藉由文字語言來理解、表達。雖然文字語言是指月亮的手指頭,但作者妙參和尚仍想藉著本書多方向的指頭,讓大家從不同角度、觀念入手,進而從書中的隻字片語中獲得智慧的啟發與提升。

這是妙參和尚的第五部著作,內容取材於他平日跟學生上課時的師生問答,這些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及社會階層,有美國、蘇俄、中南美洲的學生,當然還有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書中列出的每一個問題,也是大家在身心靈成長、自我修煉、禪宗學習的路上常見的疑惑,希望透過妙參和尚針對問題而延伸的多方觸角,所開出的一系列絕妙處方,得以令大家對佛法或禪宗觀念有更深入、更正確的理解。

本籍台灣,求學時期即對於禪宗心法有深刻的體悟,於1992年捨俗出家,留心禪門,弘法足跡遍布台灣各大學及機關團體,2001年赴美弘化住持,目前為美國加州洛杉磯毗盧禪寺住持,旅美弘法至今十餘年;平日於寺中靜居禪修,深入簡出,發願以佛教心法為主軸,將普世的真理遍佈世界各地,普利法界有情。
弘法二十餘年來,應各方邀請在台灣、大陸、美國、墨西哥等地開辦禪修、演講、主持禪七,於各地電視、電臺接受訪問;曾多次受邀前往休士頓、西雅圖、拉斯維加斯、紐約、波士頓、達拉斯、紐奧爾良、亞特蘭大、墨西哥等主要城市演講弘法,並在德州大學、德州醫學中心、普渡大學、內華達拉斯維加大學、休士頓大學及墨西哥多所大學等著名學術單位演講及主持禪修。於2010、2011年休士頓弘法期間,更應美國牧師友人、神父等邀請至多所教堂演講,並與基督教、猶太教多位牧師於休士頓萊斯大學及多所教堂,就東西方宗教異同進行公開對話。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追隨妙參和尚學習禪修的弟子。
妙參和尚的教導直截了當,是一位非常融入當代社會的禪師,演講開示之間總是能巧妙地將古代複雜深奧的禪宗心法,運用平易近人的生活實例說明,直指人心,讓學人當下體悟了解並將禪法的智慧應用於生活,透過妙參和尚深入淺出的講學,大眾總是可以認識到問題核心,並藉由認識自心而找到改變生命的具體方法。
妙參和尚對禪宗有極深的領悟,更發願致力於普世真理的傳播弘揚。位於加州的毗盧禪寺莊嚴簡樸,平日於寺內開設禪修課程,並透過網路連線,與世界各地之學人定期進行遠端授課教學,讓大眾認識禪法、熏習禪法,提升生活品質,進而漸漸體認生命的本質不離自心,藉由認識自心,修正行為習氣偏差的具體實踐,不但自己活得更快樂,更能過著利人利己的生活。
妙參和尚近年來的著作有《但用此心》、《本來清淨》、《菩提自性》、《直了成佛》與《坐襌手冊》等五本正式出版書籍。原文以繁體中文撰寫,其中《但用此心》、《本來清淨》、《直了成佛》三本書已翻譯為簡體中文、英文及西班牙文在不同國家正式出版。 妙參和尚的教法乃依禪宗心法精髓為主軸,透過現代的知識詮釋等種種方便,將普世真理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為來往十方的學人開創一條通往智慧與光明圓滿的大道。

  • 關於賽斯文化
  • 〈自序〉對名相的真正理解
  • 【第一部】釋名相
    • 1 心
    • 2 學佛
    • 3 三皈依
    • 4 五戒
    • 5 了生死
    • 6 本性
    • 7 識
    • 8 道
    • 9 覺
    • 10 菩提心
    • 11 習氣
    • 12 業和緣
    • 13 輪迴和解脫
    • 14 開悟
    • 15 一門深入
    • 16 同參
    • 17 寺廟執事名稱
  • 【第二部】斷眾疑
    • 18 處眾
    • 19 心與現象
    • 20 虛幻與真實
    • 21 時間感的變化
    • 22 修行人看死亡
    • 23 放不下的執著
    • 24 解冤釋結
    • 25 開放的態度
    • 26 專注愛
    • 27 正面的想法
    • 28 面對自己的業
    • 29 安住處
    • 30 無念是正念
    • 31 超薦法會
    • 32 嬰兒的業
    • 33 夢
    • 34 不卑不亢
    • 35 藝術與佛教
    • 36 真善美
    • 37 出家
    • 38 道德
    • 39 看不懂公案
    • 40 克服用功時打瞌睡
  • 【第三部】啟正見
    • 41 南傳佛教與大乘佛教
    • 42 選一門用功
    • 43 修行與執著
    • 44 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 45 理與事
    • 46 色身與法身
    • 47 出家與解脫
    • 48 不著相
    • 49 看清事實
    • 50 正確的知見
    • 51 對法的執著
    • 52 學佛的目的
    • 53 修行的究竟結果為何
  • 【第四部】示正行
    • 54 修行的大方向
    • 55 精進不退
    • 56 修行不進步
    • 57 放下習氣執著
    • 58 心不穩定
    • 59 人生的障礙
    • 60 面對困難
    • 61 法喜充滿
    • 62 修行的基礎
    • 63 靜坐聽音樂
    • 64 一元復始
    • 65 照顧身體
    • 66 聽經、研經
    • 67 網路上課
    • 68 接受責任
    • 69 修行與世間事
    • 70 忙碌中的修行
  • 〈附錄〉偈語與經文的意涵
  • 愛的推廣辦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